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8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513篇
化学   978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114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253篇
物理学   78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采用流动注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现光谱联用技术测定了天然水中的钙、镁元素。考察了试液的雾化和曝光时间及载气压力等因素对分析信号的影响。通过与气动连续进样的对比,测出了钙、镁在流动注射进样下的分散系数。本法在测定钙、镁含量高的水性时,不需对试样进行稀释处理。对五个水样中钙、镁的分析结果与EDTA络合滴定法相吻合。  相似文献   
82.
A new quasi-one-dimensional organic ferromagnet model is proposed. Magnon excitations for finite and infinite on-site repulsion of electrons on main carbon chain are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lowest branch of spectrum preserv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erromagnetic magnon. It is also shown that with increasing of the on-site repulsion energy, the itinerant π-electrons become tightly localized.  相似文献   
83.
易明銧 《物理学报》1974,23(5):23-42
本文提出了一类在非线性偏置条件下,由N-型负阻器件构成的具有三个奇点(其中有两个奇点在负阻区)的触发振荡电路。借助于点变换方法研究了该电路的工作特性。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电路具有足够宽的触发振荡工作区。用隧道二极管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有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84.
颤振对TDICCD相机像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樊超  李英才  易红伟 《光子学报》2007,36(9):1714-1717
为了分析卫星颤振对TDICCD相机像质的影响,给出了低频正弦颤振引起的相机像移,重点分析了滚动、俯仰、偏航三个方向的颤振对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通过对两种卫星颤振动力学仿真数据的计算,具体研究了颤振对相机像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TDICCD相机对卫星颤振幅值要求较高,且随TDI积分级数的增加,颤振的影响尤为突出,必须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85.
 在电子束泵浦气体激光实验中,大面积均匀电子束是获得高效能激光输出的必要条件。介绍了利用SPG-200脉冲功率源产生大面积均匀电子束的实验。SPG-200是基于SOS的全固态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源,其开路电压大于350 kV。用于产生电子束的真空二极管阴极长294 mm,宽24 mm,两端均为半径为12 mm的半圆,栅网平面为阳极面,两者之间的距离在0~49 mm可调,阴极发射的电子束通过用于隔离激光气室和二极管真空室的压力膜及其支撑栅网引出。分别以石墨和天鹅绒为阴极材料,获得了大面积电子束输出,给出了二极管参数的测量结果,并对电子束发射均匀性进行了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在阴极材料为石墨、阴阳极间隙为5~9 mm时,二极管电压为240~280 kV,二极管电流为0.7~1.8 kA,输出的电子束很不均匀;在阴极材料为天鹅绒、阴阳极间隙为31~46 mm时,二极管电压为200~250 kV,二极管电流为1.5~1.7 kA,输出的电子束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86.
利用超声喷雾热解法制备了钨酸锶SrWO4多晶发光膜,并研究了制备条件及掺杂对其阴极射线发光特性的影响.生成的发光膜在300℃以上退火后具有白钨矿结构,其阴极射线发光为一宽带的蓝光,包括一个位于448nm的蓝色发光带和一个位于488.6nm的蓝绿色发光带,是由阴离子络合物WO42-的电荷转移跃迁引起的.发光强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退火气氛对其影响不大.在SrWO4膜中掺入银离子Ag+和镧离子La3+后,不影响其发光特性,但铕离子Eu3+的掺入对发光特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87.
宽视场长焦距离轴三反射镜光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离轴三反射镜系统成像特性.根据共轴三反射镜光学系统像差理论,确定结构参数的基本计算公式.设计了长焦宽视场的离轴三反射镜光学系统,分析了系统结构参量对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视角较大,地面复益范围较宽,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  相似文献   
88.
89.
以酰氯为酰基化试剂,用三乙胺作缚酸剂和催化剂,制备了一系列对叔丁基杯[8]芳烃酯类衍生物(2a~2e),其结构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以2为萃取剂,考察了酯型儿茶素单体在二氯甲烷-水两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行为.结果表明:2e的萃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0.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theory is the base of the colloid stability theory (DLVO theory), and the PB eq. is a key to the study of the layer1,2. For a spherical particle, the PB eq. is (1) where and are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the medium, the valence of ions, the elementary charge, the concentration of ions far away from the particle, the Boltzmann's constant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ystem, respectively. Since this eq. is a second order nonlinear differential one, only the an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