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8篇
化学   182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1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扫描电镜对波长为1.06μm脉宽为10ns的Nd:YAG脉冲激光辐照金属Al和半导体GaAs产生的表面形貌变化进行了观察,对不同背景气压下液体的溅射现象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液体的溅射速度和距离随着背景气压的降低而增加。在某些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在激光烧蚀GaAs的表面上出现了等间距的波纹结构。理论分析发现,这些波纹是由横向表面声波造成的。这些周期性结构的出现与激光功率密度和背景气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
激光烧蚀金属表面产生的发射光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满宝元  王象泰 《光学学报》1997,17(2):61-165
用观测时间和空间分辨发射光谱的方法研究了脉冲激光烧蚀金属铝靶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羽的特性,计算了其膨胀速度,讨论了大气中等离子体点燃的机制。  相似文献   
93.
以双向抽运方式为基点,提出了新的、更接近实际的多通放大计算模型与方法,系统地计算分析了共焦腔双向抽运钛宝石激光放大器的放大特性,进而采用新的放大构型完成了啁啾脉冲多通放大.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得很好.这种放大器大大减少了放大次数并彻底避免了再生腔必需的诸多光电元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4.
一、前言高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以下简称ICP)作为优良的蒸发汽化源、原子化源(原子化器)、激发源及离子源而正在发射光谱分析(以下简称AES)中大量应用。然而,由于ICP产生的各种谱线非常多,对于ICP-AES分析,为使分析元素的光谱线分离,必须使用高分辨率的单色器,通常,由于光谱线的重叠或背景等产生的光谱干扰已成为重大的难题。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以下简称AFS)自1964年由Winefordner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首次报道了配位氮分子与碘代三甲基硅烷反应形成新的N-Si健的结果。钨的双氮配合物cis-CW (N2)2 (PMe2ph) 4〕与Me3SiI在500℃反应可得到[WI(N2SiMe3)(PMe2ph4],又可续一步与HI反应而转化为[WI2(N2HSiMe3)(PMe2ph)3]。用X-射线结构分析法确定了后一种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 Me3Si-基团结合于金属的口一位氮原子上。  相似文献   
97.
众所周知,双核铜活性中心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金属蛋白及氧化酶中,因此合成并研究双核铜配合物的特性将成为模拟生物酶的有效途径.基于双齿膦配体dppe(双二苯基膦乙烷)是优良的螯合配体同时又具有还原作用,本文和用dppe在甲醇中还原铜(Ⅱ)盐并在二硫代乙二酰胺(Hzdto)存在下得到双核铜(Ⅰ)配合物[Cu_2-(dppe)_2(dto)],并通过元素分析、分子量测定、红外光谱、热分析、电导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方法探讨了配合物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98.
β羟肟萃取钯(Ⅱ)取代反应中的动力学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羟肟、硫醚等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钯(Ⅱ)的配位取代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有实用意义。Cleare等曾提出加入胺类化合物以加快β羟肟萃钯的速度。本文在研究β羟肟萃钯(Ⅱ)机理的基础上考察了加入伯胺后2-羟基-4-(1-甲基庚氧基)二苯甲酮肟(HL)萃取钯(Ⅱ)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以及界面特性,试图阐明伯胺对该取代反应的加速机理。试验所用伯胺N1923(Am)为混合支链伯胺,上海有机所实验厂生产。水相中伯胺含量用溴酚兰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它实验方法参见[3]。  相似文献   
99.
徐友宣  申利 《分析化学》1997,25(1):63-65
采用液-液萃取结合GC/MS选择离子的方法,建立了人尿中8种合成麻醉镇痛剂的分析方法,讨论了回收率和检测限问题,并成功地用于实际尿样检测。  相似文献   
100.
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两种苯并咪唑衍生物:2-苄基-苯并咪唑(1)和1-苄基-2-苯基-苯并咪唑(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且测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化合物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 a=0.93783(6) nm, b=0.97155(6) nm, c=2.49187(16) nm, V=2.2705(2) nm3, Dc=1.218 g/cm3, Z=8, F(000)=880, μ=0.073 mm-1, R=0.0816, wR=0.1698, GOF=0.948.化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 a=0.60272(12) nm, b=1.7059(3) nm, c=1.5257(3) nm, β=91.45(3)°, V=1.5682(5) nm3, Dc=1.204 g/cm3, Z=4, F(000)=600, μ=0.071 mm-1, R=0.0730, wR=0.1215, GOF=1.191.采用量子化学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计算了标题化合物1和2的优化构型、电荷分布和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