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化学   99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合成了一个具有三维骨架结构的无机 -有机杂化微孔材料Zn3(bpdc)3(4,4′ bpy)·DMF·2H2 O,并通过ICP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晶胞参数a =1.45 3 2 (3)nm,b =2.5 0 3 7(5 )nm,c=1.8184(4)nm,V =6.616(2 )nm3,Z =8,Dc=1.2 96g/cm3,Mr=64 5.5 8,μ =1.145mm-1,F(0 0 0)=2 65 6.最后的一致性因子为R =0.0 70 5,Rw =0.2 0 5 6.  相似文献   
172.
具有金属有机框架的配位聚合物与以往的以硅酸盐、硅铝酸盐和磷铝酸盐作为骨架的沸石和分子筛微孔晶体材料不同,是利用具有多齿配位能力的有机多酸或多碱和金属离子作为结构单元构筑的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材料。这类新结构在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可逆性主客体分子(离子)交换、超高纯度分离、光电材料和磁性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中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3.
以往对金属离子跨红细胞膜转运多集中在体内的宏量金属离子, 如Na+, K+, Ca2+, Mg2+及某些必需的重金属元素Fe2+, Cu2+, Zn2+等[1~3], 对其它重金属离子的跨膜转运研究较少. 我们曾研究了具有不同电荷的Co(Ⅲ)配合物的红细胞摄入动力学及机理[4].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择离子电荷数相同, 但电子组态不同的两个金属离子Ni2+和Cd2+为研究对象. Ni2+为d8组态, 动力学上是惰性的, 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 而Cd2+为d10组态, 动力学上是活性的, 却为有毒重金属, 本研究比较了它们跨人红细胞膜传递的动力学以及其与人红细胞作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4.
利用脉冲大电流与其自身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磁压实现对样品平面等熵压缩,是国外新发展起来的动高压加载技术。CQ-4装置是在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资助下,建立的国内首套可实现110GPa等熵压缩,宏观金属飞片发射达15km/s的紧凑型脉冲功率装置。本文重点介绍该装置的主要性能和加载能力,以及基于其上开展的材料高压本构、相变、未反应炸药等力学行为等应用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75.
提出一种用于直接测量动载荷下材料强度的新方法,即磁驱动压剪联合加载实验技术。从理论和数值计算上分析了压/剪联合作用下材料的应力偏量与屈服强度关系,计算斜波加载下压/剪联合作用时应力偏量与屈服强度的时空演化特性,给出材料强度数值的计算方法。并基于自行研制的强脉冲电流装置和10 T准静态磁场发生器,利用多点双光源外差位移干涉仪(dual laser heterodyne velocimetry, DLHV),开展磁压剪实验对2种铝样品的动态强度进行测量,得到不同加载压力下铝样品的强度。结果表明:磁驱动压/剪联合加载技术为材料的高压强度直接测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是可靠的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176.
强光一号Z箍缩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强光一号装置驱动电流峰值1.4~2.1 MA、上升时间80~100 ns条件下,研究了喷Kr气、喷Ne气、W丝阵和Al丝阵负载Z箍缩等离子体的辐射特性和聚爆过程。实验研究中,用分压器和两个罗戈夫斯基线圈分别测量二极管的电压和流过负载的电流波形,用过滤型X射线二极管和100~1 400 eV平能谱响应闪烁探测器测量X射线时间谱,用镍薄膜量热计测量X射线总能量,用纳秒时间分辨软X射线图像诊断系统记录了Z箍缩的聚爆过程,用时空分辨的椭圆弯晶谱仪诊断了Z箍缩等离子体产生的keV级特征X射线的能谱分布。其中,喷Kr气负载的X射线辐射总能量大于60 kJ,峰值功率约1.7 TW,总能量转换效率可达23%;W丝阵负载的辐射总能量大于30 kJ,峰值功率约1.30 TW,总能量转换效率约为12.5%;喷Ne气负载的keV级辐射总能量5.6 kJ,峰值功率约256 GW,能量转换效率可达2%; Al丝阵负载的keV级辐射总能量2.3 kJ,峰值功率约94 GW,能量转换效率可达0.8%。喷气负载在Z箍缩聚爆过程中存在“拉链”现象,丝阵负载在Z箍缩聚爆过程中存在先驱现象。  相似文献   
177.
基于单电子晶体管的I-V特性,在构建反相器的基础上,推出了或非门及与或非逻辑门,并最终实现了一种新型的2位单电子数值比较器,利用SPICE模拟器验证了电路设计的正确性.该比较器结合了单电子晶体管与MOS管的优点.分析结果表明:与仅由单电子晶体管实现的比较器相比,电路的驱动能力提高的同时减少至少12个晶体管;与具有相同逻辑结构的CMOS实现的电路相比,该新型比较器使用了简单的单电子器件,使得电路的结构尺寸得到了极大的缩小,电路的功耗仅在10-10W数量级上,为将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进一步微型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8.
利用金属箔电爆炸驱动聚酯薄膜飞片产生短脉冲冲击波的加载技术(电炮),依据DRM(Delayed Robbins-Monro)实验程序,研究了炸药TATB/粘结剂在各种激励条件下的短脉冲冲击起爆特性,获得了其50%起爆概率条件下的短脉冲冲击起爆阈值,及实验条件下其短脉冲冲击起爆判据为:lnp=0.205-0.87lnτ。并与相同条件下TATB/HMX为基的高聚物粘结炸药的短脉冲冲击起爆阈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飞片面积和压力脉宽均对炸药的短脉冲冲击起爆阈值有重要影响,与TATB/HMX为基的高聚物粘结炸药相比,TATB/粘结剂更钝感。  相似文献   
179.
王森  蔡理  康强  吴刚  李芹 《中国物理 B》2008,17(8):2837-2843
With the polarization of quantum-dot cell and quantum phase serving as state variables, this paper does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for the complex nonlinear dynamical behaviour of a three-cell-coupled Quantum Cellular Neural Network (QCNN), including equilibrium points, bifurcation and chaotic behaviour. Different phenomena, such as quasi-periodic, chaotic and hyper-chaotic states as well as bifurcations are revealed. The system's bifurcation and chaotic behaviou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coupling parameters are analysed. And it finds that the unbalanced cells coupled QCNN is easy to cause chaotic oscillation and the system response enters into chaotic state from quasi-periodic state by quasi-period bifurcation; however, the balanced cells coupled QCNN also can be chaotic when coupling parameters is in some region. Additionally, both the unbalanced and balanced cells coupled QCNNs can possess hyper-chaotic behaviour. It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QCNNs for future application in high-parallel signal processing and novel ultra-small chaotic generators.  相似文献   
180.
吴刚  李春来  朱磊  刘银年 《应用光学》2007,28(3):350-353
为了实现实验室环境下测定光速,采用已知长度及折射率的单模零色散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利用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测量了光在该光纤中的传输延时。经过理论推导,求出光速c与作为传输介质的光纤长度L、折射率n及光纤延时τ之间的关系式,从而通过测量得到L,n及τ的值即可计算得到真空中的光速值。与传统的利用天文法及精密仪器测量光速的方法相比,采用比较先进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可使时间分辨率达到125ps,从而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简单仪器得到了高精度的测量结果。最终测量所得光速为299928077m/s,误差为30860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