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400篇
化学   541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152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263篇
物理学   37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6篇
  1961年   4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mphiphilic polypyridyl mthenium(Ⅱ) complex cis-di(isothiocyanato)(4,4'-di-tert-butyl-2,2'-bipyridyl)(4,4'- dicarboxy-2,2'-bipyridyl)ruthenium(Ⅱ)(K005)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1H NMR, UV-Vis, and FT-IR spectroscopies. The sensitizer sensitizes TiO2 over a notably broad spectral range due to its intense metal-to-ligand charge-transfer (MLCT) bands at 537 and 418 nm. The photophysical and photochemical studies of K005 were contrasted with those of cis-Ru(dcbpy)2(NCS)2, known as the N3 dye, and the amphiphilic ruthenium(Ⅱ) dye Z907. A reversible couple at E1/2=0.725 V vs. saturated calomel electrode (SCE) with a separation of 0.08 V between the anodic and cathodic peaks, was observed due to the Ru^Ⅱ/Ⅲ couple by cyclic voltammetry. Furthermore, this amphiphilic ruthenium complex was successfully used as sensitizers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with the efficiency of 3.72% at the 100 mW·cm^-2 irradiance of air mass 1.5 simulated sunlight without optimization of TiO2 films and the electrolyte.  相似文献   
72.
甲胺在择形分子筛催化剂上的选择性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同晶置换改性丝光沸石和金属表面活性改性HZSM-5对甲醇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发现两种改性方法都可以降低三甲胺(TMA)选择性,提高一甲胺(MMA)与二甲胺(DMA)的选择性,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分子筛外表面改性以实现择形性调变的,同晶置换改性可使丝光沸石的强酸性发生显著变化,而强B酸中心是丝光沸石催化胺化反应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73.
合成所得双(N-氧化吡啶-2-甲醛)缩1,2-丙二胺的镍(II)配合物[Ni(piopn)(H_2O)_2](ClO_4)_2的晶体属空间群C_s~4-C_c, 晶胞参数a=0.7397(3) nm, b=1.3187(7) nm, c=2.5502(14) nm, β=102.18(4)°. 用分子轨道理论的近似方法分析了该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分子轨道, 探讨了分子的结构特征与红外光谱的关系.  相似文献   
74.
本文利用无机酸系列的酸强度(pKa值)与羟基上氧原子的亲电子超离域度S(E)成线性关系的规律性,找出聚硅酸系列的相应线性方程为:并由此推测低聚硅酸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硅酸结构:在三聚硅酸溶液中主要存在着六元平面环的三聚体;在四聚硅酸中则主要存在着三种环状的四聚体。  相似文献   
75.
谢祖 《高分子科学》1991,(3):266-272
Soluble, high molecular weight (MW) and ladderlike polyphenylsilsesquioxane (LPPSQ) and its copolymers, ladderlike random and block copolymethyiphenylsilsesquioxanes(LR-PMPSQ and LB-PMPSQ)have been prepared by preamminolysis, hydrolysis and 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an be carried out easily at the temperature below 95℃with high yield of 95 %, instead of the conventional way by using high-boiling solvent and any reaction activator or by precipitation with methanol. Three kinds of ladderlike polymer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The MW's of the polymers reached to 10~6 without noticeable gelling. The scheme for synthetic route has been proposed.  相似文献   
76.
本文用1H、31P和13C核磁共振谱研究了ATMP(氨基三甲叉膦酸,以简式H6L表示)及其顺磁性Co(Ⅱ)配合物。测定了不同Cco/CATMP摩尔比在不同pH值下的各向同性位移。定性地讨论顺磁性Co(Ⅱ)配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组成、电荷和空间构型变化对化学位移的影响。运用快速交换反应中化学位移与配合物浓度的关系,确定不同pH下的条件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77.
78.
食品中砷的测定除国家标准中采用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外,还有银盐法、砷斑法和还原比色法[1]等,但后3种方法的灵敏度较低,样品处理和操作也较为繁琐,对于痕量砷较难得到准确的结果。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检出限低,需有专用设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1-2]间接或富集后  相似文献   
79.
利用激光干涉测速技术(VISAR)测量LY12铝合金在20—34 GPa冲击压力下经历加载-卸载和加载-再加载过程的样品/窗口界面粒子速度剖面,采用AC方法确定了具有较高精度的动态屈服强度值.实验结果和文献发表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以平面焊接方式制作组合飞片,克服了组合飞片在气炮发射过程中可能发生分离的技术困难,使铝的动态屈服强度测量压力范围从22 GPa扩展到了34 GPa.同时,根据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加载-再加载过程的比较,对再加载弹性前驱波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位错是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郭先平  戴永隆 《数学学报》2002,45(1):171-182
本文考虑的是转移速率族任意且费用率函数可能无界的连续时间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折扣模型.放弃了传统的要求相应于每个策略的 Q -过程唯一等条件,而首次考虑相应每个策略的 Q -过程不一定唯一, 转移速率族也不一定保守, 费用率函数可能无界, 且允许行动空间非空任意的情形. 本文首次用"α-折扣费用最优不等式"更新了传统的α-折扣费用最优方程,并用"最优不等式"和新的方法,不仅证明了传统的主要结果即最优平稳策略的存在性, 而且还进一步探讨了( ∈>0  )-最优平稳策略,具有单调性质的最优平稳策略, 以及(∈≥0) -最优决策过程的存在性, 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新结果. 最后, 提供了一个迁移率受控的生灭系统例子, 它满足本文的所有条件, 而传统的假设(见文献[1-14])均不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