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化学   400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55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34篇
物理学   2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化学教材知识结构形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学教材中知识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介绍常见的几种形式,这几种形式反映在中学化学教材中。  相似文献   
862.
光学频率合成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学频率合成器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飞秒锁模脉冲激光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分布特征,并分别介绍了输出激光的两个重要参数即重复频率fr和零频fceo的几种控制方法,以及光学频率合成器实现频率连接和转换的过程,最后介绍了光学频率合成器两次国际比对研究与结果.  相似文献   
863.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FA)是一种流行的从多变量中提取公因子的统计技术,但它仅适用于向量值数据(每个数据点为一向量).当FA应用于矩阵值数据(每个数据点为一矩阵)时,一种常用的做法是首先将矩阵值观测向量化.然而,向量化使得因子分析面临两个问题:可解释性变差,容易陷入维数灾难.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文章从矩阵值数据本身固有的矩阵结构出发,提出双线性因子分析(bilinear FA,BFA).新颖性在于BFA采用双线性变换,模型参数大大减少,有效克服了维数灾难问题,同时提取感兴趣的行变量和列变量公因子.文章开发了两种有效算法用于BFA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讨论了估计的理论性质并明确地求出Fisher信息矩阵的解析表达式来计算参数估计的准确度,研究了BFA的模型选择问题.与传统因子得分为一向量不同,BFA的因子得分为一矩阵,文章为矩阵因子得分提供了计算方法以及可视化方法.最后,构建实证研究来理解提出的BFA模型并与相关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了BFA在矩阵值数据分析上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64.
改进FIA荧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_1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研制流动比色皿在荧光光度计上实现了流动注射荧光光度法检测口服药片(口服液)中VB1含量。荧光动态响应信号与维生素B1含量在0.025—3.2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检出限为0.025μg·mL-1对0.15μg·mL-1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3%(n=11)。  相似文献   
865.
刘秀苑  钱扬义 《化学教育》2006,27(12):63-64,F0003
SAT是美国高考性质的测试。介绍了SATⅡ化学考试的基本情况、化学试题的特例以及特点,以期给我国的化学高考改革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866.
异亮氨酸铜的合成、表征及其对超氧化物的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配合物Cu(L-ile)2(H2O)(L-ile=异亮氨酸根),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0.763 45(9)nm,b=0.944 36(11)nm,c=2.168 1(3)nm;V=1.563 1(3)nm3,Z=4,F(000)=724,Dc=1.453 Mg.m-3,μ=1.417 mm-1,R=0.025 5,wR=0.058 5.中心Cu(Ⅱ)离子与两个L-ile(N,O)配体和一个H2O(O)配体形成五配位的变形四方锥构型,分子间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使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另外,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具有显著的超氧化物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67.
TATP-铜(Ⅱ)-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SOD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清除生物体内O2-的重要防卫,它能有效地催化O2-歧化成O2和H2O2,从而消除O2-对生物体的危害[1-4]。由于天然SOD在稳定性、膜穿透性、生物利用度和免疫原性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限制应用的因素[5],因此模拟SOD活性部位结构且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功能的小  相似文献   
868.
以苯甲腈和乙腈为起始原料,在叔丁醇钾催化下,得到烯胺中间体,随后经过4步反应并在温和简单的条件下,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74%~88%)合成新型5-氨基异噻唑衍生物,所有产物结构由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869.
以2013—2022年共10年的全国中考化学试题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多重表征-SOLO”分析模型,从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情境试题题型、知识主题与“多重表征-SOLO”水平等3个维度进行频数统计,并尝试探究试题题型、知识主题与“多重表征-SOLO”的关系。得出“试题类型以‘实验探究’为主,知识主题丰富,试题的考查难度较大等”的结论。最终,为教学测评和试题命制提供实质性建议。  相似文献   
870.
异吲哚啉-1-酮由于具有特定的含氮结构骨架,因此在许多天然产物、医药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中被广泛研究。本文以邻羧基苯乙酮和色胺为起始原料,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经历两步脱水环化得到了N-色胺3-烯基异吲哚啉酮类的化合物。反应操作简单,以中等及以上的收率(57%~78%)得到最终的目标产物,所有产物结构由1H NMR,13C NMR和HR-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