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3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1152篇
化学   1927篇
晶体学   113篇
力学   251篇
综合类   79篇
数学   451篇
物理学   11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最近Ruamps和同事发现三角双锥构型的Ni(Ⅱ)配合物[Ni(Me6tren)Cl]ClO41,Me6tren=tris(2-(dimethylamino)ethyl)amine)具有大的单轴磁各向异性(J.Am.Chem.Soc.,2013,135:3017-3026)。他们利用HF-EPR研究获得横向零场分裂(ZFS)参数E=1.56(5)cm-1但未能确定轴向零场分裂参数D。在本工作中,我们利用0~17.5 T和5 K的变磁场远红外光谱(FIRMS)来检测自旋基态S=1中的MS=±1和MS=0态之间的磁跃迁。在FIRMS中直接观察到Zeeman分裂态之间的跃迁,得出轴向ZFS参数D=-110.7(3)cm-1。我们对1的晶体结构进行了Hirshfeld表面分析,揭示了1分子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2.
CuO超细粉体的形貌与红外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CuO作为一种多功能精细无机材料,在印染、陶瓷、玻璃及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作为催化剂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在氧化、加氢、C1化学合成、NOx还原、CO及碳氢化合物燃烧、精细化工等多种催化反应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推测,当CuO材料的粒度达到纳米级时,将使它的功能更加独特,应用更为广泛。因此CuO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聚集状态、与其他组分或载体的作用状况及催化活性等成为当前功能材料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犤1~8犦。我们在前文中报道了直接热解Cu2(OH)2CO3所得CuO粒径小、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  相似文献   
103.
薛莉  刘淑文  徐贤伦 《分子催化》2002,16(2):116-120
选用丙酮,乙醇、水、乙酸等4种不同溶剂,采用浸渍法制备Pt-K/Al2O3催化剂,电镜分析表明,Pt的分布,分散度与溶剂存在一定关系,且由于助剂K的添加,使Pt浓度的最大值并不在外表面,而在外表面之下;Pt-K/Al2O3的催化性能与Pt的分布,分散度及Pt/K比值有一定关系,当以乙醇为浸渍溶剂时,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4.
硝基苯加氢合成对氨基酚用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甲醛还原沉积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铂催化剂(Pt/AC)和不\r\n同载体负载的铂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对硝基苯加氢制备对氨基酚反\r\n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还原Pt(Ⅳ)的甲醛用量是影响催化剂性能\r\n的关键因素,甲醛必须过量而且存在一个最佳值.增加催化剂的铂负载\r\n量,不能有效提高加氢反应速度,反而易降低对氨基酚选择性;低铂负\r\n载量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XPS和TEM表征结果表明\r\n,金属铂集中分布于活性炭颗粒外部,其颗粒大小介于2~12nm间.炭\r\n载体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明显高于金属氧化物载体催化剂.掺入适量\r\n的Mg可显著提高Pt/AC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5.
煤层气(矿井瓦斯)是一种有望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非常规气体. 作为可得的清洁能源,它的利用被认为是节能和经济的选择. 在本工作中,非金属原子X(X=H,O,N,S,P,Si,F,Cl)修饰的石墨烯(Gr)被用来代表具有结构异性的煤表面模型.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煤层气组分Y(Y=CH4,CO2,H2O)在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上的吸附作用. 结果表明Y在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上的吸附均为物理吸附. 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共同表明了这种弱的相互作用.其中,H和Cl对CH4的作用较大; N、O、F、Cl对CO2的作用较强; N,Cl对H2O的影响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吸附能大小依次为:H2O>CO2>CH4. 因此,在CH4富集的煤层里注入H2O或CO2可以与CH4形成竞争吸附,进而提高煤层气采收率. 本工作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下煤层气与非金属原子修饰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详情,并为煤层瓦斯的开采与分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6.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a pair isomers of [Co(3,3-tri)(amp)Cl][ZnCl4] (here 3,3-tri = N-(3-Aminoprop- yl)-1,3-propanediamine; amp=2-(Aminomethyl)pyridine)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y are the epimers with the only difference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ec-NH proton in 3,3-tri ligand. The crystals with the anti-epimer (m1[ZnCl4]·CH3OH·H2O) ar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eight molecules in a unit cell of dimensions a=30.401(5)?,b=8.0469(13)?,c=18.817(3)?,β=93.346(3)°,V=4595.3(12)?3,Dc=1.708g·cm-3,Z=8,F000=2416,R=0.0462,Rw=0.1304. The crystals of the syn-epimer (m2[ZnCl4]·H2O) ar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two molecules in a unit cell of dimensions a=8.9752(12)?,b=9.8855(12)?,c=12.6886(16)?,α=89.228(3)°,β=76.447(2)°,γ=80.428(3)°,V=1078.8(2)nm3,Dc=1.721g·cm-3,Z=2,F000=568,R=0.0313,Rw=0.0929. The crystal parameters, such as bond lengths and angles, are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data of an ab initio computational result (RHF/LANL2DZ opti-mised structure). The average error for bond length is about 1.6%, only two of them in the isomer m3 (Co-N2 and Co-N4) are over 3%, (3.09% and 4.28% respectively). The errormax for bond angle is 2.52%, the bond angles with an over 2% error are only 3.6% out of all bond angles.  相似文献   
107.
凝结热对低阶煤低温氧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Pulse Calorimeter仪器,研究了低阶煤在干燥氧气下低温氧化过程的反应热和相对湿度为80%的氮气下凝结热与温度的变化,以研究凝结热对低阶煤低温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体系的反应热增加,而凝结热减少。在26℃~60℃的低温下,体系的凝结热明显高于反应热。因此,低温下凝结热是影响低阶煤的低温氧化过程的重要因素。研究还得到了低阶煤在干燥氧气下低温氧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及活化能。  相似文献   
108.
采用不同还原剂(甲醛、甲酸、硼氢化钾和氢气),或于还原Pt(IV)过程中引入少量Pt/AC(AC:活性炭)催化剂“催化”氢气分子,制备了Pt/AC催化剂。其催化氢化硝基苯制对氢基酚的反应结果表明,制备催化剂时所用的还原剂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很大,但对反应选择性影响较小。用甲醛、甲酸和硼氢化钾还原制成的催化剂的活性皆较高;以氢气还原制得的催化剂活性较差;采用“催化”氢气还原法,可大大提高Pt/AC催化剂的活性,与传统甲醛还原法相比,甲酸和“催化”氢气还原制备Pt/AC催化剂的方法较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报道由H2PDC合成的新型维层状无机-有机骨架晶体Ni(PDC)(H2O)2(H2PDC=吡啶-2,5-二羧酸), 该化合物的一层是由右手螺旋Ni—O—C链与左手螺旋Ni-pdc链组成, 而邻近的一层则是由左手螺旋Ni—O—C链与右手螺旋Ni-pdc链组成, 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 用ICP、TG、IR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10.
以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具有萤石结构的Ce0.8Gd0.2O1.9(CGO)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用初湿浸润法制备了负载型Pt催化剂.纯异辛烷的重整反应结果显示,600和800℃焙烧的催化剂达到了热力学平衡转化,1000℃焙烧会导致Pt的聚集和氧化物的严重烧结,因而催化剂活性较差.抗硫测试表明,800℃焙烧的催化剂抗硫性能最好,在300μg/g硫存在下,100h内异辛烷均接近完全转化;在500μg/g硫存在下催化剂仍表现出良好抗硫性能.程序升温还原和X射线分析结果显示.800℃焙烧时Pt与CGO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最强,同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这是催化剂具有抗硫性能并且抗硫作用持久的根本原因.反应条件下噻吩硫完全转化成H2S,硫的转化可能是通过氧化-还原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