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585篇
化学   1044篇
晶体学   55篇
力学   46篇
综合类   41篇
数学   205篇
物理学   72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Zhengran Wang 《中国物理 B》2022,31(4):48202-048202
Excited-state double proton transfer (ESDPT) in the 1-[(2-hydroxy-3-methoxy-benzylidene)-hydrazonomethyl]-naphthalen-2-ol (HYDRAVH2) ligand was studied by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 The analysis of frontier molecular orbitals, infrared spectra, and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have cross-validated that the asymmetric structure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proton transfer, which makes the proton transfer ability of the two hydrogen protons different.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s in both S0 and S1 states were scanned with varying O-H bond lengths. The results of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analysis adequately proved that the HYDRAVH2 can undergo the ESDPT process in the S1 state and the double proton transfer process is a stepwise proton transfer mechanism. Our work can pave the way towards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ew molecules.  相似文献   
2.
Ag+掺杂的立方相Y2O3:Eu纳米晶体粉末发光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自燃烧法制备了不同Ag+掺杂浓度的Y2O3:Eu纳米晶体粉末样品([Y3+]∶[Eu3+]∶[Ag+]=99∶1∶X,X=0—3.5×10-2),以及通过退火处理得到了相应的体材料.根据X射线衍射谱确定所得纳米和体材料样品均为纯立方相.实验表明在纳米尺寸样品中随着Ag离子浓度的增加,荧光发射强度随之增加,当X=2×10-2时达到最大值,其发光强度比X=0时提高了近50%.当Ag离子浓度继续增加,样品发光强度保持不变.在相应的体材料样品中则没有观察到此现象.通过对各样品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透射电镜(TEM)照片和荧光衰减曲线的研究,分析了引起纳米样品荧光强度变化的原因是由于Ag离子与表面悬键氧结合,从而使这一无辐射通道阻断,使发光中心Eu3+的量子效率提高;Ag+的引入所带来的另一个效应是使激发更为有效.这两方面原因使发光效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陈玉青  孙霞 《物理实验》2004,24(12):23-23
物体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位置,各个物理量的大小相等.图1所示,弹簧振子在A,B点时的加速度等大反向,任意一对对称点都符合此规律。  相似文献   
4.
双氯芬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双氯芬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实验结果显示,双氯芬酸钠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该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荧光猝灭过程;二者结合常数KLB=2.167×105mol·L-1;二者的结合位置距212位色氨酸2.13nm;同时,由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得出二者作用力主要是氢键或VanderWall's力.  相似文献   
5.
静电加速管中强流空间电荷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种工业用大功率电子加速器(450kW)的加速管中的空间电荷效应作了5点假设,建立了物理模型。对模型的束内外径向电位分布、空间电荷对轴上电位的影响,以及空间电荷力对束流传输的影响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束内径向电位分布。结果表明:束流内部径向电位沿径向均呈抛物线变化,并在轴上达到最小值;而空间电荷产生的束内电场与半径呈线性变化;空间电荷不仅会引起轴上电位的跌落,而且对束流有发散作用,特别是在电子速度较低时更为明显。在考虑了空间电荷效应后,强流静电加速管的电场设计关键在加速管的前端,与弱流加速管相比,强流加速管的电场变化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6.
二次谐波系统在浑沌态下的光子统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纪岳  高卫 《光子学报》1997,26(5):385-389
数值分析了调制泵浦作用下的二次谐波产生系统的浑沌动力学行为.考虑到混沌运动的遍历性,提出一种研究浑沌态光场光子统计的数值方法,即通过数值积分求解系统动力学方程估计光子数的系统平均.运用这一方法于二次谐波系统,计算了其在浑沌态下的光子统计分布,结果表明是一种超Poisson分布.  相似文献   
7.
优化设计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张亚妮  王较过 《物理实验》2002,22(10):22-25
通过论证设计性实验与科学素质之间的关系,提出体现培养科学素质的问题式学习模式,并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8.
9.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AXS)方法研究了不同聚合条件下苯乙烯对乙烯基苯甲酸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聚集行为,结果发现该聚合物在选择性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胶束.胶束的形态和结构取决于嵌段聚合物的组成、浓度以及溶剂的性质等因素 关键词: 小角x射线散射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 分形维数 粒径  相似文献   
10.
 约翰·开普勒(JohannesKepler,1571-1630)是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一生在多方面对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在天文学领域,他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建立了开普勒三定律,从而使人们对行星的运动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认识,也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这一卓越的科学成就,开普勒被后人称为“天空的立法者”。本文就他建立开普勒第二定律的过程做一探讨。1.第谷与开普勒的合作科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理论,而且不能离开观察实验。在科学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有时理论这只脚向前先迈一步,有时观察实验这只脚向前先迈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