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98篇
化学   15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32篇
物理学   1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301.
18世纪法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军事工程师库仑,在电磁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创了电磁研究的新时代。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库仑从事电磁研究之前,就已经在建筑力学、弹性力学等方面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本文仅就库仑对弹性力学的贡献作一初步讨论,借以纪念这位科学伟人。  相似文献   
302.
A、B、E型肉毒素原品及透析液有色氨酸特征紫外和荧光光谱,透析品在紫外区无吸收和荧光,原品红外光谱有色氨酸特征谱带,透析品则无,证明透析品(毒蛋白)分子中不含色氨酸,原品中色氨酸是肉毒梭菌特有的代谢产物。A、B、E毒蛋白分子具有双链螺旋结构,双链间由—S—S—键连接,在85℃加热时,双链并不破坏。B的毒性与硫醚键和螺旋结构相关,A、E的毒性与分子肽链间结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03.
 地球上的生物沐浴在阳光之中,受到可见光和其他各种电磁辐射的作用。光和生物的相互作用无论在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维持还是生命的演化过程中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生命起源于无机物的光化合作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过程是大气和海洋中的简单无机物通过光化合成为生物分子的过程。地球上第一次出现生命大约是距今3.5×10~9年。在那以前,大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氢、氨、水蒸汽和甲烷。  相似文献   
304.
高功率二极管泵浦模块热效应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作为放大器应用的高功率二极管泵浦模块NdYAG圆棒的热效应,包括热透镜效应和热致双折射所引起的退偏效应及其补偿方法.在光路中加入合适的负透镜可以对特定工作条件下激光棒的热透镜进行较好的补偿;使用两个增益和荧光分布等参数完全一致的泵浦模块作为放大级,在其间加入90°石英旋转片和4F像传递系统可以较好的补偿热致双折射所引起的退偏效应.并且对以上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补偿效果,提高了泵浦模块的提取效率和激光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305.
安伦  童非非  张新刚 《化学学报》2018,76(12):977-982
随着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对含氟化合物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向有机分子中直接引入氟原子和含氟基团的方法受到了化学家们的广泛重视.近些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氟烷基化反应,作为一种温和可控向有机分子引入含氟基团的策略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从反应的高效简洁和绿色温和性角度出发,发展廉价金属作为催化剂以及使用廉价易得的氟卤烷烃作为氟烷基试剂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本文以绿色低毒的Fe(acac)3为催化剂,首次实现了铁催化下二芳基锌与α,α-二氟炔丙基溴的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条件温和、原料廉价易得,产物可以放大到克量级制备,并能进行多种转化.此外,这一铁催化体系还可以实现芳基格氏试剂与二氟烷基溴代的偶联反应,为合成二氟烷基芳烃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可能经历了单电子转移的自由基反应历程,偕二氟炔丙基自由基存在反应催化循环中.  相似文献   
306.
合成了一种含4,5-二氮-9,9-螺二芴(sb)配体的三齿磷铱配合物Ir(tpit)(sb)Cl(tpitH2=亚磷酸三苯基酯),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磷谱及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确定。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sb配体的存在扭曲了分子结构,有助于降低分子聚集及发光淬灭。与存在分子内π-π堆积的模型配合物Ir(tpit)(bpy)Cl(bpy=2,2′-联吡啶)对比进行了光电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分数1%)中配合物Ir(tpit)(sb)Cl的发光波长为512 nm,相对配合物Ir(tpit)(bpy)Cl的波长(520 nm)有了8 nm蓝移。配合物Ir(tpit)(sb)Cl的发光量子效率为30%,与配合物Ir(tpit)(bpy)Cl的94%相比有明显降低,说明了分子内π-π堆积作用在降低柔性基团非辐射跃迁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基于配合物Ir(tpit)(sb)C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最大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14 cd·A-1和4.5%。而由于分子内π-π堆积作用,基于配合物Ir(tpit)(bpy)Cl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高达60 cd·A-1和18.2%。  相似文献   
307.
应用量子化学方法,通过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和异构体稳定化能(ISE)的计算,研究了苯及第五主族元素取代杂苯分子C5H5X(X=N,P,As,Sb,Bi)的芳香性与稳定性.局域轨道定位函数局部最大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分子中C—X成键强度与实验稳定性顺序一致.从头算与密度泛函理论对分子的化学位移计算结果各异,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关分析表明,Hartree-Fock方法对所研究体系的NICS比密度泛函理论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在分子环平面上方0.8~0.9处的NICS是芳香性判据的最佳选择,由自然定域分子轨道分解NICS最大处的zz张量值,结果显示π键对分子的芳香性起主要贡献.异构体稳定化能与NICS(max)的zz张量及π键(NICS(max)zzπ)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表征杂苯分子C5H5X全局芳香性,其顺序为:苯>吡啶>磷杂苯>砷杂苯>锑杂苯>铋杂苯.特别地,对这类分子π轨道的研究发现不包含X原子的π轨道将产生异常大的π键芳香性,这一现象可为分子磁性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08.
通过2-(4'-三氟乙酰苯基)-4-苯基喹啉(tfapqH)与三氯化铱反应生成了二氯桥中间体,然后用吡啶-2-甲酸(picH)解离得到双环金属铱配合物Ir(tfapq)2pic。Ir(tfapq)2pic在二氯甲烷中的发光波长为584 nm,量子产率约为0.846,磷光寿命为1.211 μs,比没有三氟乙酰修饰的铱配合物波长蓝移的10 nm,量子效率提高了约5%,磷光寿命降低了0.286 μs,辐射跃迁加快,半波宽度降低了约26%,色纯度提高。其HOMO能级为-5.405 eV,LUMO能级为-3.277 eV,能级相对于未修饰的配合物都有所降低,且HOMO降低更明显,总的效果是能级差增加。Ir(tfapq)2pic 10%的热失重温度为301 ℃,比未修饰铱配合高近50 ℃。当Ir(tfapq)2pic以2%质量浓度掺杂于PVK-PBD中做成电致发光器件时的效率最高,电致发光波长为594 nm。器件的启明电压为7.3 V,最大亮度为8 571 cd·m-2,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2.65%,对应的流明效率为22.14 cd·A-1。色坐标是(0.58,0.40)。  相似文献   
309.
用循环伏安、交流伏安和交流阻抗法对Dawson型磷钨杂多阴离子P2W18O626-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 循环伏安结果显示, P2W18O626-在pH 2.52的0.1 mol·L-1 Na2SO4+NaHSO4溶液中有两对可逆的单电子还原-氧化波和两对可逆的双电子还原-氧化波. 单电子波的峰电位和电流与溶液的pH无关, 双电子波的峰电位则随溶液pH的增加而负移, 峰电流降低, 表明双电子电极过程有H+参与, 其数目为2. 交流阻抗谱表明P2W18O626-的电极过程完全受扩散控制, 实验测定其扩散系数(DO)为2.5×10-6 cm2·s-1. 循环伏安结果表明P2W18O626-的第III对波对O2还原为H2O2具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 催化效率约达300%. 将P2W18O626-应用于PW11O39Fe(III)(H2O)4-构成的类电-芬顿过程, 使该过程对硝基苯的降解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10.
基于硫酸介质中一定量的色氨酸(Trp)对铱配合物[(dpci)2 Ir(pca)](dpci=3,4-二苯基邻二氮杂萘,pca-吡啶-2-羧酸)-Ce(Ⅳ)-Na2 SO3体系的化学发光阻抑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Trp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抑制程度与Trp浓度在1.5×10-7~1.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