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283篇
化学   525篇
晶体学   36篇
力学   108篇
综合类   73篇
数学   308篇
物理学   5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31.
采用合成的聚乙二醇-超支化聚酯(PEG-hb-DMPA)的线性-超支化杂化二嵌段共聚物, 探讨了羧端基树状功能化的杂化嵌段共聚物对CaCO3结晶的影响,并用FTIR、XRD、SEM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羧端基的双亲水性嵌段共聚物对CaCO3结晶形貌乃至晶型均具有显著调控作用,比较高的浓度(1.67 g·L-1, >10 min)或较低浓度作用较长时间(0.33 g·L-1, 24 h)均得到了呈较均匀球粒形态的球霰石CaCO3结晶。  相似文献   
32.
环戊二烯基希土氯化物是一类合成希土有机配合物的重要前身。尽管在1980年前没能成功地合成含轻希土元素的这类配合物,但目前已发现,采用具有较大体积的取代环戊二烯做配体,如C_5Me_5H,C_5H_3〔Si(CH_3)_3〕_2H,C_5Me_4C_3H_7H和桥联的配体(C_5H_4)_2(CH_2)_3H_2都可得到相应的取代环戊二烯基轻希土氯化物。控制LnCl_3和CpNa的反应摩尔比也可以成功地得到这类轻希土的环戊二烯基氯化物。  相似文献   
33.
二氯卡宾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活性中间体,早期制备二氯卡宾的方法为氯仿与叔丁醇钾等强碱作用,条件苛刻。一直到1969年Makosza和Wawrzyniewicz的著名论文发表后,用强碱水溶液和相转移催化剂制取二氯卡宾被认为是最简捷的方法。另据文献报道,以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作催化剂进行固-液相反应制备二氯卡宾也可获得较理想的结果。但广泛的实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Fe(acac)3-Al(i-Bu)3-α,α'-联吡啶(acac=乙酰丙酮)催化体系催化丙烯腈(AN)与苯乙烯共聚合,用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在单体比为1:1时共聚物中丙烯腈/苯乙烯含量分别为49.3%和50.7%.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动力学研究表明共聚合反应对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表观活化能为57.8kJ/mol.  相似文献   
35.
本文研究了数值求解非自治随机微分方程的正则Euler-Maruyama分裂(CEMS)方法,该方程的漂移项系数带有刚性且允许超线性增长,扩散项系数满足全局Lipschitz条件.首先,证明了CEMS方法的强收敛性及收敛速度.其次,证明了在适当条件下CEMS方法是均方稳定的.进一步,利用离散半鞅收敛定理,研究了CEMS方法的几乎必然指数稳定性.结果表明,CEMS方法在漂移系数的刚性部分满足单边Lipschitz条件下可保持几乎必然指数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实验,检验了CEMS方法的有效性并证实了我们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36.
$ G $是一个$ n $$ k $圈图, $ k $圈图为边数等于顶点数加$ k-1 $的简单连通图。$ \mu_{1}(G) $$ \mu_{2}(G) $分别记为图$ G $的Laplace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次大特征值, 图$ G $的Laplace分离度定义为$ S_{L}(G)=\mu_{1}(G)-\mu_{2}(G) $。本文研究了给定阶数的$ k $圈图的最大Laplace分离度, 并刻画了相应的极图, 其结果推广了已有当$ k=1, 2, 3 $时的结论。  相似文献   
37.
札赉诺尔褐煤易被稀硝酸或热空气氧化,并能得到高收率的再生腐殖酸.用硝酸氧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反应时间1小时,硝酸浓度10%,硝酸添加量:煤=0.5:1;用热空气在沸腾层内氧化24小时,温度为220℃,可得到75%收率的氧化煤,含腐殖酸90%(无水无灰基).对氧化煤的若干性质作了分析.氧化煤可用稀氨水或氨-空气混合物氨化.其氨化产物为多效的水溶性有机化学肥料,亦为一有效的陶瓷泥浆处理剂.  相似文献   
38.
端羟基芳香酯二醇扩链的聚氨酯-酯的DSC研究陈静,余学海,杨昌正(南京化工学院应化系南京210009)(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嵌段聚醚聚氨酯-酯,结晶性,微观相结构,差示扫描量热法,形态结构众所周知,聚氨酯嵌段共聚物是一类结构特殊、用...  相似文献   
39.
Sb2O3对HZSM-5型沸石表面性质影响的ESCA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借助ESCA技术,研究了Sb_2O_3对HZSM-5型沸石表面性质的影响。发现在焙烧过程中,在表面区间有一部分Al_2O_3形成了离析相。Si元素也呈现多种状态,Si峰的最大分裂达到4eV,接近于元素Si与SiO_2之间所曾见的分裂,与沸石吸附了强还原性气体吡啶(在150℃)的结果也相仿。鉴于主体检测技术(如X射线衍射方法等)从未观察到SiO_2还原为Si°,显然这种情况只可能发生于沸石表面层。很可能在焙烧过程中,Sb_2O_3作用于HZSM-5沸石,并改变了沸石的表面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例如,表面酸性),从而强烈地变更了某种工作条件下焙烧产物(即样品)的催化性质,并使得在该催化剂上烃类能够高选择性地转变为对二甲苯。我们认为在HZSM-5型沸石微晶表面进行的烃类转化过程,其选择性主要由整个反应体系(即反应物、产物与催化剂)界面的化学特性所决定,而不只是由“分子筛效应”的几何因素所决定。我们可能通过某些改性剂适当地变更沸石的表面化学性质,以获得较为优异的选择性能。  相似文献   
40.
在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我校化学教研组研究确定了本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围与要求,因而近年来该科教师此较切实地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兹介绍出来供大家研究参考。(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围十二年制现行初、高中化学教材,可归纳内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一些典型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以及化学反应与化学基本理论等方面的概念。(1)化学元素概念:①初中主要是氧、氢、碳、铁、铜和铝。②高中主要包括氟、氯、溴、碘,氧、硫、氮、磷,碳、硅,钠、钾、钙、铝和铁。(2)化合物概念:①初中包括水和一些重要的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