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663篇
化学   1298篇
晶体学   55篇
力学   151篇
综合类   42篇
数学   287篇
物理学   8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针对放射源搜寻过程中难度大、定位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寻源方法。该方法利用移动机器人搭载辐射探测器采集的剂量计数值,根据γ射线的衰减规律建立辐射衰减模型;在机器人前进的过程中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对放射源的参数进行实时估计;采用高斯分布函数对重采样后的粒子进行自适应更新,保证重采样后的粒子具有多样性;根据辐射环境创建机器人路径规划模型,采用人工势场法规划机器人的自主寻源路径。实验在Matlab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遮挡环境下能够搜寻到未知的单点源,同时自适应更新能够提高算法的稳定性,缩小寻源误差。  相似文献   
72.
HTPB复合底排药压缩屈服应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广泛应用于底排增程技术的 HTPB 复合底排药 (composite base bleed grain,CBBG) 是一种颗粒填充含能材料,战场环境中将承受冲击、温度等载荷作用. 为研究 HTPB CBBG 冲击压缩力学性能,进行了不同温度 (233$\sim$323 K) 和应变率 (1100$\sim$7900 s$^{-1}$) 下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现屈服-$\!$-应变硬化特征,HTPB CBBG 保持高韧性. 提高应变率和降低温度均导致相同应变下的应力幅值上升,但温度较应变率对HTPB CBBG 冲击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基于所研究温度范围高于 HTPB CBBG 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将水平、垂直移位因子与温度的关系表示为 WLF 方程的形式,将时温等效原理引入协同模型,并计及内应力的应变率增强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屈服应力模型.选取参考温度,利用水平、垂直移位因子-$\!$-温度曲线和屈服应力主曲线拟合模型参数.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准确表征 233$\sim$323 K 时 HTPB CBBG 屈服应力的双线性应变率相关性,明确了较低和较高应变率时,应变率效应分别主要由内应力和驱动力贡献.   相似文献   
73.
Heusler phases, including the full‐ and half‐Heusler families, represent an outstanding class of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s on account of their great tunability in compositions, valence electron counts (VEC), and properties. Here we demonstrate a systematic design of a series of new compounds with a 2×2×2 superstructure of the half‐Heusler unit cell in X–Y–Z (X=Fe, Ru, Co, Rh, Ir; Y=Zn, Mn; Z=Sn, Sb) systems. Their structures were solved by using both powde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d also directly observed by using high‐angle annular dark‐field imaging in a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HAADF‐STEM). The VEC values of these new compounds span a wide and continuous range comparable to those for the full‐ and half‐Heusler families, thereby implying tunability in composition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in the superstructure. In fact, we observed abnormal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a ferromagnetic semiconductor‐like behavior with a high and tunable Curie temperature in these superstructures.  相似文献   
74.
研究含汞土壤的修复问题,采用热解析和低温等离子体综合技术探究新途径,调整温度、添加剂、时间等因素来判断脱汞效果并探究其不同形态,分析工艺过程废料的内部联系,并对废气处理进行分析实验。结论如下:(1)通过改良技术的BCR连续萃取法,得出研究区汞的形态主要为有机结合态(53%)。之后依次是氧化物结合态(33%)、酸可提取态(8%)、残渣态(6%)。(2)温度对热解析程度影响较大。在500℃以上的热解析条件下,土壤中的汞浓度不足1.5 mg·kg-1。(3)当选用400℃的解析温度时,40 min汞去除总体完成。在低于1 700 mg·kg-1的浓度下,汞去除率随着土壤中的含量的增大而减小。(4)氯化钙对于热解析的促进作用最强,柠檬酸、升华硫也有一定作用,硫化钠对于汞去除形成阻滞。(5)低温等离子体的最佳状态是电源设置电压为22 kV,频率为660 Hz。整个系统的汞去除程度可达近90%。  相似文献   
75.
Although seismic electric signal (SES) has been used for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earthquakes, selectivity of SES still remains as one of the mysterious features. As a case study, we made a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a 3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on the selectivity of SES observed in the case of the 2000 Izu earthquake swarm. Our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conductive channel under Niijima island could explain the reported SES 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76.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多孔软硬磁Ni0.5Zn0.5Fe2O4/SrFe12O19复合纤维,利用综合热重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对复合纤维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软硬磁质量比对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0℃下制备的复合纤维具有立体多孔结构,软硬磁质量比为1∶3时,复合纤维的比表面积达到55 m2·g-1。吸波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当吸波剂涂层厚度为3.5 mm时,复合纤维在10.6 GHz处反射损失(RL)值达到-31.9 dB,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RL值小于-10 dB的吸收带宽达到10.5 GHz,覆盖了整个X波段(8.2~12.4 GHz)和Ku波段(12.4~18 GHz),显示出优异的宽波段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77.
通过调变溶剂热的反应条件,我们合成了3种Ni (Ⅱ)基的配位聚合物(CPs)[Ni (CH3-BDC)(3-TBT)(H2O)2]·EtOH·2H2O (CP1)、[Ni3(CH3-BDC)3(3-TBT)2(H2O)5]·2DMF·2H2O (CP2)和[Ni3(CH3-BDC)3(3-TBT)2(H2O)6]·2DMF·4H2O (CP3),其中CH3-H2BDC=5-methylisophthalic acid,3-TBT=2,4,6-tris (3-pyridyl)-1,3,5-benzene。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3个CPs都是由相似的Ni2(CH3-BDC)2的双核单元构建的,并分别呈现出从零维(0D)、2D到3D结构的网络骨架。反应条件的微小调变,导致了不同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同时,催化实验表明,3在无溶剂的温和反应条件下,CP3对苄醇及其衍生物与苯胺的氧化-偶联反应表现出极好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78.
通过采用简易温和的水热条件制备导电聚合物@镍铝层状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CP@NiAl-LDH),构建电子/离子的高速传输纳米通道,利用SEM和XRD对复合材料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导电聚合物为复合材料提供一定的赝电容,促进电荷的快速转移,使CP@NiAl-LDH的电容性能得以显著提升。PPy@LDH具有最好的电容性能,在1 A·g-1的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高达3 010.3 F·g-1,当电流密度升高到20 A·g-1时,其比电容保持率为73.1%,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同时,在10 A·g-1的电流密度下10 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具有88.8%的比容量保持率,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这主要归功于NiAl-LDH与导电聚合物之间的协同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79.
采用水热方法,选用5-(2-羧基苯基)吡啶-3-甲酸配体(H2cpna)与1,2-二(4-吡啶基)乙烷(dpea)或1,2-二(4-吡啶基)乙烯(dpey)分别与NiCl2·6H2O和ZnCl2在160℃下反应,合成了2个三维配位聚合物{[Ni(μ3-cpna)(μ-dpea)0.5]·H2O}n (1)和{[Zn(μ3-cpna)(μ-dpey)0.5]·H2O}n (2),并对其结构、催化和摩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化合物2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同时,2在聚α-烯烃合成润滑剂中显示出有效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80.
邻位碳硼烷分别与正丁基锂、硫粉和Me4CpCo(CO)I2反应合成得到半夹芯16电子碳硼烷化合物Me4CpCoS2C2B10H10 (1).1与二茂铁炔酮在二氯甲烷中反应得到产物{(Me4CpCoS2C2B10H10)[FcC(O)CHCCHCC(O)Fc]} (2)(Fc=二茂铁基).2是一个1:2的加成产物,2个二茂铁炔酮分子以头-尾的方式加成到分子1中的1个Co-S键上.12分别用红外、核磁、元素分析、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表征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