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化学   249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06篇
物理学   2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采用纳米自组装方法以钼镍铵溶液作为浸渍液制备贯穿性介孔Mo-Ni-NH3/γ-Al2O3催化剂。利用BET比表面积测试法(BET)、CO吸附原位红外、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种类、用量在自组装过程中对催化剂的分散性及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催化剂TOP-3的孔性质最好,其比表面积为183 m2·g-1,孔容为0.46 m3·g-1,平均孔径为10.11 nm,且孔道在10~30 nm处高度集中,高达35.63%;红外CO原位吸附结果证明了Mo2+,Mo4+和Ni2+活性中心的存在,且均以线式吸附态吸附CO;从XRD分析可发现催化剂NOP-3、NOP-4在2θ=15.9°,20.8°,22.2°和30.8°处出现了Al2(Mo O4)3的(111),(102),(021),(312)4个晶面的特征衍射峰,而TOP系列催化剂的特征峰弥散,说明TEA与OP-20复配可以改善金属的分散性。TEM表征结果证明了15~20 nm贯穿性多孔结构的存在,且分散均匀。此结构有利于大分子扩散,适合于重油加氢处理。  相似文献   
162.
马嘉雯  孙云飞  宛建峰  张强  袁成卫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10):103002-1-103002-6
在传统高功率缝隙波导阵列中,缝隙间的相互耦合严重影响了阵列的宽角扫描能力。以实现阵列宽角波束扫描为目标,通过分析阵列扫描特性,从提高缝隙阵元间隔离度的角度出发,提出在阵列中引入隔离栅结构,降低了阵元间耦合对阵列大角度扫描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波导窄边斜缝的谐振式阵列天线,采用电磁仿真软件优化阵列。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未采取措施前阵列的最大扫描范围为±34°,引入隔离栅后扫描范围可扩大至±45°,波导端口S11≤?10 dB,增益仅下降了2.3 dB,单根缝隙波导功率容量达330 MW,有应用于高功率微波领域的潜质。  相似文献   
163.
秦洪才  袁成卫  宁辉  孙云飞  张强  许亮  严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2):023002-1-023002-5
提出了一种工作在C波段的高功率平板波导螺旋阵列天线。以平板波导馈电,降低了馈电复杂性和馈电结构高度;对基本的电探针结构进行改进,通过控制扇形缝隙的圆心角大小来调整耦合量,并采用上下脊结构消除反射;设计了短螺旋天线结构,通过分离的参数分别优化轴比和反射,得到天线的轴比在?7°~7°的范围内小于0.5 dB;构建了一个20单元的直线馈电阵列,通过电探针结构从平板波导中耦合能量,实现了20单元的等幅馈电。最后仿真了一个工作在4.3 GHz,包含20×20个单元的螺旋阵列天线,结果表明:该天线的增益为31.6 dB,口径效率为74%,在4.11~4.43 GHz的频带范围内反射小于?16 dB,功率容量3.6 GW。  相似文献   
164.
通过研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抗坏血酸、NaBH4和AgNO3的用量,以及搅拌时间、反应时间对无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制备条件,以及各成分对金纳米棒生长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可见吸收光谱和透射电镜图对不同条件下所制备出的金纳米棒进行了表征.在室温为28℃,CTAB浓度为0.1 mol/L、AgNO3浓度为96μmol/L、AA浓度为0.97 mmol/L、NaBH4浓度为1.5μmol/L,搅拌25 s等最佳条件下,只需反应6h就能够成功制备出长径比为5且形貌均匀、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轴宽较小的金纳米棒,且有望应用于水环境中Hg2+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5.
采用固相萃取(SP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检测法(SIM)对水中27种有机农药进行提取、净化、浓缩前处理,实验优选出了分离效果较好的色谱柱VF-1701 ms(30 m×0.25 mm×0.25μm),优化了固相萃取及GC-MS的分析条件,建立了水样中7类27种有机农药的SPE-GC-MS/SIM分析方法。样品中各组分曲线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1,检测限为0.015~0.054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2.8%~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5%~16%。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法无需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同时快速测定7类27种有机农药。  相似文献   
166.
采用固相萃取(SP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检测法(SIM)对水中27种有机农药进行提取、净化、浓缩前处理,实验优选出了分离效果较好的色谱柱VF-1701 ms(30 m×0.25 mm×0.25μm),优化了固相萃取及GC-MS的分析条件,建立了水样中7类27种有机农药的SPE-GC-MS/SIM分析方法。样品中各组分曲线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1,检测限为0.015~0.054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2.8%~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5%~16%。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法无需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同时快速测定7类27种有机农药。  相似文献   
167.
首先运用超效DEA模型测算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然后利用我国2005—2015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VAR模型,测度水资源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水资源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水资源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反应时滞、作用力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8.
气相色谱-质谱同时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4-氯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脂、2-氯硫杂蒽酮、2-异丙基硫杂蒽酮和2,4-二乙基硫杂蒽酮9种光引发剂的气相色谱-质谱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以15mL二氯甲烷,于40℃下超声提取20min的样品前处理条件。在优化的柱温程序下9种光引发剂目标物获得较好分离,质谱选择离子扫描定量。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7840~7.699μg/L,3种不同标准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2.44%~110.6%,相对标准偏差为1.60%~9.46%(n=6)。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的分析监测。  相似文献   
169.
刘琳  彭丹  张艳萍  张强  钱建华 《化学通报》2015,78(12):1158-1161
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接触角测试研究了5-苯基-1H-四氮唑在硫-乙醇体系中对铜的缓蚀性能。结果显示,缓蚀剂可以在铜片表面形成疏水性保护膜,有效抑制了铜片的腐蚀。电化学测试表明,当缓蚀剂浓度为70 mg/L时缓蚀效率达到87%,对铜电极有明显的缓蚀作用。通过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缓蚀剂分子结构与缓蚀性能的关系,分析了缓蚀剂分子的活性位点。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缓蚀剂分子在Cu的(111)表面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170.
建立烧结脱硫石膏的钙相分析方法。根据石灰石浆脱硫工艺的特点,利用脱硫石膏中硫酸钙和亚硫酸钙等钙相的不同特征,用EDTA容量法测定总钙,并用ICP法、红外仪器方法测得硫酸钙、亚硫酸钙、碳酸钙等的含量,再利用差减法计算氧化钙的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n=6),硫酸钙、亚硫酸钙、碳酸钙及氧化钙的加标回收率在97%~100%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烧结脱硫工艺中烧结脱硫石膏钙相的日常检测,实现对脱硫工艺中各阶段反应产物的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