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298篇
化学   509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85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325篇
物理学   78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希土脯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希土氯化物与L-脯氨酸反应,制得了四种新的希土脯氨酸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Ln(prol)Cl3·nH2O(Ln=Y、La、Sm和Er).用化学分析、电导测定、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产物的组成,讨论了金属-配体的化学键性质。  相似文献   
22.
对合成的系列聚酰胺-胺型(PAMAM)树枝状高分子进行端基的羟基化和氯乙酰化两步修饰,使PAMAM最外层接上烷基氯.以修饰产物为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引发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聚合得到树枝状PAMAM高分子衍生物,并对其结构用FTIR、1H-NMR和粒径分析进行了表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定证实此高分子具有温度及pH敏感性.通过对小分子药物控制释放研究表明,此树枝状高分子衍生物通过环境pH值可有效地控制小分子药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23.
在目前已发现的450多种致癌物质中有200多种为多环芳烃(PAH)。水中多环芳烃的分析对于水的监测和治理十分重要,在这方面国外已进行了很多研究。我国对PAH的分析多以3,4苯并芘为代表,大多采用纸层荧光法。这种方法设备虽简单,但能分离的组分单一,操作费时。高速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能力强,操作简单以及与荧光光度计联用时的高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4.
本文系统研究了氯化钠溶液作为样品基体时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系统中的折射率梯度的现象,揭示了基体分别在低浓度和高浓度时,其折射率梯度响应曲线随浓度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了响应机理。本文得出的结论有助于全面了解当样品中的不 深度,基体的5折射率梯度响应对焊品情况。  相似文献   
25.
通过希土氯化物与L-脯氨酸反应,制得了四种新的希土脯氨酸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Ln(prol)Cl_3·nH_2O(Ln=Y、La、Sm和Er).用化学分析、电导测定、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产物的组成,讨论了金属-配体的化学键性质。  相似文献   
26.
稀土3—甲基苯甲酸邻菲罗啉固体配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水合SmCl_3、EuCl_3、GdCl_3、TbCl_3分别与3-甲基苯甲酸钠(NaMBA)在水中反应,生成3-甲基苯甲酸稀土配合物,再与邻菲罗啉(Phen)在1、4二氧六环中作用,生成新的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电导测定、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确定它们的组成为Ln(MBA)_3·Phen(Ln=Sm~(3 )、Eu~(3 )、Gd~(3 )、Tb~(3 ))。它们为八配位的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27.
稀土苯丙氨酸固体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合成了稀土苯丙氨酸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 Ln(phe)Cl_3·5H_2O(Ln=Y、La、Sm、Er,phe=L-pheylalanine)。通过化学组成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分析以及电导测定,确定这些配合物的组成及某些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28.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0.
利用梯度离子色谱法和抑制电导检测器对有机酸与无机酸阴离子的色谱分析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最佳梯度程序。通过浓缩柱的富集,可使方法的检出限达1×10-3μg·L-1,各离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大部分在5%以下。此方法可用于火电厂水汽系统中痕量低分子有机酸和无机酸阴离子的快速、准确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