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化学   539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8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BINARY NONLINEARIZATION FOR THE DIRAC 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NARYNONLINEARIZATIONFORTHEDIRACSYSTEMSMAWENXIUAbstractABargmannsymmetryconstraintisproposedfortheLaxpairsandtheadjointLa...  相似文献   
212.
Nitrobenzen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emical intermediates, for preparing drugs, pesticides and explosive etc.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it has been commercially manufactured by reacting benzene with mixed acid in liquid phase under vigorous agitation. Despite the high efficiency, the mixed-acid process has some drawbacks, among which the huge amount of spent acid and wastewater are by far the most crucial, and this makes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desirable. Nitration of benzene over sol…  相似文献   
213.
Huperzine W,a Novel 14 Carbons Lycopodium Alkaloid from Huperzia serr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ycopodium plants have long been studied and many alkaloids have been reported thus far. Most of the compounds reported have a common formula of C16N1. During the course of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Huperzia serrata, we gained huperzine W (1, 25 mg from 10 kg dry whole plant), a novel compound which possessed a unique structure among Lycopodium alkaloids, along with a known compound, alopecuridine (2)2. In present paper, we report on the isolation and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1. 1 2 H…  相似文献   
214.
利用超声分子束技术、同步辐射和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得到了Kr和Kr2的光电离质谱和光电离效率谱, 确定了Kr和Kr2的电离能. 利用Gaussian-03程序中的MP2(Full)/6-31G*, QCISD/cc-pVTZ以及B3LYP/6-31G方法优化了Kr2的结构, 计算了它们的振动频率和电离能, 计算结果显示: 当采用相同的理论水平和基组时, 随着Kr同位素质荷比(m/z)的增大, 它们结构和电离能保持不变, 而振动频率逐渐变小. 与此同时, 用G2方法计算了Kr (84)和Kr2 (168)的电离能, 它们的电离能的理论值与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215.
Six 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al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by ^1H NMR,^13C NMR and ^1H-^13C COSY in this paper.With the aid of the ^1H-^13C COSY spectra of 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the chemical inequivalence behavior of the protons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in the 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 could be observed. Four basic types of chemical bonds were divided,and two kinds of main conformations were proposed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conformation distribution,it can be proved that the explan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was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216.
报导了一种由酞菁氧钛、铂金属纳米簇和氮杂化碳纳米角结构基元组装而成的新型纳米复合电化学催化剂(TiOPc-Pt/NSWCNH)的制备、表征及电催化性能. 在TiOPc-Pt/NSWCNH催化剂中, 氮杂化碳纳米角堆积形成多孔导电网络, 铂纳粒子均匀地分散于上述多孔导电网络中, 部分铂纳粒子与TiOPc微晶直接接触. 在甲醇存在的条件下, TiOPc-Pt/NSWCNH对氧还原反应表现出高催化活性和优良的选择性与稳定性. 在甲醇浓度为0.5 mol·L-1的高氯酸水溶液中, TiOPc-Pt/NSWCNH催化氧还原反应的起始电位比商购Pt/C-JM催化剂提高了260 mV, 其质量活性和比活性(0.85 V (参比电极为可逆氢电极(RHE)))分别为83.5 A·g-1和0.294 mA·cm-2, 远高于Pt/C-JM催化剂. 在含氧气氛下, 于甲醇高氯酸水溶液中, 对TiOPc-Pt/NSWCNH和TiOPc-Pt/C催化剂进行了循环伏安法加速老化实验研究(0.6-1.0 V, 15000个循环), 结果表明TiOPc-Pt/NSWCNH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TiOPc-Pt/NCNH催化剂的高耐醇性可能得益于由TiOPc微晶向Pt纳米粒子的电子转移, 其高稳定性主要得益于氮杂化碳纳米角的高石墨化程度及纳米角堆积而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17.
蛋白质-RNA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蛋白质在细胞里面行使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 结构生物学家利用实验手段可以得到蛋白质-RNA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通过原子水平的晶体结构来解释蛋白质与RNA的识别过程. 但实验取得蛋白质-RNA的复合物结构非常困难, 耗钱、耗时, 同时受限于其相互作用强度. 因而利用理论的方法对蛋白质-RNA相互作用界面进行预测与设计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期蛋白质-RNA相互作用界面预测与设计方面的进展,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蛋白质-RNA分子对接算法以及对接前后存在的构象变化的处理; (2) 蛋白质-RNA 识别机制的研究; (3) 基于蛋白质-RNA 相互作用界面的分子设计. 蛋白质-RNA分子对接算法逐步完善将有助于我们对大量未知功能的蛋白质与RNA进行功能注释, 而基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界面的分子设计将在药物设计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18.
通过环氧丙烷预反应法, 以乙腈为溶剂快速制备了高掺杂的氧化铜/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 在典型的合成过程中, 将正硅酸甲酯(TMOS)、乙腈、去离子水和环氧丙烷混合进行预反应, 然后将该溶液与氯化铜的乙腈-水溶液混合并添加环氧丙烷, 在35℃烘箱中静置0.5 h 后转化为湿凝胶, 再经过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和热处理即可获得黑色块状CuO/SiO2复合气凝胶. 最终气凝胶样品密度约为180 mg·cm-3, 比表面积高达625 m2·g-1, 平均掺杂比为19.91%±2.42% (Cu:Si 摩尔比), 压缩模量为1.639 MPa, 具有成型性好、分散均匀等优点,是良好的背光源靶材料. 本论文还通过对比实验对凝胶化过程的机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通过改变溶剂和采用环氧丙烷预催化均衡了两种不同前驱体的反应速率, 实现了共凝胶的目的. 此外, 该方法还有望为其它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19.
凌星  丁传凡* 《物理化学学报》2012,28(11):2616-2624
提出一种同轴式电化学电喷雾质谱离子源, 用于电化学与质谱分析在线联用. 离子源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 容易制作. 离子源内的电化学反应器工作在两电极模式, 利用自制的悬浮在电喷雾高压上的无线电化学工作站控制. 使用二苯基蒽或三乙胺的乙腈溶液作为分析物, 全面测试了离子源的性能, 包括电势控制精度、电化学转化率、响应时间和抗污能力等. 测试溶液添加浓度约10 mmol·L-1的银盐作为电解质和去极剂, 将溶液电阻降至250 Ω, 提高了在线联用的电势控制精度. 所测二苯基蒽溶液流动时的伏安曲线与常规三电极体系的循环伏安曲线基本一致. 在3.6 μL·min-1的流速下, 离子源的响应时间不超过5 s, 三乙胺的电化学转化率高达77%. 利用此离子源, 研究了蒽的电化学衍生反应, 衍生试剂为十二胺. 蒽作为一种非极性物质, 不能为常规电喷雾质谱检测. 而利用电化学电喷雾质谱离子源, 蒽首先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 进而与衍生试剂作用生成各种极性物质, 被电喷雾质谱检测. 依据质谱检测到的主要反应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提出了衍生反应的机理, 有助于理解蒽的复杂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220.
随着高 Ga 组分Ⅲ族氮化物相关研究的日趋深入和生长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逐渐将研究重心转向具有更宽带隙的高 Al 组分Ⅲ族氮化物.该材料常温下带隙宽至6.2 eV,可覆盖短至210 nm 的深紫外波长范围,具有耐高温、抗辐射、波长易调控等独特优点,因而是制备紫外发光器件的理想材料.目前,高 Al 组分Ⅲ族氮化物材料质量不高,所制备的深紫外 LED 发光器件仍存在内量子效率、载流子注入效率和沿 c 轴方向正面出光效率较低的难题,因而制约了高效紫外发光器件的制备.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在高 Al 组分Ⅲ族氮化物生长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和梳理了量子结构设计、内电场调控以及晶体场调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期实现高质量深紫外 LED 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