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8篇
晶体学   3篇
物理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活性炭对间氨基苯酚废水的吸附效果,确定了处理废水的pH值、活性炭用量、振荡时间、温度、废水中间氨基苯酚浓度、振荡速率以及电解质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活性炭在pH值为6.0,用量3.5g,温度40℃,振荡2.5h的条件下,对100mL质量浓度为50mg/L的间氨基苯酚模拟废水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采用3,6-二(2-吡啶基-1,2,4,5-四嗪)(DPTZ)为配体,在水热和叠氮钠存在下,DPTZ中四嗪键发生断裂反应,与pb2+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合成了配位聚合物{[PbN3(N-bis-(R-hydroxyl-2-pyridyl)ketazine)0.5]}n,利用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的解析和表征.它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分别为a=0.59603(19) nm,b =0.8406(3) nm,c =0.8622(3) nm,α=75.596(5)°,β=87.045(6)°,γ=70.512(5)°,V=0.3942(2) nm3,Mr=959.47,Z=2,Dc=1.032 g/cm3,μ=0.843 mm-1,F(000)=1948.0.在该结构中,中心Pb(Ⅱ)周围形成了一个稍微扭曲的四面体构型,分别与一个来自N-bis-(R-hydroxyl-2-pyridyl) ketazine配体的三个N原子、1个O原子配位,配合物存在着较强的π-π堆积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助Fenton氧化法处理间氨基苯酚模拟废水,考察了光强、Fenton试剂的用量、初始pH、反应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降解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光源下(闭光、高压汞灯照射以及较强太阳光照射),450W高压汞灯照射以及较强太阳光照射的条件均可以明显加快Fenton法催化氧化降解间氨基苯酚溶液的过程。选择1.5mL2.5g.L-1FeSO4.7H2O,1.0mL6%H2O2,初始pH=3.5,太阳光照射下降解间氨基苯酚效果较好,反应40min后降解率高达99%;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粉末活性炭对模拟对苯二酚废水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活性炭对对苯二酚废水的吸附效果,确定了处理废水的pH值、活性炭用量、振荡时间、温度、废水中对苯二酚浓度、振荡速率以及电解质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活性炭在pH值为6.5,用量3.5g,温度35℃,振荡3.5h的条件下,对100mL质量浓度为100mg/L的对苯二酚模拟废水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利用壳聚糖和膨润土,合成了具有良好吸附效果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吸附材料。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原料和产物的结构,通过改变吸附时间、温度、pH值和甲基橙溶液质量浓度等条件,考察了合成材料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剂用量为10g/L,温度20℃,溶液pH为4.70,吸附平衡30min后,甲基橙去除率达90%以上,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是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配位聚合物{[Ni(H2BCPBA)2(H2O)4]}n (1,H3BCPBA=3,5-二(4-羧酸-酚氧基)-苯甲酸),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Ni(H2BCPBA)2(H2O)4]}n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Ni(Ⅱ)和来自于2个配体与4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八面体结构。固体紫外光谱表明配合物有一个强的光谱吸收。  相似文献   
17.
强力霉素是以土霉素为原料经过氯代、脱水、氢化成盐、置换多步化学反应后,再经过净化、脱色、过滤、结晶、干燥而制成的一种广谱抗生素[1]。其生产原料品种多,工艺复杂,生产废水色度深、浓度高、毒性大、含盐量高[2]。磺基水杨酸与对甲基苯磺酸是强力霉素废水中两种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8.
杜秀红  崔节虎 《化学教育》2017,38(18):55-59
生物化学中物质代谢与调节部分是整个教材中内容最多、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也是本门课程中最为晦涩难懂的部分,尤其对于化学知识薄弱、整体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针对此部分内容的特点及内在规律,充分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就多备外文原版教材、利用方程式记忆概念、巧用阿拉伯数字学习反应过程等6种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二(2-乙基己基)磷酸和磷酸三丁酯络合萃取邻氨基苯酚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二(2-乙基己基)磷酸主要与邻氨基苯酚的—NH2发生反应,与邻氨基苯酚的阳离子和中性分子络合。萃取过程存在离子交换和离子缔合两种机制,生成相同结构的萃合物;而磷酸三丁酯主要与邻氨基苯酚的—OH发生反应,与邻氨基苯酚的中性分子发生氢键缔合,生成相同结构的萃合物;两种情况下生成萃合物的结构都与pH无关。  相似文献   
20.
杜秀红  崔节虎 《无机化学学报》2013,29(11):2445-2449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配位聚合物{[Ni(H2BCPBA)2(H2O)4]}n(1,H3BCPBA=3,5-二(4-羧酸-酚氧基)-苯甲酸),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Ni(H2BCPBA)2(H2O)4]}n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Ni(Ⅱ)和来自于2个配体与4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八面体结构。固体紫外光谱表明配合物有一个强的光谱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