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325篇
化学   672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80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180篇
物理学   5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粘弹性顶板岩层下煤柱岩爆的尖点突变与滞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粘弹性顶板下煤柱岩爆问题建立了一个简单力学模型;用尖点突变理论讨论了岩爆的非稳定机制,阐明比值k(tc)/λ1和外力功对系统岩爆的作用;说明了岩爆滞后是由于控制参量变化需要经过一段滞后时间才满足分叉集方程所致;并对影响岩爆滞后时间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2.
采用Lewis酸碱吸附改性方法制备了1-萘甲膦酸改性氧化锆色谱固定相,通过元素分析、漫反射红外光谱等对该固定相的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以中性含π电子化合物作探针,考察了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在13±3℃的柱温下固定相的色谱性能和分离机理;考察了该新型固定相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萘甲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呈现出明显的反相色谱特征,对苯同系物、稠环芳烃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分离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3.
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步分析水中17种有机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与气相色谱联用同步分析水中1,4-二氯苯、1,2-二氯苯、1,3,5-三氯苯、1,2,4-三氯苯、1,2,3-三氯苯、六氯苯、硝基苯、对硝基甲苯、α-666、β-666、γ-666、δ-666、七氯、ρ,ρ′-DDE、ρ,ρ′-DDD、o,ρ′-DDT、ρ,ρ′-DDT17种有机物。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0.044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4%~8.7%,加标回收率在81.3%~122.9%之间。  相似文献   
104.
王凡  和音 《物理学进展》2011,2(2):178-201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从夸克模型出发研究原子核的种种尝试,着重讨论了应用夸克型模解释核力的各种方案。  相似文献   
105.
106.
Nernst定理与Reissner-Nordstrom 黑洞Dirac场的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07.
108.
Ca4GdO(BO3)3:Eu3+,Sm3+的发光及离子间的能量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国华  陈卫 《应用化学》2000,17(2):183-185
  相似文献   
109.
110.
成功开发出一种直接合成N-苯基苯并咪唑的新方法.在不使用金属催化剂与强碱的条件下,通过苯并咪唑与二苯基碘三氟甲磺酸盐的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采用1H NMR与13C NMR技术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苯并咪唑与二苯基碘三氟甲磺酸盐的物质的量比为1∶1.2、溶剂乙醇/二甲苯的体积比为1∶4、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4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使目标化合物的产率达到了52.0%,并回收了等量的碘苯.此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跟踪监测,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