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篇
  免费   700篇
  国内免费   767篇
化学   1190篇
晶体学   56篇
力学   211篇
综合类   93篇
数学   506篇
物理学   136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聚丙烯/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聚丙烯/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PP/CLAY)的等温结晶行为,并分别用Avrami方程和赵志英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蒙脱土微粒对聚丙烯等温和非等温结晶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提高聚丙烯的结晶速率并改善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92.
Two novel 25,27-dihydroxy-26,28-bis(3-phenylthiapropxy)-calix[4]arene(3) and 25,27-dihydroxy-26,28-bis(3-phenylthiapropoxy)-5,11,17,23-tetra-tert-butylcalix[4] arene (4) were synthesiz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ir ion-selectivity in ion-selective electrodes(ISEs).ISEs based on 3 and 4 as neutral ionophores were prepared,and their selectivity coefficients for Ag^ (lg KAg,M^pot)were investigated against other alkali metal,alkaline-earth metal,aluminum,thallium(Ⅰ),Lead and some transition metal ions using the separate solution method (SSM).These ISEs showed excellent Ag^ seletivity over most of the interfering cations examined,except for Hg^2 and Fe^2 having relative smaller interference(lg KAg,M^pot≤-2.1).  相似文献   
93.
以电化学和现场紫外-可见-近红外及现场FTIR光谱电化学方法对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HAS2Mo18O62]5-在非质子介质(CH3CN)中的电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杂多阴离子在非质子介质中经历4步单电子还原反应,所产生的杂多蓝阴离子在近红外区出现宽广的价间电荷转移吸收带,而红外区Mo=O端键及Mo—O—Mo桥键的特征吸收峰在还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红移.  相似文献   
94.
在人工双层膜囊泡表面, 构建了一个通过人工受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控制酶反应活性的超分子体系. 体系以生物体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为模拟原型, 由作为受体的烷基胺、被受体识别的信号分子吡哆醛衍生物、乳酸脱氢酶、受体和酶之间的媒介物Cu2+以及作为体系载体的合成肽脂囊泡五个成分构成.通过UV-vis光谱法及动态光散射测定对体系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随着受体疏水参数增大, 其对信号分子的识别能力增强, 二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信号分子与囊泡表面静电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信号分子具有选择性; 媒介物与信号分子–受体可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2的配合物, 其形成能力比媒介物与酶的结合能力更强.作为结论, 体系中烷基胺受体对磷酸吡哆醛信号分子的识别有效控制了处于囊泡表面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5.
徐四川 《大学化学》2002,17(6):25-28
极地云表面上的异相反应在春季南极臭氧空洞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极地云表面上异相反应两个机理 ,其中的新机理同样适用于另外一些凝聚相和表面体系中的异相反应。  相似文献   
96.
硫酸根的直接光度法测定的报道尚不多见,有在水丙酮介质中用钼蓝法测定的介绍,但因需对钼酸盐进行预电解且显色缓慢使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在1,3-N,N’-双〔4-(4’-硝基苯偶氮)苯基]异方酸二酰胺(BNBPS)-硫酸根显色体系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重点对该非水显色体系用于水样测定进行研究,提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应用于多种水样中硫酸根的直接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
98.
铂(Ⅳ)—钼酸盐—丁基罗丹明B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铂与钼酸铵和丁基罗丹明B(BRB)形成离子缔合物,该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70nm,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9.26×10~5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0~3.0μg Pt/25ml,缔合物至少稳定3周。测定铂的条件为C_(HClO_4)=1.4mol/L,C_(MoO_4~(2-)=1.1×10~(-3)mol/L,C_(BRB)=3.8×10~(-5)mol/L,0.08%PVA。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除形成杂多酸的元素外,大多数不干扰。本法已用于催化剂和某些铂矿中铂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99.
用同步辐射角分辨偏振紫外光电子谱对K/Ru(1010)面上吸附分子轨道的对称性测量发现:结合能在11、.2eV的CO-4a1(4σ)分子轨道对s偏振光(在沿〈1210〉的人射面)是禁戒的。结果表明由于K的强烈影响,CO的分子轨道重新排列(sP^2杂化)。依据选择定则和分子轨道的对称性6说明,sp^2再杂化的CO分子吸附的桥位取向是〈1210〉晶向。  相似文献   
100.
以FeCl3∙6H2O, Na4bta (H4bta = 1,2,4,5-benzentetracarboxilic acid), 1,10-phen (1,10-phenanthroline)和H2O为原料, 用水热技术合成出了以均苯四甲酸根为桥连配体的新的二维配位聚合物[Fe(μ4-bta)0.5(phen)(OH)]n (1). 化合物1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a = 1.0129(2), b = 0.9265(2), c = 1.5696(3) nm, β = 91.37(3)°, V = 1.4721(5) nm3, Z = 3. 一致性因子R1 = 0.0292, wR2 = 0.0798. 结构测定结果表明, 化合物中, 每个bta配体连接四个FeIII单元, 构成新的μ4-配位模式, bta的四个脱质子的羧基, 交替地以单齿和双齿配位方式与FeIII离子连接, 构成二维无限层状结构.磁性测试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中存在着反铁磁相互作作用. 热失重谱显示出, 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此外, 还测定了化合物的IR及UV-Vis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