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228篇
化学   385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65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167篇
物理学   5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于辐射传输理论与核物理学中的两类非线性积分算子的不动点,Leggett R.W.、刘清荣、作者以及Stuart C.H.、郭大钧和张庆雍等分别进行过研究;而物理与力学工作者更为关心的是这些算子的固有值与固有元。本文对二者作了构造性研究,且假设条件易于检验。  相似文献   
6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二级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农药残留和丙烯酰胺等15种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方法。250mL水样先用C18固相萃取柱富集,经梯度洗脱液相色谱分离,采用时间分段的方法确定各组分质谱检测条件,利用离子阱二级质谱进行测定。所检测的15种有机污染物定量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5~0.9998,检测限在0.2~20ng/L之间。在低、中、高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75.1%~99.5%,相对标准偏差为4.6%~12.3%。该方法成功用于5种不同来源饮用水样的检测,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一维纳米材料已成为广泛的研究热点.其中,Ⅱ-Ⅵ族掺杂半导体发光材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者已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ZnS或CdS基掺杂纳米发光材料,以期得到基质与发光中心之间有效的能量传递,以及控制基质本身的缺陷发光.溶剂热便是其中一种较新的合成方法,通过它可以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得到均一的、结晶度较高的产品,在硫化物纳米发光材料的合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4.
提出了一种在室温、大气环境等温和条件下通过酯化反应将端羧基聚合物链接枝到纳米SiO2微球表面从而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纳米微粒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得以实现,即第一,用3-环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纳米SiO2微球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接着将引入到纳米SiO2表面的环氧基团转化为烷羟基基团;第二,通过引入到纳米SiO2微球表面的烷羟基与聚合物中的端羧基在室温下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将聚合物接枝到纳米SiO2表面制得复合微球.利用XPS、FTIR、TEM和TGA等测试手段对纳米SiO2的改性过程以及聚合物接枝后得到的复合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室温酯化接枝方法具有较高的接枝率,接枝到无机纳米微粒表面的聚合物占复合微球质量的55wt%~70wt%;接枝聚合物后,纳米SiO2微球的粒径从40nm增加到64~75nm,从而得到了以SiO2为核、以聚合物为壳的有机-无机复合微球.  相似文献   
65.
高功率全固态绿光激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高功率全固态腔内和腔外倍频两种绿光激光器研究进展。腔内倍频绿光激光器采用L型腔双棒串接结构,在重复频率10 kHz时,用三硼酸锂晶体倍频获得绿光功率186 W,光-光效率达15.8%。腔外倍频绿光激光器采用主振荡和功率放大器,在重复频率400 Hz时,获得基频激光单脉冲能量1.2 J,采用Ⅱ类相位匹配KTP晶体腔外倍频,获得525 mJ的绿光输出,倍频效率为43.7%。采用偏振合成技术获得了单脉冲能量大于1 J的绿光输出。在该激光放大器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双模块热效应补偿技术和受激布里渊散射相位共轭技术实验研究,改善了激光光束质量。  相似文献   
66.
67.
纺锤形BiVO_4微米管:低温离子熔盐合成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i(NO_3)_3·5H_2O和NH_4VO_3为原料,以氯化胆碱和尿素组成的低温离子熔盐为反应介质,采用离子热合成法成功制备出了具有纺锤状外形的BiVO_4微米管。利用XRD,SEM,UV-Vis DRS,光催化测试等手段考察了BiVO_4颗粒的物相、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离子熔盐环境下可以制备出结晶良好的BiVO_4纺锤形微米管,该BiVO_4微米管长10~15μm,直径为1.5μm左右,管壁厚约为200 nm。同时,研究了pH值对BiVO_4颗粒物相与形貌的影响,发现随着pH值的变化可分别合成出具有柱状、纺锤形微米管、柱状微米管和针柱状单斜相BiVO_4颗粒。光催化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单斜白钨矿BiVO_4颗粒在可见光范围都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其中纺锤状微米管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最佳,可见光照射4.5h后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到93%。  相似文献   
68.
69.
将二维人工脑模型推广到三维,并给出了一个实际应用算例,还将二、三维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三维模型的计算效果明显优于二维模型。  相似文献   
70.
表面分形球、柱的光散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形和分维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门处理复杂事物的新方法 ̄[1]。本文主要研究具有表面分形的球、柱的光散射特征。我们首先利用几何光学近似研究了一种表面满足自仿射原理的分形均匀球的散射,其散射特性与分维存在一定的关系。我们还利用微扰法讨论了表面具有沟槽的分形柱的光散射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