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546篇
化学   1054篇
晶体学   80篇
力学   120篇
综合类   47篇
数学   195篇
物理学   6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 were modulated by filling with 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TCNQ), a strong electron acceptor. The structures of TCNQ-filled SWCNTs were check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Raman spectroscopy.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demonstrated an enhanced reactivity between aryl diazonium and semiconducting SWCNTs.  相似文献   
8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铜(Ⅱ)配合物[Cu2(NO3)2L(phen)2(H2O)] NO3(HL=2-苯基-4-硒唑甲酸, phen=1,10-邻菲啰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C34H24Cu2N8O12Se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P1。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分别考察了配体和配合物对五种细菌:大肠埃氏杆菌(E.coli), 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 草绿色链球菌(S.viridans), 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ii)的抗菌活性。同时也考察了配体和配合物对人类胰腺癌PANC-28细胞和人类肝癌HuH7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3.
通过可控水热法,制备出层状、花形和棒状钛酸铋(Bi4Ti3O12,BIT)纳米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测其结构和形貌特征。XRD图显示,所制备的样品为层状钙钛矿结构。FESEM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水热过程的反应参数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纳米粉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表明BIT样品的带隙能约为2.63~2.95 eV。利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的甲基橙降解实验评价了BIT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T的光催化活性比掺氮TiO2(N-TiO2)高得多。所制备的层状BIT纳米结构光催化效率最高,经可见光照射360 min,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可达95.0%。同时还研究了结构和形貌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BIT样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磁粒子成像是基于功能和断层影像技术检测磁性纳米粒子空间分布的示踪方法, 具有正向的对比信号、 较低的组织背景、 无限的组织穿透深度、 非侵入性成像以及无电离辐射等优点, 是近年来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 磁粒子成像信号是通过在无场点切换磁性纳米粒子的磁自旋矢量来产生的. 磁粒子成像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都高度依赖于作为磁粒子成像示踪剂的磁性纳米粒子本身的磁性能, 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磁性纳米粒子的设计和合成上. 本文重点介绍了磁粒子成像示踪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结了可作为磁粒子成像示踪剂的磁性纳米粒子的种类、 合成方法、 性能以及生物医学应用, 以期为磁粒子成像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钛系催化剂催化聚酯热降解的反应机理。分别以Ti(OEt)4化合物以及Ti(OEt)3 阳离子化合物为催化剂,探讨了二苯甲酸乙二酯(EDB)解聚反应的Lewis酸催化热降解反应机理(M1机理)和烷氧基配位催化热降解反应机理(M2机理)。结果表明,Lewis酸催化热降解反应机理在两种催化剂下的解聚反应能垒与无催化剂反应非常相似,未表现出明显促进作用;Ti(OEt)3 催化剂在M2机理中明显降低了解聚反应能垒,是聚酯热降解反应的催化活性中心。经轨道相互作用分析发现,阳离子催化剂和反应物EDB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轨道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6.
以“探究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因素”为项目学习主题,以探讨化学电源的应用、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搭建高电动势原电池等4个任务为关键项目任务,呈现高中“化学反应与电能”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87.
综述了二氧化碳热催化加氢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关静  吴国杰  韩福社 《应用化学》2014,31(11):1280-1289
通过对钯催化的不同次膦酸衍生物芳基偶联反应的深入探索,发现在Pd(OAc)2作催化剂,Ag2CO3作氧化剂,对苯醌(BQ)作添加剂的反应条件下,可以高效地实现芳基次膦酰胺邻位C—H键的直接芳基化。机理研究表明,芳基次膦酰胺邻位C—H键活化芳基偶联反应经历了Pd(0)到Pd(Ⅱ)的催化循环。在对偶联产物衍生化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芳基次膦酰胺化合物可以高效地转化为芳基次膦酸酯和芳基膦化氢,收率分别为98%和82%。因此,本文报道的实验结果可以为多芳基膦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应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时段酸雨中17种离子的含量。样品经离心沉淀后,经0.45μm滤膜过滤,滤液供离子色谱分析。阴离子分离时用Shodex SI-52 4E阴离子色谱柱,并用3.6mmol·L-1碳酸钠-0.6 mmol·L-1碳酸氢钠缓冲溶液作为淋洗液;阳离子分离时用TSKGEL阳离子色谱柱,并用2mmol·L-1硝酸溶液作为淋洗液,采用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17种离子均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1.4~18.7μg·L-1之间。回收率在95.0%~10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7%~7.2%之间。  相似文献   
90.
用正、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BaHfO3∶Ce粒子;用XRD、TG-DTA、S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研究了粒子合成动力学。结果表明:由正向和反向沉淀法得到的前驱体物相变化分3个阶段,用Doyle-Ozawa和Kissinger法分别计算了各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其平均值分别为83.41、61.70、262.11 kJ·mol-1和81.70、42.86、253.44 kJ·mol-1,计算正反向沉淀法样品的晶粒生长活化能分别为27.36 kJ·mol-1和23.07 kJ·mol-1;反向法的样品分别在530nm波长下的激发光谱和399 nm波长的发射光谱的相对发光强度优于正向法,在2 073 K真空烧结保温3 h获得具有一定透光性的BaHfO3∶Ce透明陶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