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化学   351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70篇
物理学   2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对于均值K IRCHHOFF板非线性边界镇定问题给出几点注记.首先应用G reen公式对具有非线性边界反馈控制的均值K IRCHHOFF板所决定的非线性系统的能量衰减速度进行了重新推导,从而修正了前人的结果.然后应用极大单调函数的定义和分部积分技巧,对均值K IRCHHOFF板非线性边界镇定问题所决定的非线性算子A的极大单调性给出了重新证明,进而更正了已有文献中相应证明的欠妥之处.  相似文献   
1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红车轴草及其提取物中铁和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了红车轴草及其提取物中铁和锰的含量,试验了仪器的工作条件并予以优化,经干燥和粉碎的试样于瓷坩埚中用浓硝酸处理,经蒸发至干,于马弗炉中在500℃灼烧1 h重复处理一次后用0.2 mol.L-1HCl浸取坩埚中残渣,所得溶液进行FAAS测定,两元素的线性范围为0.50~4.00 mg.L-1(铁)和0.20~3.00 mg.L-1(锰),相关系数依次为0.999 6和0.999 0。根据标准曲线斜率算得两元素的测定灵敏度依次为0.028和0.011 mg.L-1/1%。试验得铁的回收率为98.9%,锰的回收率为96.2%,平行5次测定一红车轴草试样中铁及锰量,对平均含铁量为67.0μg.g-1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2.45%,平均含锰量为7.8μg.g-1的RSD值为2.10%。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丁二烯在La、Nd、Sm、Gd、Dy、Ho和Y七种稀土氯化物与两种烷基铝分别所组成的催化剂之烷基铝链转移速度常数k_a,结果表明,不同稀土催化剂k_a的变化趋势与链增长速度常数相似。动力学方法证明钐催化剂失活按双基终止进行。本文对稀土催化剂失活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杂氮硅三环是一类分子内具有N→Si配位键的化合物,作者曾报道了一系列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化学结构。对于一个分子内带两个对称的硅三环结构的双一杂氮硅三环化合物的合成,文献报道还很少啪。我们用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研究了从瑞香科植物中分得的二萜原酸酯(1~12)的电子轰击质谱反应,这类化合物有相当明确的质谱-结构关系,在阐明裂解机制的基础上,确定了三种新的类似物的结构,它们分别为唐古特瑞香甲素(5)、黄瑞香甲素(6)及15,16-二氢瑞香毒素(13)。  相似文献   
16.
17.
刘述梅  易兰花  黎拒难 《分析化学》2003,31(12):1489-1492
研究了镓(Ⅲ)-茜素氨羧络合剂(ALC)在碳糊电极上的阳极吸附伏安行为,并以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定镓的吸附伏安法.在0.12 mol/L HAc-NaAc-0.24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底液(pH 4.5)中,-0.10 V (vs.SCE) 富集90 s (或180 s),以250 mV/s扫速线性扫描至0.90 V, Ga3+-ALC在碳糊电极上产生灵敏的与ALC的峰电位相差近230 mV的吸附氧化峰,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镓浓度在5.0×10-10~8.0×10-7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富集240 s检出限达3.0×10-10 mol/L(S/N=3).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该法用于粮食样品中镓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碳糊电极阳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大黄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4.2的HAc-NaAc底液中,大黄酸在碳糊电极(CPE)上有一灵敏的吸附氧化峰,峰电位为1.14V(vs.SCE)。该氧化峰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大黄酸的浓度在8.0×10-9~8.0×10-7mol/L(富集120s)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检出限为2×10-9mol/L(S/N=3,富集180s)。探讨了大黄酸在CPE上的伏安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并将本法应用于中药大黄中的大黄酸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芦荟大黄素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催化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以溶解氧为氧化剂,在碳糊电极(CPE)上吸附催化伏安法测定含蒽醌基药物的新方法。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等手段研究了该催化伏安峰产生的机理。实验表明,芦荟大黄素能够有效地吸附富集在CPE表面上。在阴极化电位扫描过程中,芦荟大黄素被还原成蒽氢醌化合物,然后又立刻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氧化为芦荟大黄素,接着又在电极上被还原,从而形成一个催化循环。而在汞电极上芦荟大黄素产生一个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观察不到其催化反应。在0.56 mol/L NH3-NH4Cl(pH8.9)缓冲溶液中,芦荟大黄素在CPE上于-0.60 V(ns.SCE)产生一灵敏的催化伏安峰。所述方法应用于中药大黄中的芦荟大黄素的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一致。有机化合物在CPE和其它固体电极上的吸附催化伏安法灵敏度高,且电极无毒,显示出与汞电极不同的反应机理。它对于药物药理、药效、药物毒性、临床医学和生物化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1,3,4,6-四-O-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许金峰  方志杰  巨长丽 《合成化学》2003,11(5):379-380,433
分别用对甲氧基苯甲醛和苯甲醛保护D-氨基葡萄糖的氨基,再将羟基用乙酰基保护,以氯化氢脱去氨基上的保护基团,最后脱去氯化氢得到1,3,4,6-四-0-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两种方法的总产率分别为59%和61%。道关键中间体3b未见报,其结构经^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