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化学   174篇
物理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二维或三维金属膦酸盐聚合物作为功能材料在催化、离子交换和纳米材料等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价金属盐 ,后来陆续报道了对于其它价态金属盐的研究 [1~ 3] ,但关于单一碱金属的研究报道较少 . 2 0 0 0年 ,Aranda等[4 ] 报道了首例 Na2 [( HO3PCH2 ) 3NH ]· 1 .5 H2 O( Na PP- 1 )晶体结构 .与其它膦酸盐的明显差别是 ,碱金属双膦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5] .本文从重要的医药原料哌嗪 [6 ]出发 ,制备并测定了一种具有超分子特征的 α-氨基双膦酸钠Na2 [( HO3PCH2 ) NC4 H8N( CH2 PO3H) ]( H2 O)…  相似文献   
142.
140Cu/MCM-41和14T2Cu/MCM-41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四胺大环和取代二氧四胺大环化合物兼有大环氮杂冠醚和低聚肽的性质,能和很多过渡金属离子(Cu2+,Ni2+,Mn2+,Co2+等)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配合物.如十四元二氧四胺大环Co(Ⅱ)配合物在-70℃加入过量的咪唑或吡唑后.  相似文献   
143.
用IR和ITPD技术研究了H(Al)ZSM-5、H(Ga)ZSM-5和H(Fe)ZSM-5杂原子分子筛的表面酸性。结果表明,这些分子筛表面既存在B酸中心,也存在L酸中心,但是就两种酸的表面浓度比值CL/CB而言,H(Ga)ZSM-5和H(Fe)ZSM-5要比H(Al)ZSM-5高得多。在十五烷裂解时,L酸中心起的作用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44.
本文采用动态吸附法,定量测定了各种条件下样品中毛沸石与菱钾沸石的含量,并利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了晶化过程中液相组份含量的变化,从而发现了毛沸石与菱钾沸石间的转换关系及合成它们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45.
水热合成法在分子筛中组装功能材料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水热合成法将ZnS、MoO3和邻苯二甲酸铕组装到ZSM-5分子筛孔道之中,制得了具有纳米尺寸的功能材料,通过XRD、IR、发射光谱和探针分子吸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6.
NaVPO5晶体的水热合成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水热合成体系中加入还原剂,利用五价钒化合物成功地合成出纯相NaVPO5晶体,并用电子顺磁共振和四圆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7.
徐如人  于吉红  闫文付 《化学进展》2020,32(8):1017-1048
本文提出了“凝聚态化学(Condensed Matter Chemistry)”的概念,提出其研究对象是由传统化学上被视为反应主体的原子、离子以及分子等“基本粒子”,藉“稳定的粘连关系”凝聚形成的具有特定组成、多层次结构与性质、功能的物质凝聚态。本文以固态为例,讨论了(1)凝聚态的多层次结构;(2)凝聚态的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3)凝聚态构筑化学中的前沿科学问题;(4)凝聚态化学中的高新表征方法与技术的发展与开拓。并对四个领域中的主要科学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为进一步再认识传统化学,特别是对其中心问题,即化学反应的再认识提供了方向与基础,为开展“凝聚态的多层次结构-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凝聚态物质的构筑定向合成与精准制备”三个方面的关系研究,总结规律与“分态”建立“凝聚态结构理论”与“凝聚态化学反应理论”,建设“凝聚态化学”提供了科学体系与内容,并为进一步开展“凝聚态工程学”研究提供了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148.
开放骨架磷酸铝合成中F~-对有机胺结构导向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开放骨架磷酸铝合成中氟离子对乙二胺(en)和二乙烯三胺(deta)的结构导向效应的影响.在水热条件下,以乙二胺为结构导向剂,分别从摩尔组成为n(Al2O3)∶n(P2O5)∶n(en)∶n(H2O)=1.0∶1.5∶18.0∶147和n(Al2O3)∶n(P2O5)∶n(en)∶n(HF)∶n(H2O)=1.0∶1.5∶18.0∶3.0∶147的初始混合物中晶化出二维层状磷酸铝Al2P2O9·NH3(CH2)2NH3(Ui O-13)和Al F(HPO4)·NH2(CH2)2NH2(1);以二乙烯三胺为结构导向剂,分别从摩尔组成为n(Al2O3)∶n(P2O5)∶n(deta)∶n(H2O)=1.0∶4.0∶3.0∶153和n(Al2O3)∶n(P2O5)∶n(deta)∶n(HF)∶n(H2O)=1.0∶4.0∶3.0∶3.0∶153的初始混合物中晶化出了三维开放骨架磷酸铝Al4P5O20(H2O)2·C4N3H16(Al PO-CJ31)和一维链状磷酸铝Al2P4O10(OH)3F·C4N3H15(2),表明凝胶中的F-显著改变了乙二胺和二乙烯三胺的结构导向效应.详细对比分析了Ui O-13和化合物1以及AlPO-CJ31和化合物2的结构,探讨了F-对乙二胺和二乙烯三胺的结构导向效应的影响及F-与有机胺的协同结构导向效应.  相似文献   
149.
以二丙胺异构体(二正丙胺DPA和二异丙胺D-i PA)为结构导向剂,在200℃加热2组反应原料物质的量之比不同的初始凝胶,合成出了高结晶度的磷酸铝分子筛Al PO4-11。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凝胶的晶化过程和液相的p H值以及Al和P的浓度演化。初始凝胶各组分物质的量之比为nAl2O3∶nP2O5∶nDPA/D-i PA∶nH2O=1.0∶1.0∶1.2∶75时,以DPA为结构导向剂,晶化过程中无中间相生成,而以D-i PA为结构导向剂时,晶化过程中生成了具有12元环孔道结构的磷酸铝分子筛Al PO4-5中间相;初始凝胶各组分物质的量之比为nAl2O3∶nP2O5∶nDPA/D-i PA∶nH2O=1.0∶1.0∶1.0∶75时,以DPA为结构导向剂,晶化过程中生成了具有18元环孔道结构的磷酸铝分子筛VPI-5中间相,而以D-i PA为结构导向剂时,晶化过程中同时出现了VPI-5及Al PO4-5两种中间相。表明对于同一种有机胺,凝胶物质的量之比的改变影响了其结构导向效应。理论计算结果显示质子化的DPA及D-i PA中N原子上的电荷有差异,表明有机胺的结构微调影响其结构导向效应,但该影响依赖于凝胶组成。  相似文献   
150.
本文描述了一系列SiO_2担载的Ru和Ru-M(M=Co,Fe,Mo,Ni,Rh,Mn,Cr)双金属原子簇催化剂的制备,并发现在CO+H_2反应中,若和担载的Ru原子簇催化剂相比,Ru-Co/SiO_2,Ru-Fe/SiO_2和Ru-Mo/SiO_2催化剂显示了较高的含氧化合物的生成速率和选择性。原位的红外光谱揭示了1584和1555cm~(-1)物种是生成甲醇和高级含氧化合物(C_2以上)的中间体,并在较高温度下1584cm~(-1)物种可以与表面烷基反应形成1555cm~(-1)新物种。通过表面化学反应和同位素标记的红外研究,提出了1584cm~(-1)和1555cm~(-1)分别归属于表面甲酰基和酰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