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19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301.
首次在国内系统报道了以腔内 L BO倍频 Nd∶ YVO4 激光器为泵浦源的全固化自锁模飞秒钛宝石激光器的实验结果 .设计了一种热不敏腔内 LBO倍频线性折叠腔结构 ,获得到了2 5.5%的光转换效率 ,泵浦功率为 2 2 W时得到了 5.6 W的基模绿光输出功率 ;以该激光器为泵浦源 ,在线性 Z型腔的基础上 ,使用了一种能够通过改变腔内凹面聚焦镜折叠角消除象散的方法 ,直接由钛宝石激光器得到了脉冲宽度为 2 2 fs、功率为 3 0 0 m W的光脉冲 .整个激光系统稳定性好 ,噪音明显低于 Ar3 + 激光器的泵浦情况  相似文献   
302.
多模辐射场的广义非线性不等阶高阶压缩的一般理论   总被引:168,自引:61,他引:107  
杨志勇  侯洵 《光子学报》1999,28(5):385-392
本文建立了多模辐射场的广义非线性不等阶高阶压缩的一般理论。首次提出了多模辐射场中各模压缩阶数不相等的Nj次方Y压缩、Nj次方H压缩以及Nj次方X压缩的一般性定义,并对Nj-Y最小测不准态、Nj-Y压缩最小测不准态、Nj-H最小测不准态、Nj-H压缩最小测不准态以及Nj-X最小测不准态和Nj-X压缩最小测不准态等进行了详细讨论。指出,Zhang等人在国际上提出的有关单模辐射场的振幅N次方压缩的定义、Mark Hilery在国际上提出的有关双模辐射场的“双模和压缩”与“双模差压缩”的定义以及由笔者新近提出的有关多模辐射场的N次方Y压缩、N次方H压缩和N次方X压缩等的定义,仅仅只是本文所提出的Nj次方Y压缩、Nj次方H压缩以及Nj次方X压缩等的一般性定义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特例.  相似文献   
303.
报道了利用光纤的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产生可饱和吸收体的锁模机制,从掺Er3+光纤环形腔激光器中产生稳定的高阶谐波锁模光脉冲的实验研究结果(限于示波器带宽,实验中最高曾测量到稳定的4076MHz重复频率的谐波锁模光脉冲).实验中发现有三种不同的演化方式产生高阶谐波锁模光脉冲,还观察到在8352MHz谐波锁模光脉冲的光谱中出现孤子光谱边带.四阶谐波锁模(8352MHz重复频率)超短光脉冲经过6m长高掺杂浓度的掺Er3+光纤放大器放大后产生了平均输出功率1388mW,脉宽201fs,中心波长1531μm,单脉冲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04.
报道了掺Er^3+光纤激光器输出1.531μm波长飞秒激光脉冲增益放大的实验研究结果,将自起振相加脉冲摹参Er^3+光纤激光器输出的飞秒激光脉冲注入掺Er^3+光纤放大器中进行放大,分别采用正向和逆向抽地这的方式,得到了最高放大倍数55倍(17.4dB)和64倍(18.1dB)的增益,对应的最大单脉冲能量(峰值功率)分别为0.384nJ(752W)0.452nJ(1295W),脉冲重复率为20.8  相似文献   
305.
中红外光纤合束器可将多个低功率的中红外激光器进行合束,从而实现较高的功率输出。本工作研制了一种7×1硫系玻璃光纤合束器(未熔接输出光纤),评估了其中红外传输特性。该光纤合束器由As40S60/As38S62光纤组束熔融拉锥而成,初始光纤的纤芯直径和包层直径分别为200μm和250μm,数值孔径为0.38~0.35(@2~6μm),拉锥比例R为3和4,锥形过渡区长度为2 cm。测试结果表明:当R=3时,制备的光纤合束器在3μm和4.6μm波长的端口传输效率分别为>90%和>87%;当R=4时,制备的光纤合束器在3μm和4.6μm波长的端口传输效率分别为>88%和>85%;光纤合束器输出端的光纤单丝之间未发生明显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