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23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61.
朱里红  黄瀚  韦洁 《应用声学》2016,24(5):74-76, 80
为了实现在不同工况条件下通过调整空燃比使热风炉燃烧系统保持在能耗最低、效率最高下运行,根据高炉生产的特点和蓄热式热风炉燃烧方式,设计了以模糊BP神经网络为智能优化算法的自寻优控制策略,实现了PID控制器参数实时、动态、精确的调整,实现了动态PID参数的准确调整,保证了煤气流量和空气流量的合理比值。经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热风炉的燃烧控制系统非线性、建模难和强耦合性的问题,而且使热风炉处于安全、节能的燃烧状态。  相似文献   
162.
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阳离子纳米微球(NPs),并将其作为疏水交联中心来制备高强韧水凝胶。体系中的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聚集到纳米微球表面,形成疏水缔合中心,通过原位引发自由基聚合得到纳米微球杂化的聚丙烯酰胺疏水缔合水凝胶P(AAm-LMA)-NPs。当凝胶受到应力时,由纳米微球形成的动态交联点通过断裂与重组可以有效地耗散能量,极大地提高了凝胶的强度和韧性。因此,所制备的P(AAm-LMA)-NPs水凝胶表现出十分优异的机械性能,其最大拉伸强度可达860 kPa,断裂伸长率为1280%,断裂韧性为3.8 MJ/m3。聚合物纳米微球增韧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优异,有望在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有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63.
164.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R249S、R248W 和G245S 突变对P53-DNA 结合域肽段(残基230-258)结构的影响. 采用GROMACS 软件包和GROMOS 43A1分子力场, 分别对野生型wtP53肽段、单点突变型P53-R249S肽段、两点突变型P53-R249S/R248W肽段和三点突变型P53-R249S/R248W/G245S肽段进行了4组独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每组体系模拟时间为500 ns. 研究结果表明: R249S单残基突变影响肽段残基形成二级结构的情况, 但不改变肽段三维结构的模式, 同时使该肽段结构相对稳定; R249S和R248W两残基同时突变会加剧R249S突变对肽段的影响, 同时导致三维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构象弯曲呈现双turn 结构, 肽段稳定性进一步增大; G245S突变对肽段的影响与R249S和R248W同时突变对其结构的影响相反, 在两残基突变的基础上, G245S突变会使原突变引起的变化减弱甚至消失, 同时使得该肽段结构稳定性减小. 该研究对认识肿瘤致病分子机制和设计新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5.
含多酯基不对称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含多酯基不对称阳离子Gem in i表面活性剂(Ⅰ)的合成。在甲醇钠催化下,N,N-二甲基乙醇胺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酯交换制得二(N,N-二甲基氨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Ⅱ),收率92%(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计);氯乙酸分别与十二醇、十六醇反应合成氯乙酸十二醇酯(Ⅲ)和十六醇酯(Ⅳ),产率分别为93%(以十二醇计)、91%(以十六醇计);(Ⅱ)与(Ⅲ)反应,经石油醚洗涤除去杂质后,再与(Ⅳ)季铵盐化,经乙腈重结晶,得白色晶体(I),采用两相滴定法测定其质量分数为99.5%,收率59%(以氯乙酸十二醇酯计)。用IR1、HNMR、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测定了其CMC和γCMC,研究了其乳化性和泡沫性质。  相似文献   
166.
CuO-CeO2系列催化剂是高效的CO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催化剂,通过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对掺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CuO-CeO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物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O-CeO2系列催化剂上,2 106 cm-1处出现CO的红外吸附峰。在反应气氛中,此峰的强度随着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说明Cu+是CO主要的活性吸附中心。低温下催化剂表面吸附的CO主要以可逆形式脱附出来,而高温下CO则以不可逆的形式脱附出来。催化剂表面在3 660 cm-1处出现尖锐的红外峰,归属于CeO2经还原产生的Ce-(OH)2偕式基团。在1 568,2 838和2 948 cm-1附近处出现甲酸根的红外谱峰,以及1 257和1 633 cm-1处出现碳酸根物种的红外峰。甲酸根物种是气相的CO与表面的羟基反应生成的产物,该物种的C—H键断裂生成碳酸根物种,这两物种均会降低催化剂的高温活性。Cu1Li1Ce9Oδ催化剂出现较强的CO2和甲酸根的红外峰,温度高于180℃时,该催化剂上还能看到微弱的CO红外峰,说明锂离子的给电子性质有利于提高Cu1Li1Ce9Oδ催化剂上CO的不可逆脱附,抑制氢的活化吸附,同时促进了甲酸根物种的生成。低温下Cu1Mg1Ce9Oδ和Cu1Ba1Ce9Oδ催化剂上CO的吸附量较多,但主要以可逆脱附形式脱附出来,对CO选择性氧化没有贡献。  相似文献   
16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1Zr1Ce9Oδ催化剂,用于富氢气体中CO的选择性氧化反应,利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Cu1Zr1Ce9Oδ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物种和反应中间产物。研究发现,H2,O2和CO物种竞争吸附于Cu1Zr1Ce9Oδ表面相同的吸附位上。氢气预处理会引起Cu1Zr1Ce9Oδ催化剂上Cu+物种的深度还原,降低了CO的吸附量。氧气预处理为催化剂提供了较多的活性氧物种,同时抑制了Cu+物种的深度还原。氦气预处理仅起到净化催化剂表面的作用。180℃时Cu1Zr1Ce9Oδ催化剂在2938.7和2843.8cm-1处出现桥式和双齿型甲酸根物种的红外吸收峰。Cu1Zr1Ce9Oδ催化剂上活性较高的氧阴离子在常温下即可将催化剂表面上吸附的CO氧化成表面碳酸根。甲酸根和碳酸根物种占据Cu1Zr1Ce9Oδ催化剂的吸附中心,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300℃下用氦气吹扫Cu1Zr1Ce9Oδ催化剂表面,双齿型的甲酸根物种分解生成碳酸根物种,碳酸根物种再继续分解生成CO2,释放出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位,恢复了Cu1Zr1Ce9Oδ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8.
赵明山  罗莹 《光学学报》1998,18(2):53-159
利用三阶微商吸收光谱观测到了紫外一可见区C60更为丰富捐收跃迁结构,基于 伦兹线型假设,实验上拟合确定了相应迁能量和寿命加宽参数,并对跃迁结构进行了初步指认,给出了部分振动模的频率。与常规吸收光谱比较,表明了三阶微商光谱是分析C60等团簇光物理特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9.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ceramics in Pb(Zn1/3Nb2/3)O3-BaTiO3-PbTiO3 system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dielectric-temperature spectra. A spontaneous (zero field) relaxor-normal ferroelectric tran sition was observed for tetragonal rich compositions. A significant hysteresis effect accompanied by this transition, similar to first-order phase transition of normal ferroelectrics. This behavior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relaxors, in which such transitions occurred only under a biased dc field. This observation was explained in terms of a thermally driven transformation from an ensemble of polar microregions to normal long-range ferroelectric state (micro-macro domain transition),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 internal field resulting from the tetragonal strain.  相似文献   
170.
构建了灵敏的铁氰化钾-壳聚糖-戊二醛信号体系,并以此为信号指示剂,建立了稳定、准确的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检测。信号体系和Nafion分别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并固定CEA抗体,分别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循环伏安法(CV)对电极修饰过程的形貌和电化学行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循环伏安的电流响应值与固定在电极表面的CEA浓度直接相关,且CEA浓度的对数值在0.005~40.0 ng/mL范围内与电流的降低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3 pg/mL。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准确检测血清样本中CEA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