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化学   11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提出一种新的手性分离技术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 研究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在D(L)-酒石酸异丁酯1,2-二氯乙烷有机相和β-环糊精衍生物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 考察了β-环糊精衍生物种类和浓度、酒石酸酯构型和浓度、水相pH 值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具有很强的手性分离能力, 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均对S-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大于对R-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 其中以羟丙基β-环糊精的识别能力最强; 而D-酒石酸异丁酯的识别能力刚好相反; 在羟丙基β-环糊精和D-酒石酸异丁酯萃取体系中, α-环己基扁桃酸外消旋体一次萃取分离后, 水相中S-对映体e.e.%达到27.6%, R-和S-对映体的分配系数(kR和kS)分别为2.44和0.98, 分离因子(α)达2.49; 同时pH值和萃取剂浓度对手性分离能力有显著影响.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对外消旋体化合物的制备性分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Cd2Ge7O16中Tb的长余辉发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Cd2Ge7O16∶Tb3+材料的发光及其长余辉性质。指出Tb3+的发光是该离子的 5D3- 7DJ5D4- 7DJ两种跃迁产生的;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 5D4- 7DJ跃迁增强,发光颜色由蓝变绿。并把该材料的长余辉性质归结为基质结构中有电子陷阱和空穴陷阱。提出余辉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13.
双棱镜干涉实验光路调节复杂,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如果不提前加以介绍和解释,学生很难真正将细节理解到位,导致异常实验现象层出不穷.教师授课时先从宏观上给出实验原理,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实验光路的搭建,再引导学生注意各器件的摆放位置,观察异常位置导致的实验现象,并探索这些现象的来源.最后以图解的方式对各种实验现象予以解释,这样可使学生对实验过程有整体性的把握,能更好地达到课程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Adams完备化与局部化的等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一般的范畴上考虑了幂等对与Adams完备化的关系,证明了它们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15.
以酰氯为酰基化试剂,用三乙胺作缚酸剂和催化剂,制备了一系列对叔丁基杯[8]芳烃酯类衍生物(2a~2e),其结构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以2为萃取剂,考察了酯型儿茶素单体在二氯甲烷-水两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行为.结果表明:2e的萃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光声光谱(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PAS)是研究凝聚态和表面吸附物振动光谱的1种新方法。近几年来PAS发展很快,它与FT-IR技术结合,已成为1种新的固体样品和表面分析的有力工具。本文应用FT-IR/PAS方法研究了金属卟啉配合物及其与NO的表面吸附物。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平面大π体系共轭环的结构特点,在光  相似文献   
17.
易健民  唐阔文 《分析化学》2000,28(10):1291-1294
参考文献合成了一种非水溶性β-环糊精/环氧氯丙烷交联聚合物,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考察了毛细管柱的基本性能,对某些芳香位置异构体和对映体进行了色谱分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所合成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立方颗粒作为前驱体,在相对低温的水热条件下,通过反应体系中自身存在的扩散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可控制备了钴酸锌纳米空心材料。利用SEM、TEM、EDS和XRD等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形貌、结构、组成和物相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钴酸锌纳米盒粒径均匀,分散度好;钴酸锌纳米盒颗粒大小约为20nm,整个纳米盒为单晶。研究了钴酸锌纳米盒的生长机理。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磁学性质测试,结果显示,尖晶石型结构钴酸盐纳米材料的磁性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而加以调变。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中孔炭(MPC)和VXC-72R炭黑作载体,制备了中孔炭载纳米Au粒子(Au/MPC)和VXC-72R炭黑载纳米Au粒子(Au/CB),并将其用作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阳极电氧化催化剂.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比较了不同载体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纳米Au粒子均为面心立方结构,Au/MPC中纳米Au粒子的粒径为16nm左右比Au/CB中的纳米Au粒子的更小,且均匀分散在载体的表面.用循环伏安曲线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等比较了不同载体催化剂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Au/CB的电流密度为38.10mA·cm-2,而Au/MPC的电流密度达到42.88mA·cm-2,比Au/CB的电流密度提高了12.5%.  相似文献   
20.
首次用海泡石为硅源、高岭土为铝源,在水热条件下原位晶化合成NaY分子筛,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着重考察晶化温度和投料配比对产品相对结晶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Y分子筛的形成受晶化温度的影响最大,随温度的升高,产品的相对结晶度显著提高,晶化温度升至100℃时,得到结晶度较高的NaY分子筛晶体.在原位晶化体系中,随n(SiO2)/n(Al2O3)减小,其相对结晶度增大;增加体系的n(Na2O)/n(SiO2)和减小n(H2O)/n(Na2O)都增大产品的相对结晶度;n(SiO2)/n(Al2O3)在投料比影响因素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