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5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546篇
化学   907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172篇
综合类   83篇
数学   432篇
物理学   95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61.
罗布麻纤维与丙烯酸酯类接枝共聚物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与罗布麻纤维的接枝共聚反应,用IR、SEM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了接枝纤维的结构。与纯罗布麻纤维相比较,接枝纤维具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和较低的杨氏模量,柔顺性增加;耐酸、碱能力随接枝率的增加而提高,但吸湿率不降。  相似文献   
62.
丙烯酸酯类与亚麻纤维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ou-Zeid等人曾报道以Fe(~2+)-H_2O_2体系引发丙烯腈等单体与黄麻纤维的接枝共聚反应,Misra等人报道了以S_2O_8_2-TU为引发体系,甲基丙烯酸甲酯与黄麻纤维的接枝共聚,最近,我们报道了以Ce(Ⅳ)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EA)分别与苧麻及亚麻纤维的接枝共聚。亚麻纤维与丙烯酸酯类单体接枝改性后,仲长率有所提高,加强了结合力,改善了成纱品质,因此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过硫酸钾-硫脲(KPS-TU)为引发体系,研究丙烯酸甲酯(MA)、EA及丙烯酸丁酯(BA)与亚麻纤维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用IR、SEM、X射  相似文献   
63.
土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GC-MS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某废弃化工厂原厂区及附近农田的土壤中可能存在的60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步骤对分析结果进行监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4.
南蛇藤倍半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南蛇藤(Celastrus angulatus)的种子中分得三个新的倍半萜化合物(1~3)。它们的结构经紫外、红外、质谱及二维核磁谱确定为1β-乙酰氧基-8α-苯甲酰氧基-9β, 13-二(β-吡啶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1β, 2β-二羟基-6α-乙酰氧基-8β, 9β-二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2)和1β, 2β, 8β, 9β-四苯甲酰氧基-6α-乙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3)。  相似文献   
65.
从两二酸二乙酯、氯乙酸乙酯和氯苄出发,经LiAlH4还原,合成新的二元醇,进而合成新的螺环化合物:3,9-二羟乙基-3',9'-二苯甲基-1,5,7,11-四氧杂螺[5,5]十一烷.该化合物的结构由它的氢和碳-13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得到证明.该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的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由于环上四个取代基的稳定作用,聚合物的收率比较低(产率10%左右).通过对聚合物的结构分析,提出了这一单体的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机理.对随聚合温度升高,聚合物中酯基/苯基的克分子比降低,以及本体聚合时得到交联聚合物等一系列现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以多种聚醚为软段,二异氰酸酯(MDI和TDI)为硬段,合成了多嵌段聚醚聚氨酯,以此聚氨酯为基材,与NaH及1,3-丙碳酸内酯反应,进一步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离子化程度的阴离子型碳化聚氨酯离聚物,用交流阻抗谱仪测定了样品的阻抗谱,由此计算出样品的离子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以聚乙二醇(PEG)为软段的样品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以聚环氧丙烷(PPO)为软段的样品次之,以聚四氢呋喃(PTMO)为软段的样品最低,对于离子化程度不同的聚氨酯离聚物以金属离子和烷氧单元之比为0.05时导电性能最好。阳离子为Li+和Na+的样品具有相近的离子电导率。  相似文献   
67.
(±)—表—马氏醇的合成(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表-马氏醇的另一种合成方法,应用羟基香叶醛及芳樟醇为原料,通过关键中间体(2E,6E,10E,14E)-16-羟基-3,7,11,15-四甲基-9-9苯磺酰基-2,6,10,14-十六碳四烯醛及溴化物,在无水CrCl2作用下,分子内缩合生成苏式醇为主的环化产物。  相似文献   
68.
杨融生  张汉辉 《结构化学》1996,15(3):181-186
在原子簇局部非定域分子轨道模型的基础上,导出一个既能包容以往许多结构规则,又能适用于各类高氧化态金属原子簇的结构新规则,并应用于簇合物结构和催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69.
曾广植  严家生  周佩琴 《化学学报》1985,43(11):1114-1117
曾报道烷基磷脂类化合物能抑制小鼠体内移植肿瘤的生长并能选择破坏白血病细胞。在Andreesen等所试的九种溶血磷脂化合物中,1-O-十八烷基-2-O-甲基甘油-3-磷脂胆碱(ET-18-OCH_3,1)具有杀死白血病癌细胞的最高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后者的新陈代谢或活化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70.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浆料中的聚乙烯醇和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变性聚乙烯醇和淀粉醋酸酯的一种新方法。分别选择670.0~540.0nm以及590.0~730.0nm波长对测定变性聚乙烯醇和淀粉醋酸酯。变性聚乙烯醇)~32μg/ml,淀粉醋酸酯0~130μg/m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差值△A遵循比耳定律。当淀粉醋酸酯与变性聚乙烯醇的浓度比在1.3~16范围内,变性聚乙烯醇和淀粉醋酸酯的样品回收率分别为99.5~105%和97~108%。所拟定的方法可测定浆料中变性聚乙烯醇和淀粉醋酸酯。本法与盐酸水解淀粉法测定的聚乙烯醇含量相吻合。本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