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10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本文结合双层固相萃取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建立了水稻中内源性独角金内酯(Strigolactone,SLs)的快速分析方法。水稻根提取液经过石墨化炭黑/混合模式阴离子交换吸附剂+混合模式阳离子交换吸附剂(GCB/MAX+MCX)双层固相萃取柱除杂后,通过LC-MS/MS法分析检测。实验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SLs在对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72),方法检出限(S/N=3)为0.007~0.028ng/g,回收率为82.1%~115.8%,相对标准偏差(n=6)在1.9%~14.1%之间。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水稻中内源性SLs的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72.
将C18 ZipTip吸头小柱微萃取(Micropipette tip-based micro-extraction)与解吸电晕束电离质谱(Desorption corona beam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DCBI-MS)联用,用于快速分析复杂生物样品中的小分子药物。吸头小柱微萃取装置简单、操作快速,适合作为与常压直接离子化质谱技术联用的前处理技术,能实现分析物的富集和基质干扰的消除。优化了萃取条件和离子源的参数,最终选择20%(V/V)乙腈溶液作为上样溶液,4!L乙腈作为解吸液。分析全过程包括萃取、自然挥干、电晕束解析电离等步骤,并可以在3 min内完成。此方法用于血浆中的地平类降血压药及尿液中氯胺酮的快速分析,结果满意。这种方法拓展了常压直接离子化质谱技术在体液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固相萃取结合分子络合物-分散液液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建立了一种测定椰子汁中酸性植物激素的新方法。选择了几种典型酸性植物激素吲哚乙酸、水杨酸、脱落酸和吲哚丁酸作为分析物,考察了该方法的萃取性能。在固相萃取与分子络合物-分散液液微萃取联用模式中,椰子汁中分析物首先吸附在C18萃取材料上,待解吸完成后,解吸液又可用作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分散剂,大大简化了萃取步骤。该方法的富集倍数可达319~478倍,线性关系良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有望用于植物激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74.
食用植物油中甘油三酯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油三酯(TAGs)是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占95%~98%),对植物油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其结构组成的分析有助于监控食用植物油质量,保障植物油食用安全。由于甘油骨架上可以结合的脂肪酸很多,导致甘油三酯的种类十分庞大,且一般天然油脂中的甘油三酯不仅物理化学性质非常接近,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同分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因此甘油三酯的分析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该文对各类色谱分析技术在食用油中甘油三酯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评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指纹图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植物油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5.
中孔复合锆-铝氧化物微球的制备及其正相色谱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氧化物通常表现出与单一氧化物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晶体结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等方面),已广泛用作催化剂、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1993年,Kaneko等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SiO2-TiO2,SiO2-Al2O3等复合氧化物的环境保护、痕量富集、氨基酸分离等方面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复合氧化物作为液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很少报道。近年来,我们从制备、表征到正相、反相色谱性能等方面对MgO-ZrO2和SiO2-ZrO2复合氧化物作为色谱填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MgO和SiO2掺杂可以有效地改善ZrO2的孔结构,提高柱效。本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质量投料比m(硝酸铝):m(氧氯化锆)=20:64的ZrO2-Al2O3复合氧化物微球,考察酸腐蚀前后其晶形、表面酸碱性和孔容、孔径的变化,以及它们的正相色谱性能。  相似文献   
76.
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作为DNA中研究最为广泛的表观遗传修饰,不改变基因的序列,但是可以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在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5mC的分布、变化及作用机制有助于加强对生命体活动本质的理解.阐明基因组DNA中5mC修饰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依赖于精准破译其在基...  相似文献   
77.
以苯乙烯(St)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利用表面引发聚合技术制备了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包覆硅胶固定相.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元素分析以及比表面及孔径分析等手段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并以芳环类以及磺胺类化合物为探针,在甲醇/水体系中对其色谱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具有较好的反相色谱性能.  相似文献   
78.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粮食、豆类、坚果及与其相关的食品中,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因此建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以色谱和质谱等仪器分析方法为主。由于食物样品基质复杂,而黄曲霉毒素浓度很低,在仪器分析前需采取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目标物进行富集和纯化。本文对近年来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溶质保留行为与色谱体系性质的关系已经有人做过探讨。Snyder指出在1相似文献   
80.
通过芘基丁酸键合硅胶固定相对含π电子物质的分离研究, 考察了该固定相的色谱性能. 结果表明, 该固定相不仅具有疏水作用和电荷转移性能, 还具有很强的平面识别能力, 可很好地分离烷基苯、 稠环芳烃及取代硝基苯等各种含π电子物质, 且在pH 3.5~7.0 时化学稳定性能良好, 硅醇基效应得到了很好的抑制, 可有效地用于碱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