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化学   167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利用YAG激光器泵浦OPO激光简并受激超拉曼泵浦DBr分子至基电子态的高振动态v″=8、7,研究高振动态DBr分子与其他碰撞气体(Ar、D_2)的碰撞弛豫过程.对于DBr(v″=8)和Ar、D_2混合体系,由高分辨瞬时激光感应荧光光谱方法探测碰撞弛豫后DBr分子振动态v″=8的时间分辨布居数的演化过程.保持总压强不变,改变碰撞气体的摩尔配比,测量相应条件下的有效寿命,由混合气体系统中Stern-Volmer公式,得到DBr(v″=8)分子与Ar、D_2的碰撞弛豫速率系数分别为k_8(Ar)=(0.51±0.1)×10~(-12 ) cm~3molecule~(-1)s~(-1),k_8(D_2)=(3.50±0.8)×10~(-12) cm~(3 )molecule~(-1 )s~(-1);DBr(v″=8)分子的平均自弛豫速率系数为k_8(DBr)=(1.20±0.4)×10~(-12) cm~3molecule~(-1)s~(-1).对于摩尔配比为0.5的DBr和D_2混合体系,Ti宝石激光器分别双光子激发DBr v″≤8、7各振动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A~1Πv′态,测量各个振动态的荧光光强随时间演化,测量结果表明DBr (v″=8、7)与D_2的碰撞弛豫中均发生了二量子弛豫;对于摩尔配比为0.4的DBr(v″=8)和Ar混合体系,只有连续单量子碰撞弛豫过程.  相似文献   
302.
可编程序控制器在电炉温度控制系统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炉温度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系统的工艺过程,给出了硬件接线图.软件梯形图和部分控制程序,对系统的每个环节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为其他温度控制系统的PLC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3.
本文叙述了北大方正维吾尔文电子文本代码转换成U n icode维吾尔文文本方法,给出了两种代码的转换对应关系表和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304.
305.
306.
介绍了105/140 GHz双频兆瓦级回旋管的设计和最新实验进展。该回旋管的谐振腔、准光模式变换器、BN输出窗采用了双频共用的设计,电子枪采用了双频复用的双阳极磁控注入枪,收集极采用单级降压。在现有实验室电网功率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进行脉冲调试,得到的实验结果为:在重频1 Hz、ms连续短脉冲条件下,在105 GHz点和140 GHz点脉冲功率分别达到710 kW和1.057 MW,脉宽0.7 ms,对应总效率分别为34%和49%。在105 GHz点通过脉宽延展和老炼,进一步得到300 kW/2 s和400 kW/1 s的秒级脉宽实验结果,BN窗片的温度在两种状态下温度分别达到606℃和503℃,波束频率单一,没有杂模。实验基本上验证了该器件的物理设计。  相似文献   
307.
利用偶氮苯有序单分子膜探讨银岛膜表面增强光谱机制张锦a赵江于化忠何会新张浩力a朱涛力虎林a刘忠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智能材料研究中心(CIMR)北京100871)(a兰州大学化学系兰州730000)TowardstheMechanismof...  相似文献   
308.
309.
在核磁共振(NMR)实验中,样品旋转能够有效消除 XY 方向磁场的部分不均匀性,从而提高信号分辨率.在商用NMR谱仪中,一般采用PID算法进行待测样品的旋转控制.由于被控对象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存在着调节时间较长,稳定后存在误差等缺点.针对该现象,在Varian 500 MHz波谱仪气路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套新的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310.
研究了交联壳聚糖接枝精氨酸阴离子吸附树脂及交联壳聚糖微球吸附L-谷氨酸、β-内酰胺抗生素(青霉素G及氨苄青霉素)、尿素及Zn2+的动态吸附时间进程曲线及吸附容量。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接枝精氨酸阴离子吸附树脂对L-谷氨酸、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尿素及Zn2+的动态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120min、60min、75min、90min及50min,比交联壳聚糖微球分别缩短15min、15min、45min、45min、30min;对L-谷氨酸、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尿素及Zn2+的动态吸附容量分别是214.95mg/g干树脂、78.56mg/g干树脂、67.91mg/g干树脂、530mg/g干树脂及85.01mg/g干树脂,分别比交联壳聚糖微球提高了2.35倍、2.26倍、2.41倍、3.64倍和2.3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