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98篇
化学   158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59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47篇
物理学   2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亚钛法、亚铁法和微容量法测定了各铀矿山的38个样品,比较了六种溶矿方法,以盐酸-过氧化氢-氟氢酸法为最好,对分析结果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亚钛法和亚铁法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微容量法和上述两法间均存在差异。三种方法的精密度约为2%左右,亚铁法稍好。亚铁法和亚钛法的准确度较高,约为±0.5%,微容量法偏低约2%。 (一)主要试剂八氧化三铀为国营404厂所产基准试剂,使用前于850℃的马弗炉中煅烧2小时。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二)溶矿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13.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自制的盐酸2-氯甲基-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缩合得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甲基硫}-1H-苯并咪唑,再经氧化、成盐反应生成产物2-{[4-(3-甲氧基丙氧基)-3-甲基吡啶-2-基]甲基亚硫酰基}-1H-苯并咪唑钠,总收率66%.此产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表征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4.
变温红外光谱研究多嵌段聚氨脂脲的微相分离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由聚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3.5-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组成的多嵌段聚氨酯脲(SPUU)的微相分离行为的影响.从室温逐步升温到310℃的过程中,氨基甲酸酯键(UT)之间形成的氢键大量解离,而脲键(UA)之间形成的、具有平面状双分叉结构的氢键在130~200℃范围却大量生成;从310℃缓慢冷却到室温后,部分游离的UT重新形成氢键,而硬段之间形成的UA氢键的含量又有所增加.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SPUU的微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量咖啡酸锗(CAA-Ge)的荧光强度,并比较加入鲱鱼精DNA(hsDNA)后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以及循环伏安曲线变化,判断两者的作用方式,得到两者的本征结合常数达到5.23×104L.mol-1,且一个CAA-Ge分子可同时与6个hsDNA碱基对发生作用。并通过改变体系,进一步证明了两者的键合方式为嵌入和静电吸引为主的混合方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日益严重的砷离子污染问题,本文采用灵敏简便的原子荧光分析法,探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对砷离子的吸附性能,测定了pH、吸附时间、砷离子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凹凸棒石粘土负载铁氧化物对砷离子吸附能力的影响,并通过SEM、EDX、FTIR对所制得的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同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凹凸棒对砷离子的吸附性能有了显著提升,在较低浓度时吸附效率可达98%,该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物理涂附法将单链DNA固定到金表面得到ssDNA/Au修饰电极。研究表明,该电极在pH 5,0.2 mol/L NaAc-HAc缓冲底液中,可用于测定水中痕量Pb2 。Pb2 以Pb-DNA络合物的形式吸附在电极上,以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Pb2 ,在0.15 V(vsSCE)处有灵敏的氧化峰,其峰电流与Pb2 浓度在5.0×10-8~1.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此法的检测限为2.0×10-8mol/L,该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都较好。用该电极对饮用水中的Pb进行检测,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二维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数值模拟,探讨了Prandtl(普朗特)数Pr=6.99时,倾斜矩形腔体中的对流斑图和斑图转换的临界条件.根据倾角θ和相对Rayleigh(瑞利)数Rar的变化,倾斜矩形腔体中的对流斑图可以分为:单滚动圈对流斑图、充满腔体的多滚动圈对流斑图和过渡阶段的多滚动圈对流斑图.当θ一定时,随着Rar的减小,系统由充满腔体的多滚动圈对流斑图过渡到单滚动圈对流斑图.这时,对流振幅A和Nusselt(努塞尔)数Nu随着Rar的增加而增加.当Rar=9时,随着θ的增加,系统由充满腔体的多滚动圈对流斑图过渡到单滚动圈对流斑图,这时对流振幅A随着θ的增加而减小,Nusselt数Nu随着θ的增加而增加.在θc-Rar平面上对多滚动圈到单滚动圈对流斑图过渡的模拟结果表明, 在Rar=2时, 腔体中没有发现多滚动圈对流斑图.在Rar为2.5左右时,腔体中出现多滚动圈到单滚动圈对流斑图的过渡.当多滚动圈到单滚动圈对流斑图过渡的临界倾角θc<10°时,θc随着Rar的减小而增加.当θc>10°时,θc随着Rar的增加而增加,在Rar≤5时,θc随着Rar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Rar>5时,θc随着Rar的增加而缓慢增加.θc与Ra的关系与Rar类似  相似文献   
20.
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是一种新兴的可溶液加工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通过向钙钛矿中引入低维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其材料稳定性和器件稳定性.首先,探究了一种双阳离子2, 2’-联咪唑(BIM)形成的铅基二维钙钛矿;然后,通过单晶衍射手段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扭曲二维结构;最后,通过一步旋涂方法将这种扭曲二维结构引入到钙钛矿薄膜中,所得到的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达14%,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钙钛矿薄膜的钝化体系,并且直接运用于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为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