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行列式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基本数学对象。在一般教科书中,行列式的定义由于用到了一些置换理论而显得比较抽象。本文建议利用图这一直观工具给出行列式的定义,避免置换概念的使用。  相似文献   
43.
M.Farber 等在[2]中引入了“边不交的生成树对”的变换图τ_2(G)的定义,证明了它是连通的.本文讨论了τ_2(G)的连通度,得到了一个下界.特别地,对于2-补树图,即恰含有两个边不交的生成树的图,本文先给出了一种递归方法去构造全体2-补树图,然后证明了2-补树图 G 的τ_2(G)的连通度≥|V(G)|-1,井给出了例子,说明这一下界是最佳可能的.  相似文献   
44.
关于方阵分解的一个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文[1]讨论了方阵分解成对称矩阵之积的问题,得到定理:任何域上的方阵皆可表成有限个对称方阵的乘积.最后[1]的作者留了两个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是:对任一域,矩阵分解为对称因子的个数,其最小数应是多少?并且在[1]中,作者给出了初步猜测,这个数大约不超过6,但没给出证明.本文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完满的回答,指出,任何域上的方阵都可表成不超过两个对称矩阵的乘积,从而给出了这个最小数应为2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何建波  李学良  林建新 《化学学报》1997,55(11):1103-1107
采用特定的电势扫描程序测出了浓碱溶液中Cu(I)阳极产物的多重还原电流峰。根据各峰之间转化或竞争的关系, 提出了亚铜氧化物的吸附成相和溶解沉淀两种途径共存的形成机理。为确定各阴极峰的归属, 本文采用了将阴极电流峰与XRD和XPS特征峰进行半定量对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恒电位下两个铜线电极在磷酸溶液中的电流混沌振荡行为,通过恒定不同的电位数值,改变单个电极的电流振荡混沌行为,研究了不同混沌间的相互作用.调整线电极间的距离,研究了电极间距对电流振荡行为的影响.实验中两电极的振荡间呈现了复杂的耦合作用,耦合后的频率与耦合前电极原有的频率不同.两电极的混沌电流振荡中呈现出同步、准周期同步和反相同步等现象.电极距离一定时,振荡波形差别很大的两电极的电流容易呈现反相同步和准周期同步,波形差别不大时容易产生同步.强的耦合导致电极间电流振荡的同步,电极距离的加大,电极间电流振荡难以产生同步.对耦合作用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铝对氮化钼膜电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氮化钼电极;铝对氮化钼膜电极性能的影响;比电容;电化学;循环伏安法;添加剂;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48.
羟烷基胺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SO_2的量子化学计算(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对羟烷基胺离子液体(HyAAILs)与二氧化硫(SO2)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几何结构优化,电荷分布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等来确定离子液体中能够有效吸收SO2的官能团.HyAAILs与SO2反应形成平均距离为0.240nm的S—N键,导致电荷从ILs转移到SO2以及S—O键长和O—S—O键角的改变.气态和液态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标准吉布斯函数变(△G苓)主要取决于阳离子的结构和分子质量.阳离子结构影响了吸收反应能垒,对于三种阳离子体系的反应活化能顺序为:Ea(secondary)Ea(tertiary)Ea(primary).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实验数据的验证,羟乙基伯胺离子液体吸收的SO2理论摩尔分数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非常接近.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预测和验证功能离子液体性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9.
线状铜电极在磷酸溶液中电流混沌振荡的同步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恒电位下两个铜线电极在磷酸溶液中的电流混沌振荡行为 ,通过恒定不同的电位数值 ,改变单个电极的电流振荡混沌行为 ,研究了不同混沌间的相互作用 .调整线电极间的距离 ,研究了电极间距对电流振荡行为的影响 .实验中两电极的振荡间呈现了复杂的耦合作用 ,耦合后的频率与耦合前电极原有的频率不同 .两电极的混沌电流振荡中呈现出同步、准周期同步和反相同步等现象 .电极距离一定时 ,振荡波形差别很大的两电极的电流容易呈现反相同步和准周期同步 ,波形差别不大时容易产生同步 .强的耦合导致电极间电流振荡的同步 ,电极距离的加大 ,电极间电流振荡难以产生同步 .对耦合作用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吴吉昌  李学良 《数学研究》2003,36(3):223-229
G是3-连通图,e是G中的一条边.若G-e是3-连通图的一个剖分,则称e是3-连通图的可去边.否则,e是G中不可去边.本给出3-连通3-正则图中生成树外可去边的分布情况及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