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化学   361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48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83篇
物理学   2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β羟肟、硫醚等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钯(Ⅱ)的配位取代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有实用意义[1-5]。Cleare等[1]曾提出加入胺类化合物以加快β羟肟萃钯的速度。本文在研究β羟肟萃钯(Ⅱ)机理[2,3]的基础上考察了加入伯胺后2-羟基-4-(1-甲基庚氧基)二苯甲酮肟(HL)萃取钯(Ⅱ)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以及界面特性,试图阐明伯胺对该取代反应的加速机理。试验所用伯胺N1923(Am)为混合支链伯胺,上海有机所实验厂生产。水相中伯胺含量用溴酚兰分光光度法测定[6],其它实验方法参见[3]。  相似文献   
812.
仇缙新 《化学教育》1991,12(1):65-65
1990年7月30日至8月2日由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化学教学研究会承办的内蒙、北京、天津、河北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研讨会在秦皇岛市山海关一中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五十二人。中央和地方的专家、教授和各级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会议代表首先听取了全国化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刘知新教授和副理事长梁英豪编审关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813.
北京谱仪Ⅲ中触发数据并串结合传送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谱仪中各探测器电子学系统向触发系统传输大量并行信号,需要采用并串结合型光纤传输方法,以达到断开地回路,提高系统及线路抗干扰能力,延长传输距离的目的。对此种传输方法的误码率、报错与恢复、延时一致性和相位稳定性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确切参数,并提出了单路出错自恢复同步的解决方法,增强了系统的耐用性。同时发现各线路间传输延迟有半个周期的不一致,因此在接收端应把采样时钟上升沿调整在所有解出数据都稳定的时刻。此方法可满足北京谱仪工程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14.
为了满足高侵深和大穿孔的要求,设计一种聚能杆式弹丸(jetting projectile charge, JPC),开展大尺寸钢筋混凝土墙的毁伤效应试验。在此基础上,基于修正参数的K&C(Karagozian&Case)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JPC高速侵彻和爆炸冲击波对钢筋混凝土墙的联合破坏作用,分析墙体厚度对破坏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67倍和2.50倍装药直径的炸高条件下,JPC均能够有效贯穿80 cm(6.67倍装药直径)厚的钢筋混凝土墙,形成直径大于6 cm(0.50倍装药直径)的柱状孔洞;聚能装药的多载荷毁伤特性决定了钢筋混凝土墙的破坏结果,爆炸冲击波能够加剧墙体正面开坑和背面崩落的破坏范围;墙体厚度对于墙体正面漏斗坑的直径与深度及内部侵彻孔洞直径均无显著影响;随着墙体厚度增大,背面漏斗坑直径逐渐减小,深度却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15.
在流固耦合作用下,分段式圆周密封的变形特性和密封间隙形状是影响密封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通过建立动压型分段式圆周密封的流固耦合模型,研究了密封间隙的流场特性和结构变形规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影响密封变形的主要力学参数,包括密封压差、周向弹簧初始载荷和刚度、轴向弹簧初始载荷和刚度,并探讨了接头形状、接头间隙及辅助密封面槽型对密封环的变形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流体压力和弹簧力的共同作用下,变形后单段密封环的主密封面径向间隙沿周向呈现中间大两端小、沿轴向泄漏方向呈单调递减的变化趋势;力学参数中密封压差对密封环的变形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周向弹簧初始载荷,最小为周向弹簧刚度;通过合理的接头形状和辅助密封面槽型的设计有望显著改善密封环的变形特性,获得分布更为均匀的主密封面径向间隙.  相似文献   
816.
闪烁体阵列常用于辐射图像探测,基于闪烁体阵列存在严重的响应非均匀性,提出了相对校正方法,在无需知道光源参数、CCD相机参数及光学系统参数的前提下,利用本底图像、空场图像和被测样品辐射图像,得到被测物体对γ光的衰减分布。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但可以消除响应的非均性的影响,而且可以消除辐射源固有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17.
NH3不仅是关键的工业化学原料,而且是未来可再生能源的无碳燃料和可运输的载体.目前,工业合成NH3仍然以传统的Haber-Bosch反应为主,需要300-500°C的高温和20-30 MPa的压力.为克服这些缺点,研究者设计了NO-CO-H2O反应体系.在该反应中,通过有毒气体CO在H2O存在的条件下将NO还原成NH3,这是一种近乎理想的生产NH3的方法.目前,已经报道了Pt/Al2O3在NO-CO-H2O反应中具有较高的NH3选择性,但反应温度(400°C)仍然较高,不利于实际应用.因此,在低温条件下引入光照,通过光辅助热催化NO-CO-H2O反应来获得NH3产品,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方法.研究人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发现, Cu在NO还原反应中具有很高的活性和NH3选择性,且Cu在水煤气(C...  相似文献   
818.
由于金属杂质离子对晶体损伤性质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受实验条件限制,Fe及其团簇缺陷对晶体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采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对磷酸二氢钾(KDP)和磷酸二氢铵(ADP)晶体中的Fe及其团簇缺陷进行模拟研究,确定其对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质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Fe进入KDP和ADP晶体中主要以取代P原子形成FeO4基团最稳定,且其稳定形式以Fe3+为主。磁性状态研究发现磁性条件对晶体的结构和能量影响不大,Fe对晶体的损伤主要通过引起200~300 nm范围明显的光学吸收影响损伤阈值。Fe进入晶体中形成团簇缺陷可通过电荷补偿与O空位(VO)复合,几乎不会与OH空位(VOH)复合,团簇缺陷以Fe对晶体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819.
通过高温共沉淀法制备了发光效率高、形貌规则、粒径均一的上转换纳米粒子;采用反相微乳法合成二氧化硅壳层(SiO2),实现上转换纳米粒子从油相到水相的转移;将介孔二氧化硅壳层(mSiO2)包覆在上转换纳米粒子表面,荧光响应分子姜黄素被负载在m SiO2的孔道中。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原理,构建“Turn on”纳米传感体系,并用于Cu2+的检测,检测线性范围为10~50μmol/L,检出限为0.5μmol/L。本方法可实现大鼠血清样品中Cu2+的检测。  相似文献   
820.
为保证新建车站密贴下穿服役近50年车站改扩建施工的安全稳定,开展了运营和预留车站的状态评估,依据结构状态制定了施工变形控制标准,借助数值模拟对比了不同扩建施工方案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实施验证了优选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先期建成车站结构存在装饰层掉落、混凝土开裂、剥落、碳化、钢筋腐蚀、底板渗漏水、区间积水及变形缝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交叉中隔壁法(central cross diagram,CRD)方案中预留3号线车站的最大沉降量为2.2 mm,地表沉降1.7 mm;洞桩法(pile beam arch,PBA)方案中车站的最大沉降量为1.3 mm,地表沉降1.1mm。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推荐在该改扩建工程中采用PBA施工方案。现场采用PBA施工方案后,2、3号线车站结构的最大竖向变形分别为-1.28和-1.01 mm,监测指标均在安全阈值内。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长期服役改扩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