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化学   173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59篇
物理学   2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张萍  马银海  郭亚东  马涛 《分析试验室》2007,26(Z1):147-150
建立中药玄麦甘桔颗粒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玄麦甘桔颗粒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采用LiChrospher RP-C18(250 mm×4.6mm,i.d.,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含1.0%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PDA扫描.结果:确定了20个共有峰,得到了以肉桂酸为参照的相对峰面积值.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可靠、分离效果好、系统适应性高,可以作为中药玄麦甘桔颗粒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2.
为研究脐血中铅,锌水平对新生儿发育是否有不良影响,以131例新生儿为调查对象,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检测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脐血中铅,锌的含量,结果表明,脐血铅与新生儿神经行为为总得分及主动肌张力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意义,脐血铅≥0.29μmol/L的新生儿其神经行为发育明显落后于血铅〈0.14μmol/L者,差异有显著意义,表明血铅水平低  相似文献   
433.
434.
采用修饰LB膜法制备了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硬脂酸(PEDOT/SA)复合超薄膜. 将硬脂酸(SA)/FeCl3 LB膜暴露于EDOT单体气氛中, EDOT 单体在多层膜中聚合, 制备了PEDOT/SA多层复合LB膜.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EDOT单体在多层膜中发生聚合并生成PEDOT导电聚合物.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显示生成的PEDOT导电聚合物颗粒分散于硬脂酸LB膜中, 被LB 膜所包裹. 二次离子质谱(SIMS)及XPS分析还发现S元素含量随LB 膜的深度变化而变化, 表明PEDOT 较好地分散于多层膜中. 采用四探针电导率仪对复合多层膜的电导率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60 层复合LB 膜的电导率为2.6 S·cm-1, 比普通PEDOT薄膜的电导率高一个数量级, 且表现出较好的掺杂/脱掺杂能力. 研究还发现复合膜电导率与薄膜在EDOT 单体中处理时间有关, 处理时间至120 min 后电导率达到最大值并趋于稳定, 氧化剂浓度较低可能影响EDOT在LB膜中的聚合反应速率. 对复合LB 膜的气敏特性进行了分析, 发现在较低气体浓度范围(φ<30×10^-6), PEDOT 复合LB 膜有较快的反应速率, 气敏性与气体浓度呈非线性. 在较高浓度范围(φ=(30-120)×10^-6), 气敏性与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PEDOT复合LB膜对HCl气体表现出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 同时对PEDOT 复合膜相关的导电机理及气体敏感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35.
436.
A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liquid-phase synthesis of 1,2,3-triazoles using poly(ethylene glycol) as support in aqueous solution was described. The title compounds, 1,2,3-triazoles 5 were obtained by a one-pot three-component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reaction in middle yields. In addition, a series of unexpected products 7 of Sonogashira reaction were also form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相似文献   
437.
该文用直接代数方法和假设方法的一种结合得到了对流流体中表面波的非线性发展方程 u  相似文献   
438.
采用熔体法生长Ⅱ-Ⅵ族碲化物体单晶时,不同的生长条件及热经历过程会导致生长态晶体材料中,占主导的点缺陷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影响了晶体的物理性能及器件的使用。低温光致发光(PL)谱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不同条件下生长的Ⅱ-Ⅵ族碲化物体单晶中的点缺陷和杂质的能级状态。对比富Te条件下生长的未掺杂ZnTe和CdTe晶体在8.6 K下的PL谱可以发现,电阻率较低的p型ZnTe晶体,其PL谱中,电子到中性受主复合发光峰(e, A0)强度高于施主-受主对复合发光峰(DAP),而高电阻率阻n型CdTe晶体则刚好相反,这可能是由于生长速率及降温过程的热经历不同导致占主导的本征点缺陷类型不同造成的。按化学计量比生长的未掺杂CdZnTe晶体,其PL谱中自由激子发光峰(D0, X)占主导,而(e, A0)峰强度高于DAP峰,变温PL谱测试表明当温度高于15 K时,(e, A0)峰与DAP峰逐渐叠加在一起。In掺杂导致在富Te条件下生长的CdZnTe晶体的PL谱中产生明显的A中心复合发光峰,与导带的能量差约为0.15 eV,主要与In补偿Cd空位形成的复合体[In+CdV2-Cd]-有关,且其强度与In掺杂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439.
应用傅里叶近红外技术建立快速定量分析烟草化学成分的数学模型 ,使用BrukerOptics公司的MPA型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 ,谱区扫描范围 12 0 0 0~ 4 0 0 0cm- 1 ,选择不同的谱区范围对烟碱、总糖和总氮三种组分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 ,结果显示不同谱区范围对同一组分数学模型影响有明显的差异 ,而且不同组分所选择的最佳建模谱区范围是不一样的 ,说明在模型优化过程中选择最佳谱区范围是非常关键的 ,烟碱、总糖和总氮三种组分模型的最佳谱区范围分别是 95 0 0~ 4 2 31 2cm- 1 ,75 0 2 1~ 4 2 4 6 7cm- 1 ,75 0 2 1~4 5 97 7cm- 1 ,三种组分最佳模型交叉检验的均方差 (RMSECV)分别为 0 0 815 ,0 80 8,0 0 5 6。  相似文献   
440.
The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HPHT) method is successfully used to synthesize jadeite 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000℃–1400℃ under a pressure of 3.5 GPa. The initial raw materials are Na_2SiO_3·9H_2O and Al_2(SiO_3)_3.Through the HPHT method, the amorphous glass material is entirely converted into crystalline jadeite. We can obtain the good-quality jadeite by optimizing the reaction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The measurements of 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FTIR) and Raman scattering indicate that the properties of synthesized jadeite at 1260℃ under 3.5 GPa are extremely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natural jadeite. What is more, the results will be valu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natural jadeite. This work also reveals the mechanism for metamorphism of magma in the ear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