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44篇
力学   5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刘娟  胡锐  范志强  张振华 《物理学报》2017,66(23):238501-23850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多种过渡金属(TM)掺杂扶手椅型氮化硼纳米带(ABNNR-TM)的结构特点、磁电子特性及力-磁耦合效应.计算的结合能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ABNNRTM的几何结构是较稳定的,同时发现对于不同的TM掺杂,ABNNRs能表现出丰富的磁电子学特性,可以是双极化磁性半导体、一般磁性半导体、无磁半导体或无磁金属.双极化磁性半导体是一种重要的稀磁半导体材料,它在巨磁阻器件和自旋整流器件上有重要的应用.此外,力-磁偶合效应研究表明:ABNNR-TM的磁电子学特性对应力作用十分敏感,能实现无磁金属、无磁半导体、磁金属、磁半导体、双极化磁性半导体、半金属等之间的相变.特别是呈现的宽带隙半金属对于发展自旋电子器件有重要意义.这些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力学方法来调控ABNNR-TM的磁电子学特性.  相似文献   
32.
用膨胀计研究了络合Ⅱ型TiCl3-烷基铝催化1-辛烯聚合的非稳态期动力学,发现速率增长期随[TiCl3]、[M]0的增大及温度升高而变短。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增长期中催化剂大颗粒逐步破碎成较小颗粒。对此提出了聚合物促使催化剂颗粒破碎从而增大活性表面的增长期机理模型,用此模型解释了大部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33.
为探索低强度冲击波的柔性测量技术,对PVDF(polyvinylidene fluoride)压力传感器开展冲击波加载和灵敏度标定实验,评估其低强度冲击波压力测量的可靠性。基于微结构设计改进薄膜传感器,获得适用于低强度冲击波压力测量的高灵敏柔性传感器,结果表明:单一压电工作模式的薄膜传感器测量低强度冲击波时有效输出电荷量和信噪比较低,测量结果容易受压电膜力电响应非线性、结构表面变形振动以及封装因素的影响,灵敏度系数不稳定、个体差异性大。采用周向固支的微结构设计能够将作用于薄膜传感器表面幅值较低的冲击波转换为幅值较高的面内拉应力,产生的复合压电效应可大幅提高传感器名义灵敏度系数、降低个体差异性。研制的柔性传感器在0.2~0.7 MPa压力范围内名义灵敏度约900~1 350 pC/N,相对测量误差不大于±13%。  相似文献   
34.
考察了极性含氧单体,4-戊烯氧基三甲基硅烷(PTMS)在络合Ⅱ型TiCl3-Al(i-C4H9)3催化体系下与丙烯共聚合情况.通过脱三甲基硅保护基,合成了丙烯,戊烯醇共聚物,并用IR,NMR等方法进行表征.详细考察了Al/Ti比,温度等聚合条件对共聚合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共聚合的动力学行为.此外,还发现丙烯,戊烯醇共聚物保持了较好的物理性质,如较高的熔点,等规度,抗降解能力,粘接性等,为聚烯烃功能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5.
用乙酰氯淬灭法测定了TiCl_4/MgCl_2-AlR_3催化1-辛烯聚合体系的活性中心数,确定了不同助催化剂、外加给电子体等条件下聚合速率、活性中心数、增长速率常数等随聚合时间的变化。结合对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分峰拟合研究,确定了催化剂上存在多种活性中心及其聚合特性的差别,并发现有机给电子体对某些活性中心有选择性作用,使其失活或改变性质。  相似文献   
36.
考察了极性含氧单体,4-戊烯氧基三甲基硅烷(PTMS)的络合Ⅱ型TiCl3Al(i-C4H9)3催化体系下与丙烯共聚合情况,通过脱三甲基硅保护基,合成了丙烯,戊烯醇共聚物,并用IR,NMR等方法进行表征,详细考察了Al/Ti比,温度等聚合条件对共聚合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共聚合的动力学行为,此外,还发现丙烯,戊烯醇共聚物保护了较好的物理性质,如较高的熔点,等规度,抗降解能力,粘接性等,为聚烯烃功能化提  相似文献   
37.
本文用GPC结合特性粘度的方法,对聚辛烯-1四氢呋喃体系的Mark-Houmink常数进行订定。数据处理采用了Weiss法和流体力学平均分子量(?)_x两种方法,α值分别为0.701和0.625,相对误差10%左右,所得Mark-Hon-Wink方程Weiss法为:[η]_(THF)~(25℃)=3.89×10~(-4)[M]~(0.701)(?)_x法为[η]_(THF)~(℃25)=4.14×10~(-4)M~(0'625)。本文还研完了聚合反应条件对聚辛烯-1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发现三种TiCl_3为主催化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时,其GPC谱图均为双峰型,两个峰的比例随聚合反应条件不同而变化。表明聚合体系至少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活性中心,有着不同的形成和增长速率。  相似文献   
38.
范志强  谢芳 《物理学报》2012,61(7):77303-077303
利用基于非平衡格林函数和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硼氮原子取代掺杂对三并苯分子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三并苯分子器件的电流在特定偏压区间内随电压的增加而减小呈现出负微分电阻效应,电流的峰谷之比高达5.12.用硼原子或者氮原子取代分子的中心原子后,器件0.8V以内的电流明显增加,但是负微分电阻效应减弱,相应的电流峰谷比分别降至3.83和3.61.分析认为,输运系数在特定偏压下的移动是器件负微分电阻效应的主要成因.核外电子数的差异导致硼氮原子掺杂取代可以使器件轨道及其透射峰分别向高能方向或者低能方向移动从而有效地调控了器件的低偏压下的电子传输能力和负微分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39.
范志强 《高分子科学》2013,31(4):583-590
In this article, the effect of diethylaluminum chloride (DEAC) in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with MgCl2-supported Ziegler-Natta catalyst was studied. Addition of DEAC in the catalyst system caused evident change in catalytic activity and polymer chain structure. The activity decrease in raising DEAC/Ti molar ratio from 0 to 2 is a result of depressed production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chains. The number of active centers in fractions of each polymer sample was determined by quenching the polymerization with 2-thiophenecarbonyl chloride and fractionating the polymer into isotactic, mediumisotactic and atactic fractions. The number of active centers in isotactic fraction ([Ci*]/[Ti]) was lowered by increasing DEAC/Ti molar ratio to 2, but further increasing the DEAC/Ti molar ratio to 20 caused marked increase of [Ci*]/[Ti]. The number of active centers that produce atactic and medium-isotactic PP chains was less influenced by DEAC in the range of DEAC/Ti = 0–10, but increased when the DEAC/Ti molar ratio was further raised to 20. The propagation rate constant of Ci* (k pi) was evidently increased when DEAC/Ti molar ratio was raised from 0 to 5, but further increase in DEAC/Ti ratio caused gradual decrease in k pi. The complicated effect of DEAC on the polymerization kinetics, catalysis behaviors and polymer structure can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by adsorption of DEAC on the central metal of the active centers or on Mg atoms adjacent to the central metal.  相似文献   
40.
均相催化剂制备的乙丙共聚物的组成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相催化剂制备的乙丙共聚物的组成均匀性研究徐君庭范志强王齐封麟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杭州310027)关键词均相催化剂,乙丙共聚物,组成均匀性在高聚物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多种活性中心的存在、活性中心随时间的变化及聚合条件的波动等因素使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