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化学   539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50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83篇
物理学   15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采用ICP-AES法对生长在同一区域内的白刺与枸杞根茎中的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根茎中8种元素含量丰富,并且差异明显,为以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晶体场理论,推导出Yb3+离子基态(2F7/2)与Nd3+离子基态(4I9/2)最大分裂能之间的关系式为△E(2F7/2)=1.4667△E(4I9/2),从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的关系式为△E(2F7/2)=1.0987△E(4I9/2).理论计算与实验拟合存在差异,分析了出现差异的原因,认为差异主要是由相同晶体场对于不同掺杂离子的影响即晶体场参数Nv值不完全相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吴毓林 《有机化学》1984,4(6):409-412
有机化学,特别是天然有机化学,是和医学科学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学的成就在许多方面促进了医学科学的进步,反过来医学科学中提出的课题也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发展。本文以抗疟药等天然药物和廿碳酸类等生理活性物质为例讨论了这两门学科间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压力流驱动电色谱分析方法及其若干色谱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玉林  张建华 《分析化学》1998,26(12):1413-1418
压力流驱动电色谱分析方法是一种新型色谱技术。它组合了HPLC和电泳两种技术,为分离提供了更多可控制的因素。介绍了压力流驱动电色谱的装置和毛细管电色谱柱的装置方法,从理论上讨论了影响电色谱分离的因素并用实验数据加以证明。最后尝试性地将电色谱法用于测定香蕉样品中萨索啉(Salsolinol)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四(2,4—二叔戊基苯氧基)酞菁铜(Ⅱ)的合成及其LB膜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合成了标题酞菁铜衍生物,并通过元素分析,高压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电镜,顺磁共振谱及质谱加以确认。该化合物在稀氯仿溶液和LB膜中各以单,双分子缔合的形式存在。Z型沉积形成的单层LB膜对氨气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郜军  冯秀岚 《发光学报》1994,15(2):136-140
在具有电致发光(EL)的有机整合染料8-羟基喹啉铝(Alq3)中接以染料罗丹明6G(R6G),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备器件,获得了峰值波长575nm的黄色直流薄膜电致发光,从而通过掺杂改变了发光颜色.并在Alq3发光层不同区域插入一掺杂薄层(Alq3:R6G),利用其发光波长与未掺杂部分(Alq3)的不同,以此作为“探测层”,通过对器件光谱及电学特性的测量与分析,探讨了有关发光区域,发光机理,界面对发光影响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LB膜研究的进展,成膜材料的种类逐渐增多、其中有关酞菁衍生物LB膜材料的报道较多。本文合成了下述新型结构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Colloid titration and streaming current detector are two popular technique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arge density of dissolved and colloidally dispersed polyelectrolytes. However, both techniques are based on some assumptions that may not be valid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In this paper, a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ique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charge density and characterize a charge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is described. The technique characterizes the reaction between cationic and anionic charge carriers by measuring the counterions released during reaction or the unreacted small molecule charge carriers. Membranes with selected cutoff pore size were used to separate the species of interest from the bulk of the reaction mixture. Three different charge determination techniques were also compared.  相似文献   
19.
Chen Y  Lam Y  Lai YH 《Organic letters》2003,5(7):1067-1069
[reaction: see text] The preparation of pyrazoline and isoxazoline derivatives with traceless solid-phase sulfone linker strategy is described. Key steps involved in the solid-phase synthetic procedure include (i) sulfinate S-alkylation, (ii) sulfone anion alkylation, (iii) gamma-hydroxy sulfone --> gamma-ketosulfone oxidation, and (iv) traceless product release via elimination-cyclization. A library of 12 pyrazolines and isoxazolines was synthesized.  相似文献   
20.
人尿中氟含量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子法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8名≥19岁的成年健康学生(其中男生18名,女生10名)早上和晚上尿样分别进行了氟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早上和晚上尿样尿氟含量有一定差异,而早上尿样中的氟含量小于晚上尿样。可认为从早到晚的时段内,人体从食物、水源或其它途径摄入了氟,从而出现了差异;样品氟含量的最大值0.959 mg/L在百色地区正常人尿氟百分位数法(P25~P97.5)正常值范围0.589~2.268 mg/L内,可认为右江民族医学院的人员未出现氟中毒,处于一个氟安全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