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化学   241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42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93篇
物理学   2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灵敏PVC膜金(Ⅲ)离子选择电极研究和巯基棉富集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文用十六烷基吡啶研制成性能优良的PVC膜金(Ⅲ)离子选择电极。考虑到十六烷基吡啶有明显水溶性弱点,本文改用非水溶的十六烷基三辛基季铵盐作活性材料,使电极达到罕见的高灵敏度。经反复测试,电极在1×10~(-4)-5×10~(-8)MAuCl_4~-间有良好的Nernst响应。提高测定灵敏度是现今试金的重要课题。虽然迄今报导的金离子选择电极灵敏度大体与灵敏的硫代米蚩酮光度法相近,但在实用方面未曾充分发挥。四苯鉮、乙基紫型金离子电  相似文献   
22.
取高纯GeO_2粉末5.00g(颗粒度小于30μm)5份,其中一份作为空白,其余4份中依次加入Li、Be、Mg、Al、Ti、V、Cr、Fe、Ni、Co、Cu、Zn、Sn、Sb、Tl、Pb等16种元素的标准溶液,使其浓度梯度为0,0.4,1.0,2.0,5.0μg·g~(-1),于烘箱中100℃烘干。充分研磨混匀后制得GeO_2粉末中含16种杂质元素的控制样品。取高纯铟按方法规定压制成直径约为15mm的In薄片。取5片铟薄片,取适量上述5个GeO_2控制样品分别置于铟薄片上,盖上数层称量纸后用手动压紧压实,使铟薄片上的控制样品的直径约为4mm,并分别进行直流辉光放电质谱法(dc-GD-MS)测定。选择放电电流为1.8mA,放电电压为850V,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控制样品中各杂质元素的含量,并将这些测定值作为标准值。将ICP-MS测定所得待测元素和基体元素的离子束强度比值为横坐标,以与其对应的信号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曲线的斜率即为各元素的相对灵敏度因子(RSF)值。所得16种元素的校准RSF(calRSF)值和仪器自带的标准RSF(stdRSF)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比值大都在2~3之间。由此可见制备的一组GeO_2粉末控制样品不仅建立了各元素的工作曲线,而且获得了与基体相匹配的RSF值,解决了用GD-MS测定高纯GeO_2中16种杂质元素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24.
新课标高中数学中新增加了三视图的作图及还原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老师都会把作图原理编成口诀"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教给学生.对于长方体来说,理解口诀并不困难,可要求学生作出不太规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就不那么容易,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作图原理理解不到位造成的.为了让学生更深刻  相似文献   
25.
醚键断裂反应既是有机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又在现实世界中具有广泛应用。木质素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其降解核心为碳-氧键断裂反应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木质素β-O-4单元利用光化学和电化学降解的最新科研进展进行总结,可为醚键断裂反应的教学提供应用案例,拓展学生科学视野。  相似文献   
26.
随着工业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日益增加,从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显著增加以及与之相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制备高附加值的燃料和化学品具有稳定的效率和较高的经济可行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策略来缓解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短缺和气候变暖问题.然而,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过程存在反应能垒高和复杂的多电子/质子耦合过程等不足,因此,合理有效的电催化剂设计成为该领域的关键问题.近年,理解和明确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过程的活性起源、选择性调控机制和催化反应机理已成为高效电催化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原则.作为一类独特的纳米尺度的金属氧簇,多金属氧酸盐(多酸)已成为二氧化碳还原领域的热点材料.尤其是,多酸明确的结构、优越的电子/质子存储转移能力和二氧化碳吸附活化能力有助于探究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过程中的活性起源和构效机制.因此,利用多酸阐明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这些关键问题对于开发高效、可实用化的电催化剂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近年多酸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多酸阴离子均相分子催化剂、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催化剂、多酸电解质溶液、多酸-纳米复合材料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原位实验证据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探讨了多酸对电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揭示了电子/质子存储-转移过程和多酸表面修饰工程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文还分析了多酸基材料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对多酸基材料在二氧化碳还原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这对理解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关键步骤和开发新型高效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电催化剂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7.
采用聚硫堇(PTH)修饰电极为传感界面提供一个生物修饰功能基质膜,借助纳米金(GNPs)的导电性、生物相容性与高比表面积特性实现抗体的有效固定,并以亚甲基蓝(MB)为电子媒介加速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的电子传递,构建了一种高灵敏的非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A)的检测。当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和酚基的OA与其抗体特异性结合后,生成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阻碍了传感器表面电子的传递,导致峰电流下降。利用免疫反应前后峰电流的变化,可对OA进行特异性识别和准确定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OA浓度的对数在0.2~100 μg/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的变化值(ΔI)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ΔI=1.721 7+1.083 6lgρ,相关系数为0.992 0,检出限为0.1 μg/L。该免疫传感器重现性好、特异性强,用于实际贝类样品的测定,回收率为85.3%~112%。  相似文献   
28.
Fuzzy半群中的Fuzzy理想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先引入Fuzzy半群中Fuzzy理想的概念,进而讨论它们的一些代数性质,推广了前人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29.
用电沉积方法得到了不同浓度硫酸锌电解液的分形凝聚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了其分形维数与浓度的关系曲线;用粒子扩散限制凝聚模型解释了此关系  相似文献   
30.
本文先给出Fuzy半群中极小Fuzy理想的一些代数性质,进而利用极小Fuzy理想刻划Fuzzy单半群的一些代数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