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4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7篇
物理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建立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探讨了大蒜素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脑组织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Con)组、大蒜素(DAS)组、百草枯染毒(PQ)组和大蒜素治疗(PQ+DAS)组,每组6只。PQ组灌胃PQ 35 mg/kg建立中毒模型,Con组和DAS组灌服同体积生理盐水。DAS组和PQ+DAS组小鼠于造模2、26、50 h后腹腔内各注射1次DAS(25 mg/kg),PQ组和正常组小鼠腹腔内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造模12 h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脑组织样品并称重,处理后进样。色谱分析采用Acclaim 120 C18(150 mm×2.1 mm,3μm)色谱柱,以离子对缓冲盐溶液-甲醇(93∶7,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为0.27 m L/min;电化学检测器检测,工作电压为450 m V。结果表明,与正常组和DAS组比较,PQ组部分神经递质水平降低;DAS治疗后能够改变上述生化指标的变化;与PQ组相比,PQ+DAS组神经递质含量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样品中5-HT、DA、5-HIAA、DOPAC和HVA低、中、高3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均为79.8%~112.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实验表明,大蒜素对百草枯中毒后小鼠体内含量降低的神经递质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72.
氨性底液中钴(Ⅱ)-丁二肟体系[Co(Ⅱ)-DMG]在汞电极上有一灵敏的还原峰.等解释此峰是Co(Ⅱ)和DMG的配合物Co(II)A_2作催化剂的氢催化波.Nurnberg等认为所述实验条件下氢的超电势降低这么多是值得怀疑的.最近Weinzierl等提出此峰是Co~(2+)催化了DMG的还原.这些作者均未对判断机理的重要论据(最终产物和中间产物)进行过研究.我们对此体系[0.1mol·dm~(-3)NH_3/NH_4Cl,1×10~(-4)mol·dm~(-3)DMG,Co(Ⅱ)]在悬汞电极(HMDE)上反应的反应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可逆性及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的机理与上述作者提出的不同.  相似文献   
73.
采用定时取样研究了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对甲氧基苯辛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ADMAAC)和丙烯酰胺(AM)在水溶液中的共聚反应动力学,测定了相应的聚合速率方程、聚合表观活化能;采用阴阳离子相互作用测定残余ADMAAC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残余AM的含量,根据单体投料量和残余量差值,得到低转化率下共聚物的组成,按Kelem-Tudos法得到两单体竞聚率。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温度在40℃下,聚合速率方程为:Rp=K[M]1.241[KPS]0.52[SHS]0.55;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计算出对甲氧基苯辛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ADMAAC)和丙烯酰胺(AM)共聚的表观活化能为73.85kJ/mol,高于AM水溶液均聚合的活化能Ea(70.32kJ/mol);两种单体的竞聚率为rADMAAC=0.197、rAM=4.503,为ADMAAC-AM共聚合反应控制确定了重要的动力学参数。两单体的竞聚率的积小于1,ADMAAC与AM共聚合行为类型是一种无恒比点的非理想共聚行为,共聚物组成曲线,在对角线下方。  相似文献   
74.
刊物的指导思想是刊物的生命.我认为《数学通报》应该办好三个阵地.1学术思想交流的阵地她服务于酝酿、交流教学教育改革的理论.着眼点应该是创新.这个阵地应该有介绍改革理论的文章,如徐利治、郑毓信两位教授的《现代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重视的几个概念》(1995...  相似文献   
75.
多属性决策过程中,每个方案的属性值有时体现为由直觉模糊数所刻划的语言变量,通过定义直觉模糊数间的距离,首先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数的TOPSIS方法;其次,考虑到在实际问题中往往会遇到不完备直觉模糊信息的事实,提出一种将不完备直觉模糊数完备化的方法,并建立了基于不完备直觉模糊信息的TOPSIS方法,同时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为满足脉冲功率源对高电压、大电流开关的需求,利用传统晶闸管均压技术,将多个晶闸管串联,研制出额定电压10kV,额定电流500A的晶闸管串联开关。根据晶闸管的触发原理,设计出同步触发多个晶闸管的触发系统。该触发系统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开关对直流电压阻断产生脉宽可调的低压脉冲,经多个隔离脉冲变压器升压,产生多路同步触发信号。对晶闸管触发系统及晶闸管串联开关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晶闸管触发系统可输出20V,1A的多路同步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的脉宽30~60μs可调,重复频率100Hz;晶闸管串联开关每路静态均压和动态均压波动小,在高电压条件下能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77.
梳型聚合物和活性聚合物是目前常用驱油聚合物,其增黏性和黏弹性是评价其驱油能力的重要指标.为考察剪切作用对两种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分别研究了梳型聚合物和活性聚合物溶液经过模拟炮眼剪切前后的宏观和微观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在高速剪切、拉伸应力作用下,梳型聚合物黏度损失率为40.73%,活性聚合物黏度损失率为70.10%;当剪切频率为0.02 Hz时,梳型聚合物界面扩张弹性降低了19.03%,而活性聚合物界面扩张弹性降低了68.03%;相比活性聚合物,梳型聚合物紧密的空间网状结构虽被部分破坏,但仍有疏松的网络结构,且以聚集体的形式紧密地分散在溶液中,通过DLS及AFM测定表明其粒径尺寸稍有变小;可见梳型聚合物抗剪切能力较活性聚合物强.  相似文献   
78.
合成了手性四糖基取代锌卟啉(Zn-A)的三种阻转异构体αβαβ-Zn-A、ααββ-Zn-A和αααβ-Zn-A以及一种单糖基取代锌卟啉(Zn-B), 并通过可见光谱滴定法和圆二色(CD)光谱滴定法研究了它们对手性氨基酸甲酯(L/D-LeuOMe, L/D-ThrOMe, L/D-ValOMe和L/D-PheOMe)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 研究发现, 三种锌卟啉对L型氨基酸甲酯的缔合常数均要高于D型, 其中ααββ-Zn-A的对映体选择性(KL/KD)最高可达4.75, 可用于L型氨基酸甲酯的选择性识别. 不同的Zn-A 阻转异构体对手性氨基酸甲酯的缔合常数给出相同的顺序:Kθ(LeuOMe) > Kθ(ValOMe) > Kθ(ThrOMe) > Kθ(PheOMe);主体Zn-B对手性氨基酸分子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θ(PheOMe) > Kθ(LeuOMe) > Kθ(ValOMe) > Kθ(ThrOMe). 同时, 以咪唑为探针分子研究了非手性分子对Zn-A构象的影响, 发现非手性分子咪唑与手性主体结合后, 也可对主体的构象产生影响. Zn-A的三种阻转异构体与氨基酸甲酯和咪唑类客体的缔合常数关系均为Kθ(ααββ-Zn-A) > Kθ(αβαβ-Zn-A) > Kθ(αααβ-Zn-A).  相似文献   
79.
受击穿场强限制,静电式仪表采用正弦波高压放大器不能满足过载能力的要求,为此研制出了一种出力系数大的开关调制式方波高压放大器。但在应用中发现,方波高压放大器存在功耗高和对位移测量电路干扰大的缺点。针对这些不足,采用研磨铁心截面、线包分段绕制和在调制信号中加入死区三种措施,显著降低了高压放大器的功耗和谐波干扰。测试表明,高压放大器优化后最大功耗降低了65.5%,而过载能力提高12.8%,同时对位移测量电路的干扰降至与正弦波高压放大器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80.
刘欢  臧娜  赵芳瑶  刘坤  李悦  阮文娟 《物理化学学报》2014,30(10):1801-1809
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卟啉-Salen型配体5-(3-氨基-4-(3,5-二叔丁基水杨醛基)-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和5-(N,N'-二(3,5-二叔丁基水杨醛基)-3,4-二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2)及其同、异双核金属配合物和单金属核配合物.采用氢核磁共振(1H NHR)谱、电喷雾质谱(ESI-M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手段对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Z扫描技术研究了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配体1和配体2具有相似的光学特征,均具有反饱和吸收的特性和自散焦效应;当不同的金属离子嵌入配体形成单、双核金属配合物后,分子的极性发生改变,他们的光学特性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