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39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王群  谢去病 《中国物理 C》1994,18(9):807-812
用一个简化模型概括的低激发态重子主要衰变分支比和我们在文献[2]中给出的基本关系,得出L=1激发态重子对∑+(1385),∑+0(1530)和Ξ0的衰变贡献,进而用γ共振能量下的实验值R1=(1530)/Ξ,R2=∑(1385)/∑和R3=∧(1520)/∑(1385)作输入,估算了L=1的各激发态重子的产生比例.  相似文献   
13.
夸克-夸克通过单胶子交换的相互作用在其反对称态上是相互吸引的,在致密夸克物质里,这种吸引相互作用会导致费米面上的双夸克凝聚,这就是所谓的夸克配对或色超导现象。本文介绍了夸克配对或色超导现象的基本知识和一些新进展。色超导是一个对称性自发破坏现象,有非常丰富的破缺方式,我们介绍了色超导对称性及其自发破坏模式的分析方法,介绍了怎样计算色超导体两个最基本的变量:能隙和迈斯纳质量。然后我们介绍了描述色超导现象的有效理论。最后是这些理论的一个应用,即计算色超导体里的中微子发射率以及其它输运性质。本文可以作为研究夸克物质理论的入门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2004—2007年BEPC高频系统从常温腔改建到超导腔, 逐渐解决了改频的物理问题和超导技术的工程难题, 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 并按期保质完成了工程、调束任务. 高频系统是BEPCⅡ工程首个吸收国外超导技术、自主完成集成和调试成功的大型装置; 2006年7月国内首次超导高频大功率试验成功; 2006年11月完成系统联调, 按期投入BEPCⅡ首轮调束; 同年12月首次投入同步辐射运行; 2007年2至5月, 东、西两套超导高频系统在1MV以上的加速电压均已实现正/负电子1.89GeV注入积累和110/114mA对撞; 在同步辐射运行中, 逐渐达到2.5GeV/250mA、束流功率100kW, 接近国外同类机器水平; 束流试验证明两套高频系统的  相似文献   
15.
郑菊花  王群  王海  高庆宇 《中国化学》2008,26(3):433-438
本文主要讨论了内电解质非均匀分布情况下的沉淀图案形成。通过施加反应物的不同浓度梯度,可以观察到几类新的沉淀斑图结构,如分叉状,苞芽状斑图,以及有断环间隔的Liesegang环。分析表明,尽管外加了浓度梯度,但第n个环形成的位置与形成的时间还是满足普通Liesegang环的简单定律。所不同的是,反应体系中一旦有断环形成,相邻沉淀条纹间距比值Xn+1/Xn就会偏离原来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对聚酰胺-46进行了基本表征,并用广角X射线衍射和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聚集态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宇宙大爆炸(Big Bang)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的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在宇宙的早期,物质都是以基本粒子的等离子体形式而存在。而在我们地球上,能够重现这一宇宙早期物质形态的实验只有高能重离子碰撞,形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所以高能重离子碰撞也被人们给予了一个更加形象的名字——宇宙"小爆炸"(Little Bang)。  相似文献   
18.
控制电位电解法测定银合金中的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控制阴极电位的方法,在氨性介质中,以EDTA作掩蔽剂对银合金中的银进行电解,消除了一定量的共存离子干扰,提高了银的回收率.在电解分析中,严格控制阴极电位,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将该法用于银合金中银的测定,回收率为99.6%~99.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5%~0.17%(n=4).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少周期非均匀激光脉冲作用下氦原子选取不同的空间位置时高次谐波的发射情况.通过对原子在纳米结构空隙中心附近区域不同空间位置上的高次谐波发射情况的研究发现,非均匀激光场中,即使原子处在中心附近的很小的区域内,原子的空间位置也直接影响着高次谐波发射.随着空间内原子坐标的增大,高次谐波的截止得到扩展,且谐波平台区并非单向扩展,而是向两端同时的扩展.通过时频分析和半经典三步模型研究了高次谐波发射的物理机制,并对获得的物理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纯的及V,Fe,Ni,Pd,Si,P,S和Cl掺杂原子的石墨烯和CaH_2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发现CaH_2分子与所有石墨烯表面均具有较大的相互作用,而CaH_2分子与掺杂石墨烯相互作用都大于与纯石墨烯的相互作用,在所有掺杂原子中,其中与Pd掺杂石墨烯具有最大的相互作用,S次之,其它掺杂石墨烯与CaH_2分子相互作用能力相差不大.这些结果表明虽然所有石墨烯均有助于CaH_2中H原子的脱附,但掺杂石墨烯脱附能力仍然大于纯的石墨烯.在掺杂原子中,Pd和S掺杂石墨烯对CaH_2中H原子的脱附效果最好,其它的掺杂原子脱附效果相差不明显.此研究结果将有望为CaH_2分子在石墨烯基材料中吸氢-脱氢行为提供有用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