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8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一步合成法对CsxRb1-xYbI3体系进行了全组成范围内的合成,采用差热分析和X射线粉末相分析法制作了相图,用体系的荧光光谱进一步验证了相图的可靠性,该体系形成一个既包晶反应又有类低共熔反应的有限固溶体,包晶反应温度和类低共熔反应温度分别为627℃和371℃,相分析确定了RbybI3高温相及三类固溶体的结构,0≤x≤0.5形成以RbYbI3为基的NH4CdCl3型固溶体和以RbYbI3高温相为  相似文献   
42.
在0.01 mol.L-1HCl-2.5×10-5mol.L-1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乙醇溶液(21 4)底液中,采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非那雄胺在-1.27 V(vs.SCE)处有一灵敏的极谱还原波。二阶导数峰电流I″p与非那雄胺浓度在1.0~10.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6(n=6),检出限为0.2 mg.L-1。连续11次平行测定2.0 mg.L-1非那雄胺还原波峰电流,相对标准偏差为1.3%。此方法用于片剂中非那雄胺含量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9.7%~105.2%之间。  相似文献   
43.
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溶液性能和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新型的丙烯酰胺(AM)/4-乙烯苄基辛烷基酚聚氧乙烯(18)醚(VE)/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接枝共聚物(PAE),以解决驱油聚合物抗高盐性能差的难题.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PAE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PAE盐溶液显示了两次盐增稠和热增稠效应.对于VE摩尔分数为0.93%的PAE,当其质量浓度为2.0g·L-1时,于30℃在5.0和90.0g·L-1NaCl溶液中的表观粘度分别为1167.0和338.0mPa·s,显示了优异的增粘和抗盐能力;并且于85℃在5.0g·L-1NaCl溶液中的表观粘度仍达685.0mPa·s,显示了良好的耐温性能.PAE还具有较好的表、界面活性.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PAE在纯水中形成了独特的缔合结构,而且在盐水溶液中也形成了连续的微结构,这表明在水中伸展的分子链在盐水中的构象仍然较伸展.  相似文献   
44.
元素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大学化学》2010,25(6):31-33
剖析了目前国内普通高校新生的特点和教学现状,阐述了作为化学专业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无机化学,特别是元素部分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了对元素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5.
徐敏  张皋  王民昌  齐珠钗  李涛 《光谱实验室》2007,24(6):1171-1175
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纯度标准物质黑索金(RDX)中残余溶剂进行了定性分析,确定了RDX标准物质中含有残余溶剂丙酮.同时采用核磁共振内标法和免称法,分别对丙酮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平行测定12次,内标法测定结果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258%和2.27%;免称法测定结果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248%和2.26%.  相似文献   
46.
以SiO_2为起始反应物,与乙二醇、氢氧化钾反应,生成高反应活性的五配位硅钾化合物,并以此为原料与等摩尔比的对苄氯苯乙烯反应制备出含双键单官能团的四配位硅单体;然后与丙烯酸甲酯在甲苯溶剂中进行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支链含硅共聚物。对合成的四配位硅单体及其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能谱元素分析、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谱分析、凝胶渗透色谱等测试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四配位硅单体在1 630 cm~(-1)附近的C=C伸缩振动吸收峰在共聚物中消失了,说明共聚反应完全;共聚物的热性能较好.在357℃开始失重;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3.4℃,刚好界于聚丙烯酸甲酯的T_g(8℃)和苯乙烯基四配位硅的均聚物的T_8(32.8℃)之间;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2×10~4,多分散系数为1.76。通过测定共聚物在潮湿空气中(相对湿度RH=90%)放置一年后的IR谱和分子量,结果表明与新合成物的数据基本一致,说明Si—O—C键接到支链上的共聚物结构很稳定。  相似文献   
47.
徐敏  陈群 《波谱学杂志》2007,24(4):469-474
合成了一种聚氧乙烯(PEO)接枝多壁碳纳米管(MWNT),利用固体NMR研究了接枝在MWNT表面的PEO链的聚集态结构. 实验观察到了MWNT的NMR信号, 并发现PEO的聚集态结构为非晶,这些现象说明PEO的醚氧原子中的n电子与MWNT上π体系中的电子之间存在着一种n-π相互作用,正是这种作用使得PEO不能结晶.  相似文献   
48.
改性中孔分子筛SBA-16薄膜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条件下, 以导电玻璃(ITO)为基底合成了SBA-16分子筛膜. 所制备的SBA-16膜孔径均匀, 具有体心立方结构(属于Im3m空间群), SBA-16膜的晶胞参数为18.6 nm. TEM, SEM和XRD等技术研究表明, 加入少量的AlCl3盐于形成膜的母液并且采用RSiX3对导电玻璃基底进行处理, 能够明显改善SBA-16膜的连续性而不影响孔结构. 红外(FTIR)研究结果表明, SBA-16膜的表面硅羟基和结晶水很少, 膜很稳定. XPS研究表明, 加入少量MnCl2对SBA-16膜进行改性, 可以提高膜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49.
CFD/CSD耦合计算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基于流体——结构干扰计算中流体和结构网格之间的数据交换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常体积转换法(CVT),即引入面积限制值来保证网格插值的质量。运用该方法对两种常规外形:机翼和弹体圆柱段进行了插值计算,并与无限平板样条法(IPS)进行了比较和误差评估。认为改进的CVT插值方法能避免原CVT方法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且大大提高了插值精度,是一种适合用于CFD/CSD耦合计算接口界面的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50.
曾超  蒋奇云  陈朝阳  徐敏 《物理学报》2014,63(20):208704-208704
为了研究疼痛暴露对新生儿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并建立基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的新生儿疼痛检测模型,采用时域、频域和非线性方法对40名新生儿疼痛暴露前后的心电数据进行短时HRV分析,Wilcoxon符号秩检验用于统计分析,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用于建立检测模型.结果表明,RR间期均值a RR、低频段功率LF、高频段功率HF等3个线性指标和近似熵Ap En、样本熵Samp En、递归率REC等9个非线性指标在疼痛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基于a RR、相邻两个RR间期对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比p NN50,Ap En,关联维D2和REC等5个指标和SVM的疼痛检测模型检测正确率达到83.75%.HRV的相关指标可反映新生儿自主神经系统对疼痛暴露的应答,基于HRV指标和SVM的模型可用于新生儿疼痛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