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312篇
化学   436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08篇
综合类   50篇
数学   151篇
物理学   58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F127为模板剂,Ni Cl2为镍源,尿素为氮源,间苯二酚甲醛原位聚合树脂为碳源,分别采用均相法和两相法制备Ni-NOMC-1,Ni-N-OMC-2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有序介孔结构,Ni以金属微粒形式嵌于碳骨架中,提高了有序介孔碳的石墨化程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表明尿素热解后以4种形式存在:sp3杂化与C结合的N原子,吡啶N原子,sp2杂化与C结合的N原子以及quaternary-N原子。Ni-N的共改性改变了碳载体的理化性质,有利于Pt纳米粒子的负载与分散。均相法制备的Ni-N-OMC-1复合材料微波负载Pt后,氧还原极限电流密度为5.32 m A·cm-2,氢氧化电化学活性面积高达138.53 m2·g-1,电化学催化活性优于商业20%Pt/C材料(4.49 m A·cm-2,96.98 m2·g-1)。  相似文献   
122.
在群居蜘蛛优化算法中引入自适应决策半径,将蜘蛛种群动态地分成多个种群,种群内适应度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更新方式.在筛选全局极值的基础上,根据进化程度执行回溯迭代更新,提出一种自适应多种群回溯群居蜘蛛优化算法,旨在提高种群样本多样性和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函数寻优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收敛精度.最后将其应用于TSP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123.
研究了二元叠加码Mq(t,k,d)也是一个二元等重码,给出了它成为最佳等重码的条件,研究了它的检错性.  相似文献   
124.
研究了圆锥形头和卵形头刚性弹垂直撞击塑性金属靶板扩孔冲塞型和延性扩孔型穿孔模式,考虑靶板背面自由边界的影响,提出两种两阶段工程分析模型,得到最小穿透能量的解析解。由球形空腔膨胀理论和两阶段总耗能最小确定第一阶段的侵彻深度,由功能原理和圆柱形空腔膨胀理论计算第一阶段侵彻扩孔耗能,延性扩孔型第二阶段耗能近似按Taylor扩孔理论计算,扩孔冲塞型第二阶段耗能考虑了加速塞块和剪断塞块所损耗的能量。与铝合金和装甲钢靶板弹道试验数据比较表明,本文两阶段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5.
热/均布载荷下双材料悬臂梁的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军  蔡红查 《力学季刊》2004,25(4):583-588
基于弹性介质的二维本构关系和热传导理论,采用逆解法,研究了双材料悬臂梁在热/机械载荷作用下的问题,通过假设双材料悬臂梁构件的应力函数,利用应力、位移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给出了其位移、应力分布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6.
127.
施建珍  许田  周巧巧  纪宪明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15,64(23):234209-234209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波晶片产生无衍射涡旋空心光束的新方案. 根据晶体双折射的性质, 设计波晶片的厚度, 在一块晶体薄片上对o光和e光分别形成各自的四台阶相位板, 线偏振光入射到该相位板后, o光和e光衍射按强度叠加, 利用准伽利略望远镜系统聚焦, 得到近似无衍射涡旋空心光束. 光路简单, 调节方便. 在近轴条件下, 运用菲涅耳衍射理论和经典电磁场角动量理论, 数值模拟计算了周期数不同的两块波晶片相位板衍射光强和角动量的分布, 结果表明: 两块相位板都能在较长距离内产生近似无衍射涡旋空心光束, 光强和轨道角动量的分布与螺旋相位板产生的涡旋光束基本相同. 在衍射光路中加入相位补偿器, 调节o光和e光的相位差可以调节自旋角动量的大小, 从而可以调节总角动量密度和平均光子角动量的大小. 用这种空心光束导引冷原子或冷分子, 原子在与光子相互作用过程中可获得可调的转动力矩.  相似文献   
128.
施建珍  杨深  邹亚琪  纪宪明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15,64(18):184202-184202
涡旋光束的产生与应用是当前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法分析了四台阶相位板的相位结构, 发现四台阶相位板可看作是由一系列不同拓扑荷数的螺旋相位板所组成, 用线偏振光直接照射相位板时, 将产生多级衍射光波, 各级衍射光均为不同拓扑荷数的涡旋光波, 由于多级衍射光波间的干涉导致光强分布偏离轴对称分布, 因而与涡旋光波有一定差距.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用四台阶相位板产生涡旋光束的新方案, 借助于Mach-Zehnder 干涉仪光路, 两块四台阶相位板产生的衍射光干涉叠加, 通过调节干涉仪光路的相位差, 使一部分衍射级干涉相消, 另一部分衍射级干涉相长, 相互加强, 从而把线偏振光转换为涡旋光束. 数值模拟计算了几种周期数不同的四台阶相位板衍射光强和角动量分布, 并与螺旋相位板进行比较, 证明用简单的四台阶相位板不仅能够获得与用螺旋相位板相同的涡旋光束, 而且可以用周期数较小的四台阶相位板产生具有大拓扑荷数的涡旋光束, 降低了制作相位板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9.
以双环戊二烯和茚为原料,经D-A反应及催化加氢合成高密度烃燃料四环[9.2.1.02,10.13.8]十四烷(TDTD).采用裂解器及色质联用进行了四环[9.2.1.02.10.1 3.8]十四烷的热裂解研究,考察了不同温度及时间对热裂解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对转化率影响较大.分析裂解产物,推测了裂解机理,以裂解...  相似文献   
130.
应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了硫酸根和磷酸根的含量。用茶叶(GBW10016)、柑橘叶(GBW10020)和黄芪(GBW10028)标准物质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吻合。磷在0.01~100.0μg/mL,硫在0.01~6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磷和硫的检出限分别为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