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79篇
化学   147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1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75篇
物理学   2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161.
低湍流度风洞中湍流度对平板边界层转捩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克敏  郭渠渝 《实验力学》1994,9(4):323-331
本文报告了在西北工业大学壁低流度风洞中进行了平板边界层转捩试验研究的简况及初步结果,试验湍流度为0.02%、0.1%及0.33%,用恒温热线风速仪测量时均速度型,求得边界层沿流向的位移厚度分布,并用示波器观察速度脉动脉形变化,从而确定起始转捩点和完全转捩点位置。结果表明,转捩的规律性和国外经典结果极为吻合。  相似文献   
162.
云纹干涉与钻孔法测量搅动摩擦焊接头的残余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敏  戴福隆  吕坚 《实验力学》2002,17(Z1):165-170
搅动摩擦焊是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焊接技术,特别适用于熔化焊接性差的有色金属等材料.搅动摩擦焊接头的残余应力分别具有高应力梯度的特点,传统的应变片钻孔法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本文结合云纹干涉法与钻孔法的技术,得到了铝合金薄板搅拌摩擦焊接头残余应力沿深度和沿垂直焊缝方向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3.
反扰力振动控制理论及其在井塔消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反扰力振动控制方法,通过施加一个与原扰力在相位上相反的控制力,来抵消原扰力对结构的影响。此法用于实际的矿井井塔建筑结构消振工程,取得了消振90%以上的显著效果,从而证实了此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法在动力荷载扰力作用下的建筑结构振动控制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4.
Detection resolution is crucial for improvement of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in the device and instrument. Because of the limited resolution, a fuzzy area with the truth-value as its center is found during the detection. The finding for improving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by the border of fuzzy area is first introduced. The higher resolution can be captured by the higher resolution stability which makes the different detection results of the inner and outer fuzzy area on the border reflected more sensitively between the measure and the reference quantity. The system resolution obtained only depends on the stability of measurement resolution, which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mea~surement resolution itself. Based on the finding,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can be improved two or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The finding can be used in various kinds of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165.
压气机中介机匣三点NURBS曲线参数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快速高效的压气机中介机匣参数化设计方法,以便在较大求解域内确定具有良好气动性能的初始几何,从而为三维数值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利用三点NURBS曲线参数化方法进行中介机匣二维初始设计,流道端壁型线同三维优化结果吻合较好,能够准确预测中介机匣流道损失。  相似文献   
166.
闪光光解流动管反应器与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技术两者相结合组成实验平台用于探测气相自由基反应动力学。外触发的脉冲激光光解流动管反应器内的先驱物来产生待反应的自由基;自由基与反应气体发生反应后,由流动管侧壁小孔取样、取样后的混合气体被同步辐射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探测光电离产生的离子。同时脉冲信号触发脉冲发生器使其产生一连串的脉冲,间隔40~50μs,此脉冲外触发质谱的采集,连续采集覆盖单次光解反应过程。质谱的时间分辨率为40μs,满足微秒时间内探测反应动力学过程。通过同步辐射光电离反射飞行质谱能直接探测自由基反应产物,并利用光电离效率曲线获得其电离能并区分不同的异构体。实验利用光解产生Cl自由基并与1-丁烯和异丁烯反应,测得反应的加成和消除产物,并获得其加成产物的电离能。  相似文献   
167.
根据高寒地区河流结冰时,河道冰情监测点垂直柱面内空气、冰与水三种介质所表现出的不同温度特性,设计了基于DS18820温度传感器的高显示分辨率冰层温度梯度一厚度自动化检测传感器,传感器内部采用单总线结构,通过MSP430单片机的控制实现了温度梯度各监测点的数字化数据采集,使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将新型传感器安装在内蒙古三湖口黄河河道并进行了连续两个月的现场冰情数据采集试验,传感器获得了黄河河道监测点系统的温度梯度数据.通过对采集获得的冰层温度梯度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全面掌握河道冰层变化的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新的冰层温度梯度一厚度传感器是一种更加适应于工程应用的冰情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168.
基于空气、冰、雪与水物理特性的差异,设计了适应高寒地区内陆河道冰雪情定点自动检测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设备.该系统被安装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水位站黑龙江河道断面,进行了3个半月的冰雪情定点连续监测,获取了系统的黑龙江河道内部冰水情以与积雪深度现场数据.采集数据完整地反映了黑龙江河道冬季冰层和雪层生消变化过程,为分析高寒地区冬季冰雪情变化规律以及春季凌汛预警提供了科学的预测数据,并探索出了一种适合野外恶劣环境下工程应用的冰雪情检测方法和系统设备.  相似文献   
169.
基于空气、冰与水的物理特性差异实现对冰水情连续自动检测的原理,作者设计、研制了适应高寒地区水电大坝冰情定点连续监测的冰水情自动检测传感器与信号采集系统,通过在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水库现场对冰情近4个月的冬季连续试验,获取了水库冰层内部系统的冰水情数据,采集数据客观反映了水库库区监测点冰层生消变化的规律,为确保引黄入晋工程的安全运行,也为高寒地区河道与水电大坝的冰情预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检测方法与设备.  相似文献   
170.
表面Cu2O纳米颗粒修饰高效促进γ-Bi2MoO6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在γ-Bi2MoO6光催化剂表面修饰了纳米级Cu2O, 得到了具有高效可见光响应的复合光催化材料, 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技术对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 在可见光条件下(λ>400 nm)考察了Cu2O表面修饰对γ-Bi2MoO6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性能的促进作用. 结果表明, 纳米级Cu2O(~10 nm)颗粒均匀地修饰于γ-Bi2MoO6的表面, 使γ-Bi2MoO6的可见光吸收带发生明显红移, 且吸收强度大幅提高, 增强了复合材料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 从而使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当Cu2O的表面修饰量为1.5%(w)时, 复合光催化剂降解MB的活性与纯γ-Bi2MoO6相比提高了6.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