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2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报道了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和水果中残留蚜灭磷的方法.选取芹菜、萝卜、马铃薯、苹果、桃、香蕉和柑橘7种蔬菜和水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提取体系对蚜灭磷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以乙腈提取,经DB-1701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磷滤光片检测器(FPD)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0.05~1.0 mg/L(r=0.999 98).检出限(S/N=3)为0.01 mg/kg.加标水平为0.05、0.1和0.2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4.24%~109.96%,相对标准偏差为4.67%~9.99%.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合蔬菜和水果中残留蚜灭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2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应用SPR原理可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在生命科学、医疗检测、药物筛选、食品检测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SPR技术可与免疫传感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可用于各种蛋白质抗原的检测.本文重点总结了SPR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及医疗领域蛋白质检测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SPR免疫传感技术在这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进展.  相似文献   
23.
以魔芋葡甘聚糖为载体,以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为活性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季铵盐型魔芋葡甘聚糖衍生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DSC和激光粒度Zeta电位仪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用悬菌定量实验研究了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1)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通过其双键接枝到魔芋葡甘聚糖表面,接枝率随着季铵盐单体的用量增加而提高;(2)魔芋葡甘聚糖的零电位在pH 4.5,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衍生物的零电位在pH 9.9,季铵基的引入使其零电位发生了较大的位移;(3)所制备的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衍生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在振荡作用15 min后,平均杀菌率分别为99.99%,99.99%和98.13%。  相似文献   
24.
以纳米气相SiO2为载体,以γ-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偶联剂,用N,N-二甲基十四烷基叔胺进行了季铵化反应制备季铵盐型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衍生物。用红外光谱,DSC和激光粒度Zeta电位仪对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用悬菌定量实验(Suspension quantitative test)研究了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1) γ- 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通过与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羟基的反应键合到二氧化硅表面,随着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用量增加,纳米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羟基被取代程度也增加;(2)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的零电位在pH 4.8,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的零电位在pH 10.5,季铵盐的引入使其零电位发生了较大的位移;(3)所制备的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季铵盐衍生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在振荡作用15 min后,平均抑菌率分别为99.99%,99.99%和94.12%。  相似文献   
25.
应用Agilent GC 6890气相色谱仪(附FPD检测器)对13种残留于西兰花中的有机含磷农药(OPP′s)在4种不同极性的毛细管色谱柱(即DB-1、DB-5、DB-1701及DB-35MS)上的保留行为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由DB-5及DB-1701串联组成的色谱柱单元,西兰花中13种残留OPP′s可达到有效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26.
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重要题型,在近些年的高考中频频出现.由于这类问题综合性强、难度大、要求高,常和函数、数列、不等式、及导数等诸多知识挂钩,学生往往感觉比较困难,不能灵活应对和驾驭.结合几个例题来说明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几种常见解法.  相似文献   
27.
长期以来 ,有经验的化验人员一直认为过硫酸铵氧化容量法测钢铁及合金中铬 ,加盐酸 (1+ 3)后的煮沸时间要加以控制 ,以免氧化后的Cr(Ⅵ )还原为Cr(Ⅲ ) ,且结果的稳定性不是很好。经研究发现 ,适当控制盐酸 (1+ 3)的加入量 ,不仅盐酸 (1+ 3)加入后的煮沸时间不需加以控制 ,而且结果准确度及稳定性都有很大提高。1 试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硫酸 磷酸混合酸 :于 60 0ml水中加硫酸 32 0ml,磷酸 80ml ,混匀。硝酸银溶液 :10g·L- 1,称取硝酸银 1.0g溶于10 0ml水中 ,滴加数滴硝酸 ,储于棕色瓶中。苯代邻氨基苯甲酸溶液 :2g·L…  相似文献   
2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钢铁中的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钢铁中磷的方法。试验确定了微波消解器处理样品的条件、仪器最佳工作参数,研究了共存元素谱线的干扰情况。该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钢铁样品中0.010%~0.20%范围内的磷,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回收率为98%~104%。  相似文献   
29.
应兴华  徐霞  陈能  朱智伟 《光谱实验室》2005,22(5):1083-1085
报道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柑桔中残留硫线磷的方法。样品以乙腈提取,经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DB-1701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3.47%—6.10%,加标回收率为80.37%—96.98%。  相似文献   
30.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品检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近红外光谱(NIRS)作为新型光学检测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实现肉品在线、快速、无损检测,是肉和肉制品品质分析的重要技术之一。文章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类行业中的重要应用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及水分等影响肉类品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分析,肉品感官品质如嫩度、保水性、肉色及新鲜度等指标的评价以及肉品的产地、品种等方面的鉴定。同时列举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几种常见肉制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实例,并针对目前发展趋势展望了该技术的前景: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肉品检测精度的基础上,通过与机器视觉技术等新型无损检测技术的融合以实现全面评价肉类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