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5篇
  免费   935篇
  国内免费   1847篇
化学   3372篇
晶体学   167篇
力学   300篇
综合类   185篇
数学   771篇
物理学   24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以聚L-酪氨酸膜为载体,固载DN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制备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对H2O2表现出良好的催化还原特性,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且易于制作等特点.其线性响应范围为:2.0×10-6~1.1×10-2 mol/L,检出限为8.0×10-7 mol/L (S/N=3).  相似文献   
92.
利用高速离心、减压蒸馏和萃取等方法分离和定量分析苯酚催化羟化反应中所产生的副产物焦油,讨论各种方法的特点.使用萃取方法系统地考察了各种条件下,以Cu2(OH)PO4为催化剂时苯酚羟化反应体系中焦油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93.
由原位缩聚制备了刚性高分子聚酰亚胺(PI)和柔性基体聚N-乙烯吡咯烷附(PVP)的分子复合物,并由实验证明了中间体聚酰胺酸(P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大分子之间存在的酸一碱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混容性,使聚酰亚胺能以分子水平或接近分子水平分散在聚毗咯烷酮的基体之中.聚酰亚胺/聚N-乙烯吡咯烷团分子复合物的薄膜呈透明性,在整个组成范围内只有一个Tg,显示单相行为。当PI含量<20%时,SEM相片呈现均相形貌,看不到PI微晶.广角X-ray衍射图表明PI特征结晶峰消失,和无定形的PVP完全混容.当PI含量>40%,SEM显示有均匀分布的、棒状PI微晶存在.通过分子复合,即使PI含量为10%,聚N-乙烯吡咯烷酮不再溶于乙醇,耐热性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94.
LiNi0.8Co0.2O2 / MWNTs复合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NTs) were used as the conductive additive in the electrode materials.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percapacitors based on LiNi0.8Co0.2O2 / MWNTs composite and LiNi0.8Co0.2O2/acetylene black composite and MWNTs in 1.0 mol·L-1 LiClO4 / EC+DEC [V(EC)∶V(DEC)=1∶1] electrolyte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constant charge/discharge current tests,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i0.8Co0.2O2 / MWNTs composite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at of others, and the maximum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the supercapacitor can reach 271.6 F·g-1, while the energy density is up to 339.5 Wh·kg-1. Furthermore, it is remarkable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MWN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acetylene black as the conductive additive.  相似文献   
95.
Li—Ni—La—O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Li-Ni-La-O系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反应条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活性的影响。在780℃、CH4:O2:N2=2:1:7、空速15000h^-1时,C2烃收率可达25.8%。XRD、IR、XPS及SEM等的结构分析表明,在LiLa1-xNixO2催化剂中,当0.1≤x≤0.9时,该催化剂由LiNiO2和La2Ni1-yLiyO4-λ两相组成,x<0.3时出现了LiLaO2相,La2Ni1-  相似文献   
96.
热致液晶共聚酯对聚丙烯结晶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光学解偏振法研究了热致液晶性芳香共聚酯与聚丙烯共混物的等温和非多温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这一热致液晶聚合物对聚丙烯结晶有诱导成核和加速作用.当共聚酯含量在2-5%之间时,聚丙烯的结晶速率最快.偏光显微镜的观察揭示出在聚丙烯熔体中原位形成的液晶聚合物微纤诱导了聚丙烯横穿晶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
利用扫描电镜、热失重-红外、元素分析、低温氮吸附等技术和化学手段对聚羧酸基FFC-1离子交换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FFC-1离子交换纤维为含适量酰肼类交联键的聚羧酸(钠)型离子交换材料,外比表面积大和传质距离短是其反应动力学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FFC-1纤维具有良好的化学与热稳定性。在5mol/L硫酸、硝酸、盐酸和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交换容量未见明显降低。但过氧化氢溶液对其功能基有明显破坏,CO2为FFC-1纤维在高温区间(300℃~350℃)的主要分解产物。  相似文献   
98.
FFC-1离子交换纤维对酸碱有害气体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考察了不同直径及反离子形式的FFC-1聚羧酸离子交换纤维对酸碱有害气体的穿透吸附,各种温、湿度条件下的吸水率,以及作为有害气体吸附滤除材料的重复使用与再生性能。研究表明:FFC-1纤维直径的减小有利于提高对有害气体的动态吸附容量。在体系温度、相对湿度分别为15℃、50%时,以3D腈纶为起始原料的钠型FFC-1离子交换纤维的吸水率≥350mg/g.纤维;对SO2的穿透吸附容量可达200mg/g.纤维。FFC-1离子交换纤维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与再生能力,经20次再生循环使用后,纤维交换容量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9.
用棉花秆、麦秆和玉米秆等富含纤维素类农作物秆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倍率的吸水树脂. 研究了不同水质(去离子水、自来水及雨水)对接枝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 采用棉花秆、麦秆、玉米秆与丙烯酸的接枝产物对去离子水的吸水倍率分别为930, 790和630 g/g, 对自来水的吸水倍率分别为670, 350和250 g/g, 用玉米秆/地瓜淀粉混合物制备的接枝产物对雨水的吸水倍率为540 g/g. 为棉花秆、 麦秆及玉米秆等富含纤维素的农作物秆的深加工与应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00.
表面含磷酸的介孔分子筛P-SBA-15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后合成法,将磷酸固载在纯硅介孔分子筛SBA-15表面上。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氮气吸附 脱咐法(BET)分析方法表征催化剂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P-SBA-15在高温焙烧后保持了稳定的介孔分子筛SBA-15结构,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别为605.45m2/g和5.576nm(磷硅摩尔比5%)。选用十一碳烯酸与异丙醇的酯化反应对催化剂P-SBA-15的催化反应性能进行评价,同时与其他几种微孔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性能相比表明,磷酸改性的介孔分子筛P SBA 15是合成十一烯酸异丙酯较为理想的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