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326篇
化学   392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62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92篇
物理学   9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71.
报道了溶液掺杂法制备Er—Yb共掺双包层光纤的技术.采用改进的化学汽相沉积研制工艺,制作了SiO2-P2O5-F的光纤阻挡层和SiO2-GeO2-P2O5的疏松芯层,利用疏松芯层在YbCl3、ErCl3溶液中的浸泡吸收作用,成功研制出Er、Yb离子浓度比分别为1:13和1:8两个光纤样品。其中样品2在976nm泵浦波长处的有效吸收系数最大达到2dB/m,分析和讨论了光纤的损耗谱和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972.
Laser-diode pumped Q-switched ytterbium-doped switching time of acousto-optic modulator (AOM) fiber laser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by controlling th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switched pulses with different rise time of AOM regulated by the laser beam size along the window of AOM are presented. Meanwhile, the behaviors of Q-switched pulses are achieved by regulating the switching time of AOM. The singlerepetition-rate and half-repetition-rate phenomena ar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fiber laser with lower level inversion population can be more easily operated for half- repetition-rate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973.
陈展斌  刘丽娟  董晨钟 《物理学报》2012,61(14):143401-143401
利用BBK理论及其修正模型,计算了入射能64.6 eV、 不同枪角情况下,电子碰撞电离氦原子(e, 2e)反应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 分析了曲线结构,对其内部碰撞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 在非共面几何条件下,碰撞微分截面上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是由多种效应共同作用所决定的, 随着条件的不同而相互转化.且在垂直入射几何条件下,末通道存在着极强的动力学屏蔽.  相似文献   
974.
利用飞秒激光在熔融石英介质中传输产生能量达数毫焦、波长范围覆盖400-900 nm 且光谱分布较为均匀的超连续白光,实验过程中将熔融石英介质离焦放置以避免被击穿. 研究了入射激光能量以及介质离焦距离对超连续白光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高能量的入射激光脉冲离焦抽运介质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介质 击穿损伤并提高超连续白光脉冲的能量输出.  相似文献   
975.
刘丽娟  颉录有  陈展斌  蒋军  董晨钟 《物理学报》2012,61(10):103102-103102
基于相对论扭曲波理论方法,并利用新发展的处理极化电子碰撞激发的计算程序REIE06, 系统计算了中性镁原子基态3s2 1S0到激发态3s3p 1P1, 3s4p 1P1的电子碰撞激发微分截面和角关联(Stokes)参数,计算过程中系统地考虑了相对论效应、电子关联效应等. 部分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和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76.
基于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MCDF)方法的GRASP2K程序,通过系统的考虑电子关联效应和相对论效应,详细计算了71Ga原子的基态4s24p2P1/2、亚稳态4s24p2P3/2及激发态4s5s2S1/2的超精细结构常数.结果表明原子实的极化效应对超精细结构常数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7.
利用Nd:YAG激光器产生的1064 nm、10 ns脉冲激光聚焦在空气中的Ti靶,观测了激光诱导T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调节激光能量为45 mJ/pulse,分析了时间范围在0到4000 ns的时间分辨发射光谱和谱线轮廓以及展宽.在局部热力学平衡(LTE)条件下,利用Saha-boltzmann图法拟合电子温度,Saha方程计算电子密度,讨论了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讨论的时间范围内,谱线的强度在延时250 ns处达到最大,250 ns后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加减小,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在延时1000 ns内快速衰减,1000 ns后衰减速度变慢.  相似文献   
978.
随着中国港口的发展,进出港口的船舶日益增多,使用拖轮的艘次逐渐增加.而当前极大部分港口所采用的基于人工经验的拖轮调度方案已难以保证船舶的顺利进出港口.如何根据复杂多变的进出港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拖轮调度方案,已成为当前众多港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分析港口拖轮作业过程与特点,建立了拖轮动态调度的数学模型,采用了基于动态遗传算子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案例分析表明该拖轮动态调度模型是有效的.通过和传统粒子群算法对比分析,基于遗传算子的粒子群算法不仅在收敛速度上有明显的提高,而且求得的解更优.为港口拖轮动态调度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9.
An analysis of tortuosity for streamlines in porous media is presented by coupling the circle and square models. It is assumed that some particles in porous media do not overlap and that fluid in porous media is incompressib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rtuosity and porosity is attained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by using a statistical method. In addition, the tortuosity fractal dimension is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porosity. Those correlations do not include any empirical constant. 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 and tortuosity fractal dimension threshold of porous media are also presented as: c = 0.32, D T c = 1.07. The predicted correlations of the tortuosity and the porosity agree well with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results.  相似文献   
980.
介绍了紫外光大气传输理论和非直视单散射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针对紫外光通信系统的结构设计对信道能量损耗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上的定性分析.对不同天气、不同通信模式、不同几何结构参量条件下,大气信道所产生的能量损耗进行了定量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能量衰减随通信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不同能见度条件下,能量衰减随通信距离的递增程度不同,能见度越高能量衰减越小,可实现的通信距离越远;通信距离随发射仰角的减小而增加,随接收仰角的减小而增加,且发射仰角对通信距离的影响程度大于接收仰角;通信距离随发射束散角的增加而增加,随接收视场角的减小而增加,且接收视场角对通信距离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发射束散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