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8篇
  免费   703篇
  国内免费   1391篇
化学   2811篇
晶体学   134篇
力学   263篇
综合类   168篇
数学   415篇
物理学   19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合成吲哚的Cu/SiO2催化剂,研究了不同载体和活性组分Cu对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γ-Al2O3、活性炭、Na-Y,SiO2-MgO、MCM41、SiO26种载体中,SiO2是最好的载体;催化剂活性组分Cu含量为0.78mmol/gSiO2时,吲哚的收率高达88%,考察了水蒸汽、氢气、反应温度及接触时间等因素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TG测试,得到了Cu/Sio2催化剂催化合成吲哚适应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82.
以3,3-二甲基-4-戊烯酸甲酯为原料, 经过6步反应合成了目标产物2-氰基-2,3,3-三甲基-5-硫酮-吡咯烷, 反应的总收率约为37%, 其中关键步骤为分子内环化和碘化氢消除反应. 通过元素分析, 1H NMR, IR和MS对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3.
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对谷胱甘肽(GSH)与重铬酸钾的相互作用及其中间态配合物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5.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GSH浓度为Cr(Ⅵ)浓度5倍以上时,Cr(Ⅵ)与GSH作用完全并形成一新的中间态配合物,该中间态配合物于+0.21 V和+0.36 V(vs SCE)处产生一对新的氧化还原峰,UV-Vis的吸收光谱进一步证明了中间态配合物的形成。该配合物不稳定,在一定时间内缓慢分解,其电化学与UV-Vis光谱动力学信息同步。进一步探讨了GSH与Cr(Ⅵ)作用的电极反应机理。当Zn(Ⅱ)存在于该体系时,Zn(Ⅱ)对中间态配合物的生成和分解过程起着双向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4.
赵红  蔡明中 《中国化学》2006,24(11):1669-1673
Dicyano-functionalized MCM-41-supported palladium complex was prepared from dicyano-functionalized MCM-41 and palladium chloride. This complex exhibit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allylation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with allylic chlorides in the presence of SnCl2. This polymeric palladium complex can be recovered and reused without noticeable loss of activity.  相似文献   
85.
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以ε-己内酯和硫代对称二氨基脲为基体,制得中间体3-(5-羟戊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再与ω-卤代芳基乙酮反应合成了8个新的3-(5-羟戊基)-6-芳香基-7H-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嗪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元素表征。采用室内培养皿法考察了化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结果表明: 3a~3h对双子叶萝卜茎和单子叶小麦茎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0 mg·L-1时,抑制率为50%~69%,浓度为50 mg·L-1时,抑制率达到88%以上,3c对两种植物茎生长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6.
TiO2与ZnO复合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尿素加压共沉淀法以Ti(SO4)2与Zn(NO3)2为原料制备了TiO2-ZnO复合纳米粒子, 其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物摩尔比为3∶1, 于530 ℃煅烧制备的复合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 对吸附染料RuL2(SCN)2∶2TBA的纳米结构TiO2和各种复合纳米粒子的纳米结构电极进行光电研究的结果表明, 染料对各纳米结构电极都起到了敏化作用, 其中也是由反应物摩尔比为3∶1, 于530 ℃煅烧制备的纳米结构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 对聚3-甲基噻吩修饰的纳米结构TiO2和摩尔比为3∶1, 于530 ℃煅烧的复合纳米粒子构成的纳米结构电极进行光电性能研究, 结果表明, 聚3-甲基噻吩与半导体纳米粒子之间存在p-n结, 在一定条件下p-n结的存在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 从而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87.
1,2,4-三嗪类化合物的研究(ⅩⅫ)──咪唑并-(5,4-e)-1,2,4-三嗪衍生物的合成沙耀武,蔡孟深(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北京,100083)关键词乙二脒腙,原甲酸三乙酯,1,2,4-三嗪,咪唑并-(5,4-e)-1,2,4-三嗪天然碱基拮抗...  相似文献   
88.
用循环计时电量法、循环伏安法、电化学现场(in-situ)紫外可见反射光谱技术和光电流谱技术研究了溶剂和阳离子(H~+,Li~+)对阳极氧化膜WO_3电显色稳定性和过程的影响。从循环计时电量图可以测定表征膜稳定性的氢或锂的累积量和暂态周期数。实验发现W/WO_3/LiCLO_4乙腈溶液体系具有高的电显色稳定性。引起WO_3膜可逆电显色的H~+和Li~+离子的嵌-脱过程的界面电化学机理不同。着色态WO_3膜的色心是自由电子,其密度超过10~(21)/cm~3,生色机理是等离子体振荡。  相似文献   
89.
石墨烯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碳纳米材料, 它的特殊单原子层结构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有关石墨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 本文仅就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功能化方法以及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重点阐述石墨烯应用于化学修饰电极、化学电源、催化剂和药物载体以及气体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石墨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保护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水合肼为还原剂,“一锅法”合成2-巯基苯并咪唑保护的,高稳定性、强荧光、大斯托克斯位移的铜纳米团簇(Cu NCs),并用于检测水样中的银离子含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铜纳米团簇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光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铜纳米团簇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40和558 nm,在日光灯和紫外灯下分别为无色和橙色。Cu NCs具有较高的分散性,尺寸大小为2~3 nm。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铜纳米团簇可以选择性地被银离子猝灭,且灵敏度高,线性范围为1~40μmol/L,检测限为0.5μmol/L。该方法用于检测实际水样(自来水、湖水)中银离子的浓度,结果令人满意,表明在环境监测中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