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化学   56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5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杜娟  赵丹  陈彦国  何治柯 《化学学报》2006,64(10):963-967
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水溶性阴离子共轭聚合物聚[5-甲氧基-2-(3-磺酰化丙氧基)-1,4-苯撑乙烯](简写为MPS-PPV)的微环境变化对荧光性质及电荷转移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MPS-PPV荧光增强,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荧光先增强后减弱; 在MPS-PPV/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加入电子接受体Pd2+, 发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荧光猝灭效率提高, 阴离子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荧光猝灭效率下降. 此研究对研制基于阴离子共聚物的新型生物化学传感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氟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碳纳米管和硝酸铝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新型除氟材料.X射线衍射检测发现,当焙烧温度低于850℃时,氧化铝为无定形态,当焙烧温度为1050℃时,氧化铝为α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碳纳米管与氧化铝均匀掺杂.同时用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复合材料进行水中氟离子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除氟效能.氧化铝负载量为30%、焙烧温度为450℃条件下制备的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吸附除氟能力是γ-氧化铝的2.0~3.5倍,与IRA-410聚合树脂的吸附除氟能力相当,适宜pH范围为5.0~9.0,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83.
铕高分子配合物红色薄膜电致发光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合成了三价铕的高分子配合物,主链高分子采用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引入邻菲咯啉(phen)和二苯甲酰基甲烷(DBM)作为第二配体。研制了结构为ITO/PVK/Er^3+-polymer/Al的器件,起亮电压为8.5V,在16V下看到了明显的红色发光。研究了它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质,发现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的光谱有显示不同的特征,对其可能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4.
以自然冷却黄磷炉渣为原料,外加一定量的SiO2和Al2O3,以及不同比例的NaF,通过熔融法制备黄磷炉渣微晶玻璃.利用差热分析仪(DT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并借助Kissinger方程分析NaF对黄磷炉渣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NaF添加量的增大,基础玻璃的析晶活化能E先减小后增大,当添加5wt;的NaF时,黄磷炉渣基础玻璃的析晶峰温度值最小,析晶活化能E最低,析晶效果最佳;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不会随NaF添加量的增大而改变,主晶相均为硅灰石(CaSiO3).  相似文献   
85.
86.
通过引入一类非凸多目标不确定优化问题,借助鲁棒优化方法,先建立了该不确定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鲁棒对应模型;再借助标量化方法和广义次微分性质,刻画了该不确定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鲁棒拟逼近有效解的最优性条件,推广和改进了相关文献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许阳  康喆  贾志旭  刘来  赵丹  秦冠仕  秦伟平 《发光学报》2013,34(12):1631-1635
利用种子诱导生长法制备了长径比为5的金纳米棒,测量了它的吸收谱,结果表明该纳米棒具有较宽的吸收带(800~1 600 nm)。进一步测量了它的非线性吸收性质,结果表明它在1.56 μm波长处具有可饱和吸收特性,有望被用于实现被动调Q脉冲激光的输出。将该可饱和吸收体置于掺铒光纤激光器腔内,当泵浦功率增至30 mW时开始有稳定的调Q脉冲激光输出,输出激光的工作波长为1.56 μm。当泵浦功率为205 mW时,可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约6.9 mW,脉冲能量达219 nJ。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可饱和吸收体在脉冲激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以氯化汞和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利用双重印迹法制备了一种双模板介孔印迹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印迹聚合物进行微观表征,通过平衡吸附实验研究双模板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识别性能,并且探讨了印迹聚合物用量、pH值以及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双模板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识别能力,并且具有较快的吸附速率,20min可达到吸附平衡,重复使用性能良好.在竞争离子pb2+的存在下,最大相对选择性系数可达到73.双模板汞离子印迹聚合物在汞离子的富集与分离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APCVD),分别以金属镓(Ga),铟(In)和氨气(NH3)为镓源,铟源和氮源,在Si衬底上利用催化剂Au成功合成了不同形貌的InxGa1-xN纳米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光致发光谱(PL)对比研究了InxGa1-xN(x=0,0.25)纳米材料在形貌,化学成分,晶体结构以及发光特性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当没有催化剂时,所生成的InxGa1-xN样品形貌由片状结构自组装成花状结构,而在催化剂Au的作用下,生成的InxGa1-xN纳米晶的形貌变为以纳米线为轴在其上生长的片状的"塔"状结构;虽然在催化剂Au的作用下生成的InxGa1-xN(x=0.25)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PL分析结果显示InxGa1-xN纳米结构的发光性能随着In含量的增加,发光谱的强度增加且同时出现了蓝光区,在催化剂Au的作用下生成的InxGa1-xN的发光强度最强。最后对不同形貌InxGa1-xN其生长机理做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0.
One new sandwich-type tetra-nickel substituted polyoxotungsate,[Ni(trien)]4-[Ni4(H2O)2(HPW9O34)2]·4H2O(1,trien=triethylenetetramine),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elemental analysis,TGA,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Crystal data for 1:triclinic,space group P with a=13.279(3),b=13.816(3),c=14.494(4),α=95.403(1),β=113.173(4),γ=93.809(3)o,V=2418.0(10)3,Z=1 and Dc=3.861 g/cm3.X-ray crystallographic study shows that compound 1 is a relatively rare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polyoxo tungstate constructed from sandwich Ni-substituted polyoxo-anions and nickel complex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