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91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328篇
化学   23008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200篇
综合类   247篇
数学   503篇
物理学   995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3223篇
  2011年   4520篇
  2010年   78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3276篇
  2007年   3245篇
  2006年   3145篇
  2005年   3094篇
  2004年   2441篇
  2003年   1776篇
  2002年   1522篇
  2001年   1002篇
  2000年   1219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474篇
  1995年   320篇
  1994年   417篇
  1993年   491篇
  1992年   490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217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127篇
  1986年   126篇
  1985年   15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4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8篇
  1975年   12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15篇
  194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The notion of a fuzzy retract was introduced by Rodabaugh (1981). The notion of a fuzzy pairwise retract was introduced in 2001. Some weak forms and some strong forms of α-continuous mappings were introduced in 1988 and 1997. The authors extend some of these forms to the L-fuzzy bitopological setting and construct various α-fuzzy pairwise retracts. The concept of weakly induced spaces in the case L = [0,1] was introduced by Martin (1980). Liu and Luo (1987) generalized this notion to the case that L is an arbitrary F-lattice and introduced the notion of induced L-fts. Several results are obtained, especially, for L-valued pairwise stratification spaces.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多层介质中的热弹性位移和应力.多层介质具有不同厚度,各层又具有不同的弹性性质,最上层表面上作用热荷载和集中荷载.假设各层分别是均匀、各向同性弹性材料,各层相关的位移分量是轴对称的,对称轴为各层表面的垂线.因此,各层应力函数满足无体力的单一方程.利用积分变换法求解了该方程,对由任意多个层数构造的多层介质,给出了其相应层数基础热弹性位移和应力的解析表达式.并对3层介质和4层介质时的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纳米硅薄膜光吸收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湘娜  何宇亮  F. WANG  R. SCHWARZ 《物理学报》1993,42(12):1979-1984
用恒定光电导法测量了纳米硅(其晶粒尺寸为3-5nm,晶态成分比Xc为45%—50%)薄膜在0.9—2.5eV范围的光吸收谱。分析了在不同光子能量范围可能存在的对光电导作主要贡献的几种光跃迁过程,以及随着Xc的增加,材料由非晶、微晶转变为纳米硅薄膜时光吸收谱的变化。发现纳米硅晶粒之间的界面区(平均厚度约为1nm)中载流子的跃迁及传输过程对整个范围的光吸收谱起主导作用。联系纳米硅的这种特殊结构解释了有关实验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火花熔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SA-ICP)用于测量锆石中铪-锆比值和锰铁矿瘤中的铈、钴、铁、铅、镍和磷。用信背比和信嗓比的序贯单纯形优化法建立了用于高压火花和氩气ICP系统的六个操作参数。将磨细的样品与铜压成饼,从样品中熔蚀出的分析物和基体元素的原于发射信号的时间相关性给出一种用火花来作选择取样的方法。测量锆石中的铪、锆浓度比的精密度为4%(相对标准偏差)。对于锰铁矿瘤,根据分析线对锰(Ⅱ)257.610纳米线强度比的光谱测量结果达到分析精密度范围为7-14%(相对标准偏差)。分析的准确度用参比物USGS诺得(Nod)P-1的标准物加入法来决定,而与锰浓度的测量无关。  相似文献   
15.
在随机删失下研究了乘积限过程和累积失效率过程的振动模的局部性质 .给出了这两个过程的振动模的重对数律 ,并应用这些结果得到了几种核密度估计和Bahadur-Kiefer过程的精确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6.
在Linux操作平台下应用FAST_wmg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对机械密封焊接金属波纹管膜片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同等条件下对焊接金属波纹管采用了S型膜片和V型膜片,并分别进行了有限元强度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膜片最大应力集中都在膜片两端周围发生.这与文献所叙述的波纹管的主要失效发生在膜片两端与焊谷接近的部位非常吻合,但是,在同样边界条件下,在同样位移量时S型膜片最大应力值比V型膜片最大应力值小,压缩量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石蜡模拟油垢,用^60Co放射源的1.25MeV平均能量的γ射线垂直入射,以一定的散射角和不同的探测立体角接收散射γ光子敫.发现散射γ计数与被测石蜡厚度之间存在不同的线性关系.结果发现,放射源与探测器之间屏蔽的好坏和合理的探测距离对提高线性度有很大关系.本实验测得最佳线性相关系数平方值为0.9981,平均测量精度为1.26mm.这对研究散射法检测油垢厚度和选择合适的探测距离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依据反射或检基原理,本文提出用于截尾资料的两样本队列半数生存期(CHL)检验.两样本合并CHL经指数内插取自Kaplan-Meier或Berkson-Gage估计值.连续性校正,经以有效样本容量取代样本容量,扩展自Yates校正.合并标准误来自同源性生存率方差估计值,后者经有效样本容量扩展自二项分布方差.无截尾时,这些统计量还原为经典中位数检验.与反射统计量相比,检基统计量具有更高的功效.附有工作实例描述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Confined thin film melt polymerization (CTFMP) of naphthalene chloride/hydroquinone (NCMQ, 1/1, molar)mixtures at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s (T_p) below ca. 300℃ resulted in relatively thick, elongated crystals. Polymerizationof NC/HQ above 300℃ between glass yielded well-formed lamellar crystals ca. 100 A thick. Phase Ⅰ and Ⅱ [001] EDpatterns were obtained for all T_p, the relative amount of phase Ⅰ increasing with T_p. Polymerization of naphthalenedicarboxylic acid/hydroquinione diacetate 1/1 mixtures at high T_p also yielded lamellar crystals that "curled up" off of thesubstrate. When the high temperature CTFMP polymerization was conducted between mica, aggregates of lamellae on-edgedeveloped but epitaxial growth did not occur. Epitaxial growth of lamellae between mica could be obtained, however, byconfined thin film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with both of the latter samples yielding apparently related ED patterns from adifferent unit cell than phase Ⅰ or Ⅱ. Fiber patterns, obtained from sheared samples, indicated considerably greater crystaldisorder than in the nascent crystals. Refinement of the phase Ⅰ unit cell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001] and [01 1] EDpatterns, with modeling based on Cerius~2, suggests a monoclinic phase Ⅰ unit cell with a = 7.76, b = 5.71, c = 14.99 A, α = γ= 90°, β= 99.7°, ρ = 1.47 g/cm~3, space group P12_1/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