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化学   83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44篇
物理学   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刘月华  陈明  刘向东  崔清强  赵明文 《物理学报》2013,62(2):25203-025203
采用高功率抽运调Q激光器分别在真空和空气中烧蚀Ti-Al合金靶材激发等离子体,研究了在不同气体压强下透镜到靶材的距离对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机理对于焦距为111mm的聚焦透镜,当透镜到靶材距离小于透镜焦距时,随着距离逐渐接近焦距,真空和空气中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谱线强度均逐渐增强.当透镜到靶材距离大于透镜焦距时,真空中,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仍然继续升高,而谱线强度却变化不大.空气中,等离子体参数却有不同的演化特性: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谱线强度在透镜到靶材距离为107 mm时达到最大值,当距离继续增大时,均呈现出迅速下降的趋势,当透镜到靶材距离大于112mm时,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又有明显上升,特征谱线强度却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42.
江强  毛秀娟  周细应  苌文龙  邵佳佳  陈明 《物理学报》2013,62(11):118103-118103
在基底与靶材之间放置磁性强弱不同的永久磁铁来研究外加磁 场对磁控溅射制备氮化硅陷光薄膜的影响. 通过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 (AFM) 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了外加磁场前后所制备薄膜的组织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 结果表明, 外加磁场后, 氮化硅薄膜依然呈现非晶结构; 但是表面形貌发生明显改变, 中心磁场1.50 T下, 薄膜表面为特殊锥状尖峰结构"类金字塔"的突起, 而且这些突起颗粒垂直于基底表面; 在 可见光及近红外范围内, 中心磁场1.50 T 下的薄膜样品平均透射率最大, 平均透射率达到90% 以上, 比未加磁场的样品提高了近1 倍, 具有很好的陷光特性. 关键词: 外加磁场 磁控溅射 氮化硅薄膜 陷光效应  相似文献   
143.
针对地应力条件下的溪洛渡水电站右岸大跨度导流洞的开挖,依托现场的爆破实验参数,结合LS-DYNA软件,进行了隧洞岩体爆破开挖过程围岩的动态响应计算。分别采用峰值质点振动速度和最大拉应力安全判据确定围岩的爆破损伤范围。计算结果表明,隧洞爆破开挖时,最大峰值质点振速和最大拉应力均出现在洞室边墙中部,因此,爆破损伤在洞室边墙部位最严重。通过对洞室边墙中部的峰值振速和最大拉应力的数值拟合,得到了峰值质点振速和最大拉应力的统计关系,并进行了相关性检验,而且根据所得统计关系,结合实际工程围岩动态抗拉强度准则,提出了控制隧洞围岩爆破损伤的临界峰值质点振动速度。  相似文献   
144.
立柱桩对基坑工程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快速拉格朗日法(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3D,FLAC3D),考虑桩土之间的相对滑移作用,深入分析了砂土地基中开挖条件下不同布桩方式对立柱桩桩身拉力、最大拉力位置及桩顶回弹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挖对立柱桩的影响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开挖对中心桩的影响最大,角桩最小;开挖使立柱桩桩身内产生了拉力,群桩基础内的中心桩最大拉力值大于单桩的最大拉力值,且最大拉力值位置随桩数的增加而上移,并最终稳定在0.5倍的有效桩长;中心桩桩顶回弹量先随着桩数的增加而增大,然后当桩数增加到一定的数量后减小.  相似文献   
145.
Dense arrays of micro-columns are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i-AI alloy by cumulative nanosecond pulsed laser ablation in water. The fabric-like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Ti-A1 nano-spheres absorbed on micro-duster in liquid is most likely responsible for the occurrence of laser micro-etching and localized melting, resulting in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micro-holes and the formation of micro-columns. Laser induced plasma spectroscopy is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micro-columns on subsequent pulse laser ablation. The intensity of spectral lines from Ti ions by additional laser ablation of the modified spot is higher than that created over a smooth surfa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icro-columns lead to an enhanced absorption of the following laser energy. The proposed results and relevant discussions are of import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ght-trapping coatings on a metal surface.  相似文献   
146.
A strained-SiGe p-channel 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 transistors (p-MOSFETS) with higher-k LaLu03 gate dielectric was fabricated and electrically characterized. The novel higher-k (k-30) gate dielectric, LaLuO3, was deposited by molecular-beam deposition and shows good quality for integration into the transistor. The transistor features good output an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The hole mobility was extracted by the splitting C-V method and a value of 2OOcm2/V.s was obtained for strong inversion condition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hole mobility is well enhanced by SiGe channel and that the LaLuO3 layer does not induce additional significant carrier scattering. Gate induced drain leakage is measur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an analytical model. Band-to- band tunneling et~ciencies under high and low fields are found to be different, and the tunneling mechanism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7.
不耦合装药爆破可有效降低孔壁峰值压力,改善爆破效果。针对不同耦合介质爆破时爆炸能量的传递问题,考虑岩体应变率效应,理论分析了爆炸作用下岩体变形及破坏特征,得到不同耦合介质爆破时理论爆炸能量的传递效率,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岩体性质、炸药类别及不耦合装药系数对不同耦合介质爆破时爆炸能量传递效率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爆炸能量传递效率与耦合介质相关,装药结构相同时,水耦合爆破比空气耦合爆破爆炸能量传递效率高;不同耦合介质爆破爆炸能量传递效率的差异受爆破岩体、炸药性质及不耦合装药系数等因素影响;装药系数相同耦合介质不同的爆破,岩体强度越高,不同耦合介质爆炸能量传递效率差别越大;岩体性质相同时,不同耦合介质爆破间能量传递效率差异随不耦合装药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乳化炸药在粉砂岩中的爆破,不耦合装药系数由1.28增至3.44时,水耦合爆破传递入周围岩体的能量由空气耦合爆破的1.45倍增至6.52倍。研究结果可对优化爆破设计、改善爆炸能量分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8.
岩石钻孔爆破中,孔内起爆位置决定炸药爆轰波的传播方向,进而影响爆破振动场的分布。通过分析柱状药包爆轰产物和爆炸能量的分配及其爆炸应力场的分布,揭示了起爆位置的影响作用机理;基于Heelan短柱解延长药包叠加计算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起爆位置下爆破振动场的分布规律,并结合现场实验,验证了起爆位置对爆破振动场分布的调节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起爆位置的影响作用机理在于柱状药包爆炸能量的轴向不均匀分配和爆破振动场叠加的相位延迟效应;孔内起爆位置对爆破振动场的分布起调节作用,爆破振动沿爆轰波传播正向叠加增强,且爆破振动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受药包长度和炸药爆轰速度的调控;对于常见的几种起爆方式,现场实验统计结果显示,底部起爆时地表爆破振动峰值最大,中部起爆次之,上部起爆最小,且爆破振动差异性随炮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振动差异会随距离逐渐消减。  相似文献   
149.
基础隔振体系中,隔震器的刚度远小于上部结构的刚度,如果未知量数目比较大,则经常导致总刚度矩阵病态。本文利用上部结构本身的振型叠加压缩未知数,然后与隔震器构建混合方程,此时形成的方程为非对称方程。大量压缩未知量后,减轻了总刚度矩阵的病态。以四层隔震框架结构分析为例,结果表明,压缩解法和正常解法的静力结果十分吻合,但用Newmark逐步积分计算时,正常直接解法累积误差引起发散,而压缩解法计算不发散。  相似文献   
150.
从线下实验课程的现状和弊端入手,结合《大学物理实验》MOOC的建设经验,对实践类MOOC建设涉及的内容,如,建立建设队伍,确定教学理念建立相关体系,凝练知识点等要素并制作适合学生有效关注时间的短视频,构建线上实践主体,充分利用线下实验室资源以及保障建设质量等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