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57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1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高原和寒冷地区风能资源十分丰富,风机在此地区运行时叶片表面极易出现覆冰现象.针对寒区风机叶 片覆冰问题,本文首先明确覆冰机理以及主要的影响参数;基于数值模拟分析在冻雨条件下,环境因素和叶片几何参数对叶片覆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不变,风速从2 m/s增加到4 m/s时,叶片表面的最大覆冰厚度增幅高达117%;当风速从...  相似文献   
92.
谷氨酰胺结合蛋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建平  孙庭广  陈慰祖  王存新 《化学学报》2006,64(20):2079-2085
谷氨酰胺结合蛋白(Glutamine-binding protein, GlnBp)是大肠杆菌透性酶系统中一个细胞外液底物专一性结合蛋白, 对于细胞外液中谷氨酰胺(Gln)的运输和传递至关重要. 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模拟采样, 考察了GlnBp关键残基与底物Gln之间的相互作用和GlnBp两条铰链的功能差别; 并采用MM-PBSA方法计算了GlnBp与底物Gln的结合自由能. 结果表明: Ph13, Phe50, Thr118和Ile69与底物Gln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和Arg75, Thr70, Asp157, Gly68, Lys115, Ala67, His156与底物Gln的静电相互作用是结合Gln的主要推动力; 复合物的铰链区85~89柔性大, 对构象开合提供了结构基础; 而铰链区181~185柔性小, 其作用更多是在功能上把底物Gln限制在口袋中; 自由能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 本研究很好地解释了GlnBp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为进一步了解GlnBp的开合及转运Gln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93.
激光诱导荧光法研究氩的未定性谱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4.
用压淬的方法,在6GPa静高压下,以200K/s的冷却速率冷却熔融状态的Cu_(70)Si_(30)合金,制备出块状Cu-Si纳米合金.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该纳米合金由γ-Cu_5Si和一未知相组成,未知相为简单立方晶体,晶格常数α=0.8535nm,其热力学状态为亚稳态。并对静高压下块状纳米合金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5.
有关光栅双单色仪的光谱响应校正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6.
The polybutylaldehyde obtained by plasma polymer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IR, X-ray diffraction, GC-MS, elementary analysis, TEM, electron diffraction and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et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ymer formed in plasma is amorphous crosslinked polymer, and its backbone is made of carbon atoms. The surface energy of the polymer film is independent of the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No addition reaction has taken place in the carbonyl group of butylaldehyde in the plasma condition. The result of the wettability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polymer film is generally hydrophobic and the surface energy of the film is about 41 dyn/cm, in which the dispersion force contribution is the majority. The electron diffraction proved that some crystal substance, even the single crystals were present in the polymer. X-ray diffraction also proved the presence of crystal and showed about 15% crystaUinity fraction.  相似文献   
97.
Ce^3+—Gd^3+在某些稀土硼酸盐体系中的能量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3 )离子有一个宽而强的4f-5d吸收带,它能有效地吸收能量。Ce~(3 )离子的荧光寿命非常短,能将能量有效地传递给其它离子起敏化作用。对于Ce~(3 )→Tb~3 ),Ce~(3 )→EU~(3 )和Ce~(2 )→Mn~(3 )的敏化作用已有许多报导,并在灯用发光材料上获得应用。Blasse等提出在Ce~(3 )敏化Tb~(3 )时。用Gd~(3 )作中间体能获得高效发光材料。由于Ce~(3 )的5d能级强烈地依赖于基质,其发射波长可以从紫外到红区,而Gd~(3 )的4f-4f跃迁的激发和发射峰值随基质的变化改变不大,因此将有可能呈现不同的Ce~(3 )-Gd~(3 )的能量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98.
Rapid parallel liquid-phase synthesis of pyrazoles has first been developed. The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between nitrilimines generated in situ and soluble polymer-supported alkynyl or alkenyl dipolarophiles in parallel one-pot fashion gave the corresponding PEG-supported regioisomeric pyrazoles or regiospecific pyrazolines. The latter was assuredly oxidated by DDQ to PEG-supported regiospecific pyrazoles. Cleavage from the support under mild conditions afforded pyrazoles in good yields and high ouritv.  相似文献   
99.
秦宗益  金巨广 《分析化学》1994,22(2):197-199
本工作采用毛细园柱管为样品池,证实在激光束通过毛细管不发生衍射的情况下,可采用激光光热折射光谱进行“在线”检测。我们还提出了一种通过监测第二针孔光栏产生的菲涅尔衍射条纹,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新方法。检测了内径为300μm毛细管内1.8×10^-^1^6mol的结晶紫,相应的最小吸光度为3×10^-^7。  相似文献   
100.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HRMS)技术,建立了白茶和普洱生茶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白茶和普洱生茶提取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50 mm × 2.1 mm,1.7 μm)分离,进入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在电喷雾正、负电离模式下同时进行全扫描以及数据依赖型二级质谱扫描并采集数据信息。通过一级质谱分析和二级碎片的精确质量数信息及在线数据库匹配,在白茶和普洱生茶样本中共鉴定出64种活性成分、32种共有活性成分。在白茶和普洱生茶样本中各单独鉴定出16种活性成分,主要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以及核苷类等六大类别化合物。采用归一化法确定已检出的64种活性成分的相对含量。该方法可系统分析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研究白茶和普洱生茶的保健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