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化学   6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51.
针对时域重叠、噪声混合等情况下从多弹头激波信号中提取时延特征参数问题,利用匹配追踪(Matching pursuits,MP)算法的自适应分解特性对激波混合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并针对运行时间长和内存占用大等问题提出"粗提取—精提取"两步改进算法,通过"粗提取"获得各个激波信号的长度,触发位置等先验知识,利用"分库"、"总库"思想重构过完备原子库进行精提取。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不仅能以较高精度提取时延特征参数,而且能有效提高提取速度和减小内存占用。  相似文献   
52.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的高密度聚乙烯自然老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研究物资储备中广泛使用的滚塑包装箱专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特定湿热海洋环境的海南万宁实验站1年期内自然老化特性。定性分析老化前后化学结构变化,从断链、支化以及氧化角度区分不同阶段的老化特性,根据特征峰峰强和峰面积变化,定量分析羰基指数和相对结晶度的变化规律,探索老化前后羰基指数、相对结晶度变化与力学性能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老化行为三个月内以断裂、支化为主,3~6个月氧化逐渐产生,6个月后氧化和支化占主导地位,9个月后氧化程度逐渐饱和,且老化进程与温度和辐照正相关。12个月后,羰基指数增长112倍,结晶度上升约10%,力学性能中材料拉伸/弯曲模量较拉伸/弯曲强度下降更快。老化前后羰基指数与拉伸模量变化相关系数为0.97,基于720~730 cm-1特征谱带计算的相对结晶度变化与拉伸强度变化相关系数为0.96。结果表明采用ATR-FTIR可以在快速无损检测的前提下,从老化前后化学结构的变化推测力学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3.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二茂铁-碳硼烷衍生物(FcSB1,FcSB2和FcSBCO)、芳烃钌(Ⅱ)-碳硼烷衍生物(RuBFc和RuBCOO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五种碳硼烷衍生物与BSA形成非荧光性复合物而猝灭了BSA的荧光。二茂铁-碳硼烷衍生物FcSB1,FcSB2和FcSBCO显著地影响BSA的构象,使BSA的三级结构变得更紧凑,并显著使酪氨酸残基附近微环境的极性(位于ⅠA,ⅠB和ⅡA结构域)降低,疏水性增强。而芳烃钌(Ⅱ)-碳硼烷衍生物RuBFc和RuBCOOH对BSA构象的影响小于二茂铁-碳硼烷衍生物。揭示了新型金属碳硼烷衍生物对蛋白结构和构象的影响,为含碳硼烷、二茂铁等多功能基团的新型药物的设计与筛选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4.
绿色实验教学由于其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毒害等特点而日益受到重视。分析了目前有机实验教材和实验课程的现状,指出绿色化研究应该集中于制备实验的改进,建议教学中的制备反应不仅要符合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还必须具备试剂绿色廉价、反应时间较短和体现有机合成新技术等3个特征,推荐了几类代表性的绿色有机制备反应。  相似文献   
55.
基于Wittig反应合成了新型D-A-D型有机半导体材料——双(2-乙烯基-3,4-二烷氧基噻吩)-对-2,5-二苯基-1,3,4-噁二唑[(3,4DAOTV)2-OXD],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元素分析法(EA)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荧光(PL)光谱及电化学分析研究其光学和电化学性能.在氯仿溶液中,各化合物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λmabasx)在382-383nm之间,光学带能隙在2.92-2.97eV之间,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在448-452nm之间,发出明亮的青色光,荧光量子产率可达36.8%-37.6%;在固体薄膜状态下,各化合物于513-516nm处发射出亮蓝绿色光.循环伏安法研究显示:三种大π共轭分子在正、负向区域均表现出明显的氧化、还原现象.其中,5.65-5.70eV的电离势(Ip),与噻吩类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空穴传输特征相符;电子亲和势(Ia)在2.74-2.88eV之间,与有机电子传输材料的特性相近,这利于电子从阴极的注入和传输.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D-A-D型共轭分子共平面性好和电荷离域程度高,对光电功能材料的分子界面组装、载流子的有效传输和器件量子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56.
采用水热处理和溶胶-凝胶法在镍钛合金(NiTi)纤维表面组装了二氧化硅纳米片(SiO2NFs),成功制备了新型SiO2纤维涂层,并用苯基三氯硅烷进行了自组装表面修饰,得到了可用于固相微萃取(SPME)的NiO/TiO2@SiO2NFs-Ph纤维。将制备的SPME纤维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通过对典型芳香化合物的分析评价了所制备纤维的萃取性能。该纤维对多环芳烃(PAHs)具有较高的萃取率和良好的萃取选择性。实验优化了pH值、搅拌速率、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离子强度对PAHs萃取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5种PAHs在各自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3~0.108 μg/L。使用单根纤维对含有50 μg/L PAHs的加标水样进行萃取,其含量的日内及日间RSD分别为4.1%~5.9%和4.8%~6.8%。实际环境水样中5种PAHs在10 μg/L和30 μg/L加标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8%~105.7%和93.6%~103.1%。该法制备的NiO/TiO2@SiO2NFs-Ph纤维稳定性高、制备重现性好,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目标PAHs的富集和测定。  相似文献   
57.
利用五羰基溴化锰和2-吡啶甲醛以及卤代苯胺通过一步法合成得到了3个含席夫碱配体的锰羰基配合物[Mn(CO)3(py(CH=N)ph-X)Br],其中X=Cl (1)、Br (2)、I (3),并采用核磁、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这类配合物在非光照下稳定,在可见光(LED蓝光、绿光和红光)作用下分解释放CO,可以作为光诱导的一氧化碳释放剂(photoCORMs)。研究表明蓝光是促进配合物分解释放CO的最有效光源。此外,CO释放动力学分析显示配合物分解释放CO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配合物3的释放研究表明脱氧肌红蛋白能够捕捉所释放的CO。尽管这些配合物本身的细胞毒性(IC50)达到微摩尔级,但光照下的细胞兼容性有显著改善,上升为接近100微摩尔级。这些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质,在450 nm激发波长下在500~700 nm范围内发射一定强度的荧光,可以作为荧光标记物用以监测细胞或生物体内释放剂分布及CO释放情况。  相似文献   
58.
王雪梅  杨静  赵佳丽  周政  杜新贞  卢小泉 《色谱》2022,40(10):910-920
建立高效、灵敏的农药分离、富集和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采用一步法合成了钴基沸石咪唑骨架/多壁碳纳米管(ZIF-67/MWCNTs)复合物,并以该复合物为模板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钴镍笼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多壁碳纳米管(CoNi-LDH/MWCNTs)复合材料,将CoNi-LDH/MWCNTs用作固相微萃取(SPME)的纤维涂层富集环境水样中的6种农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环境水样中的6种农药。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N吸附/脱附对所制备的各种材料进行了表征。利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SPME的萃取条件,包括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率、解吸时间和盐浓度。在最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百菌清为0.015~200μg/L,戊唑醇为0.140~200μg/L,毒死蜱为0.250~200μg/L,仲丁灵为0.077~200μg/L,溴氰菊酯为1.445~200μg/L,哒螨灵为0.964~200μg/L)、较低的检出限(0.004~0.434μg/L)和良好的重复性。单个纤维和不同批次纤维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5%~5.7%和0.5%~4.8%。在10.0μg/L和50.0μg/L 2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3.9%~108.2%,RSD<5.3%。此外,与其他涂层纤维相比,CoNi-LDH/MWCNTs涂层对农药具有更高效的富集能力,这归因于它的高比表面积以及CoNi-LDH/MWCNTs涂层与目标分析物之间存在的π-π堆积作用、疏水作用、阳离子-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该方法可以实现环境水样中农药残留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高准确性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59.
以镍钛合金丝为基体,通过酸处理方法制得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固相微萃取(SPME)纤维氧化物涂层。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研究了氧化物涂层对芳香分析物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该纤维对所选择的紫外线吸收剂具有良好的萃取效率和选择性。进一步优化了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BP-3)、2-乙基己基-4-甲氧基肉桂酸酯(EHMC)、4-(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OD-PABA)和2-乙基己基水杨酸酯(EHS)的萃取条件。方法在0.1~300μ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5~0.097μg·L~(-1),使用单支SPME纤维同日内和隔日内的精密度分别为4.9%~5.8%和5.5%~6.4%,使用不同批次SPME纤维的精密度为6.3%~7.1%。所建立方法已成功用于环境水样中目标紫外线吸收剂的富集分离和测定。该纤维制作快速简单、稳定性高,不同批次制作的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0.
正1问题的提出针对人教版《化学1》科学探究中"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的供水问题,很多学者做了相应的尝试~([1-6]),但是始终未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学生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按照教材的指导,经过反复实验,发现教材实验1、实验2~([7])现象比较明显,但是实验装置太复杂,不便安装和演示;实验3~([8])装置简单并且实验现象明显,但是实际操作中试管容易破裂,并有供水不足的问题。2实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