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台安  萨本豪 《中国物理 C》1998,22(4):346-350
用一种参数化的形式研究了弦上具有硬胶子纽结所导致的有效弦张量的增长.在此种形式下强子一强子碰撞中有效弦张量随碰撞能量的增加而增加是来自碰撞中微喷注的产生.这种机制既能解释强子一强子碰撞奇异夸克压低因子随碰撞能量之增而增的行为,又能解释e+e湮没中该因子与能量近似无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用事件产生器LUCIAE分析了200AGeV硫打原子核反应中p和Λ产额、横动量分布以及Λ/p比值的NA35数据,结果表明:NA35数据反映了极端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中青异压低与同能量的核子-核子碰撞相比有约化的现象;但是核-核碰撞中Λ/p比值趋向1,并不必然意味着夸克的味对称性.  相似文献   
13.
用描写相对论性核 核碰撞的LUCIAE模型和相应的事件产生器系统地研究了 1 4.6 ,6 0和 2 0 0AGeV的O核、2 0 0AGeV的Si和S核以及 1 1 .6AGeV的Au核与乳胶 (Ag)碰撞中灰粒子产生的平均多重数、多重数分布以及角分布 3个物理量同入射能量、射弹质量及碰撞中心度间的关系 ,还研究了再散射在灰粒子产生机制中的作用 .LUCIAE的这些研究结果与相应的EMU0 1乳胶实验结果都相一致 .  相似文献   
14.
用建立在LUND模型特别是PYTHIA事件产生器基础上的描写极端相对论性核–核碰撞的强子和弦级联模型鳃─—JPCIAE研究了入射能量为200AGeV的pA和BA碰撞的最小偏畸事件中J/ψ的核压低.用两组J/ψ和强子形成时间合理的数值分别由正常模拟和类Glauber式模拟得到的J/ψ核压低因子可与NA38的相应pA和BA碰撞的数据相比较,但NA50Pb+Ph碰撞的数则解释不了.另外,正常模拟和类Glauber式模拟间的差别,进而动力学模拟和Glauber理论间的差别不容忽略.仔细研究了强子形成时间对J/ψ核压低的敏感效应.结果还表明:对于J/ψ核压低来说,介子吸收在pA碰撞中也起作用犹如在BA碰撞中一样.  相似文献   
15.
用一种参数化的形式研究了弦上具有硬胶子纽结所导致的有效弦张量的增长,在此种形式下强子一强子碰撞中有效弦张量随碰撞能量的增加而增加是来自碰撞中微喷注的产生,这种机制既能解释强子一强子碰撞奇异夸克压低因嵶铀媾鲎材芰恐龆龅男形帜芙馐停澹澹蚊恢懈靡蜃佑肽芰拷莆薰氐南窒蟆  相似文献   
16.
台安  萨本豪 《中国物理 C》1998,22(5):434-439
用含S夸克压低约化机制的事件产生器LUCIAE研究了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中青异增强现象,LUCIAE结果和相应的NA35实验数据符合得较好.结果还表明:s夸克压低约化在奇异产生物理中的作用要大于再散射.  相似文献   
17.
对每核子200GeV的S+Pb中心碰撞中产生的Λ粒子的横向极化度消失的现象作了细致研究.用相对论核–核碰撞的Monte-Carlo事例产生器——LUCIAE产生了相应能量下的S+Pb中心碰撞事例,定量地分析了消除Λ粒子横向极化度的各种因素,研究了反应中的二次散射、二次产生以及Σ,Ξ等超子衰变产生的Λ粒子在总的实验测量到的Λ总数中的比例,确定了由这些Λ粒子造成的退极化度对总的Λ极化度的影响.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以上3个效应强烈地影响了Λ的横向极化度,但不可能使终态假定为强子气时Λ粒子的横向极化度完全消失.为了解释Λ极化度近于零的实验结果,可能需要在相对论重核碰撞中引进Λ粒子产生的新的机制,包括存在形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弱效应.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强子和串级联模型LUCIAE研究了PHOBOS的极限碎裂等以及在PHIC进行的Au+Au碰撞中带电粒子多重性的经验标度规律. 对Φ介子的产生机制也通过与带电粒子多重性的比较进行类似的研究. 结果似乎表明在串级碎裂模型中带电粒子和Φ介子有共同的产生机制. 还讨论了PHOBOS经验标度规律的模型依赖性.The PHOBOS’s limiting fragmentation etc. three empirical scaling rules for charged multiplicity in Au+Au collisions at RHIC are investigated by ahadron and string cascade model LUCIAE. Similar studies are performed for the meson exploring its production mechanism via comparing with the charged multiplicity. The LUCIAE results for charged multiplicity are compatible with PHOBOS observations. However, for the  meson the three empirical scaling rules are either kept only or kept better in the LUCIAE calculations without reduction mechanism of the s quark suppression extra introduced for the strangeness in LUCIAE model. These results seem indicating a universal production mechanism for charged particle and  meson in string fragmentation regime. It is discussed that the PHOBOS’s empirical scaling rules are model dependent indeed.  相似文献   
19.
王辉  萨本豪  台安 《中国物理 C》2000,24(3):220-224
用建立在LUND弦模型特别是PYTHIA事件产生器基础上的描写极端相对论性核一核碰撞的强子和弦级联模型—JPCIAE研究了入射能量为200A GeV的S+ Au中心碰撞中光子产生.模型同时考虑了部分子QCD散射过程、强子末态相互作用以及强子衰变等光子产生反应道并作了协调处理.JPCIAE模型计算结果很好再现了WA93实验数据所呈现的低横动量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