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83篇
化学   372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39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16篇
物理学   2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Wilson非协调元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鹿晓阳  刘玉文 《力学学报》1989,21(3):379-384
  相似文献   
62.
The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a new dinuclear copper(Ⅰ) complex [Cu(dppb)(NO 3)] 2 are reported.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2 1 /n with a=12.830(3),b=10.899(2),c=19.666 (4),β=104.69(3)°,V=2660.1(9)3,Z=4,D c=1.378 g/cm 3,F(000)=1144,the final R=0.0600 and wR=0.0668 for 2951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Ⅰ).The complex contains a folded Cu 2 P 4 core structure,with two Cu(Ⅰ) atoms being bridged by a pair of dppb ligands to form a 14-membered Cu 2 P 4 C 8 zigzag ring.The ligand sphere of each metal center is completed by a nitrate anion in a chelating fashion.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制备B7-H3-Fc融合蛋白,研究其对T细胞的共刺激作用.方法:首先采用PCR技术分别从pMD19-T/小鼠B7-H3和pMD19-T/hIgG1(Fc)重组载体中扩增出小鼠B7-H3胞外段基因和人IgG1重链Fc恒定区基因.通过重叠PER技术将2段基因连接成B7-H3-Fc,经EcoR I和Bgl Ⅱ双酶切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lRES2-EGFP构建成pIRES2-EG-FWB7-H3-Fc重组载体.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经G418加压筛选能稳定分泌表达小鼠B7-H3-Fc融合蛋白的基因转染细胞,并经Western blot鉴定.该转基因细胞无血清培养后,收集细胞上清、超滤浓缩后行经Protein G柱纯化,获得纯品B7-H3-Fc融合蛋白.通过CCK-8以及ELISA方法检测小鼠B7-H3-Fc融合蛋白对T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能稳定表达B7-H3-Fc融合蛋白基因的CHO转基因细胞株,该融合蛋白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促进T细胞体外增殖及IL-2和IFN-γ等细胞因子分泌.结论:本研究提示B7-H3作为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在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了正性共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64.
光谱法研究有机农药污染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圆二色谱(CD)等光谱方法研究了有机农药敌敌畏(DDVP)、乐果(DIM)、氧化乐果(OME)及生物农药申嗪霉素的有效成分吩嗪-1-羧酸(PCA)与端粒脱氧核糖核酸(DNA)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有机农药分子可能主要以嵌入模式与DNA结合,DDVP、DIM、OME以及PCA与端粒DNA之间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1.17×106、1.48×106、4.52×105和1.80×106 L/mol,与DNA结合能力的大小顺序为PCA>DIM>DDVP>OME。 这些有机农药分子明显不利于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 有机农药分子的嵌入削弱了DNA碱基对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对DNA的二级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使得DNA的双螺旋结构变得松散。  相似文献   
65.
针对跨度为50\,m, 矢跨比为1/5的单层凯威特K6型球面网壳结构, 对6种杆件分组方式、 7种网格划分密度的42个网壳模型进行截面优化分析, 得出了与以往截面优化不同的、优化 效果更好的杆件分组方式和网格划分密度取值建议, 优化过程充分考虑了网壳结构强 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使优化结果更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可为工程设计人员提 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不同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制退机内复杂流场计算的适用性,以某火炮制退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实际结构下的三维计算模型,利用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技术,实现了火炮实际后坐速度下的制退机内部三维运动流场的数值计算。分别采用标准k-ε模型、RNGk-ε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计算制退机内部各腔室压力,与实验曲线对比,结果表明,应用标准k-ε模型对后坐冲击过程的制退机内部压力计算的误差最小,与实验结果吻合最好。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不同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制退机内复杂流场计算的适用性,以某火炮制堪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实际结构下的三维计算模型,利用动网格与滑移网格技术.实现了火炮实际后坐速度下的制退机内部三维运动流场的数值计算.分别采用标准k-ε模型、RNGk-ε模型和Realizablek-ε模型计算制退机内部各腔室压力,与实验曲线对比,结果表...  相似文献   
68.
研究多重调和Bergman空间上的Topelitz算子.对多重调和符号的Topelitz算子,给出了乘积性质、交换性质的符号描述.  相似文献   
69.
王强  周海京  杨春  李彪  何晓阳 《物理学报》2013,62(11):115204-115204
从模式保留和转换的角度, 过模波导器件可分为模式转换器、模式保留器和模式综合器. 传统方法只解决其中一种器件的设计或者对器件的某个指标进行改进. 本文在深入分析耦合波理论之后, 提出了过模波导器件的迭代设计方法, 从原理上解决了过模波导器件的设计问题. 该方法能够统一设计三类过模波导器件, 通过添加不同的结构控制方法, 可得到转换效率更高、带宽更宽、结构更紧凑、满足不同工程需求的器件, 而且还能有效设计一些新型器件. 给出了两个设计实例: 双频TM01–TE11模式变换器和光壁馈源喇叭. 双频TM01–TE11模式变换器的两个工作频点为8.75 GHz和10.3 GHz, 波导半径为16 mm, 在两个频点转换效率为99%以上. 光壁馈源喇叭实现TE11模式向高斯束的转换. CST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两个器件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耦合波理论 模式转换器 模式过渡器 迭代法  相似文献   
70.
题目如图1,在凸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经过O作任两条直线分别交边AD、BC、AB、CD于点E、F、G、H,GF、EH分别交BD于点I、J.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