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32篇
力学   2篇
物理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有机硅源, 分别通过转动和静态干胶转化法一步合成出乙基和甲基功能化杂化分子筛并对其进行了表征. 通过对合成路线、 有机基团碳链长度、 凝胶配比等的调变, 实现了对杂化分子筛疏水性的有效调控, 合成出水接触角为124°的疏水性杂化分子筛. 以疏水性杂化分子筛为载体制备的Ru负载催化剂在催化苯酚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这归因于疏水/亲油的催化剂表面有利于苯酚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富集进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32.
Ti—Si沸石的催化氧化性能:I.烯烃的氧化及骨架钛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清华  王公慰 《分子催化》1994,8(4):313-319
  相似文献   
33.
氯丙烯在不同催化剂表面上吸附的TPD结果表明:在TS-1上有三重脱附峰,而在TiO2/Silicalite上仅有单峰。H_2O_2或分子O_2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在脱附物种中可用质谱检测到原子O(16)物种;说明H_O_2或分子O_2在样品表面存在解离吸附;并发现解离分子O_2的活性很低。TS-1能同时吸附氯丙烯和H_2O_2,而在SiO_2/Silicalite表面的吸附却与吸附顺序有关。环氧化活性顺序如下:TS-1(TPAOH)>TS-1(TPABr+NaOH)>TiO_2/Silicalite。TS-1沸石的高氧化活性可能与H_2O_2吸附后表面原子O(16)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4.
经过吸附处理的Ti-Si沸石的IR和UV-Vis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IR和UV-Vis光谱对Ti-Si沸石吸附H2O、H2O2、烯丙基氯后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观察到H2O2的吸附将引起Ti-Si沸石IR光谱中960cm-1谱带的减弱,同时一个弱带在880cm-1处形成;而在UV-Vis光谱中,吸附H2O2将导致一个新的电子跃迁带在425nm处形成。这时若吸附烯丙基氯,则可发现880cm-1的弱带及UV-Vis425nm的宽带会进一步减弱,同时一个新的IR带重又出现在980cm-1处。吸附H2O2后导致的IR880cm-1弱带的出现及UV-Vis425nm宽带的出现均证实此时在沸石表面形成了过氧钛物种。推测骨架晶格钛可能在H2O2参加的氧化反应中起活性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35.
构建了以H2O2为氧化剂催化环己烯合成环氧环己烷的高效、 绿色催化反应体系. 在不加入铝源的情况下, 以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为模板剂, 通过改进的干胶转化法控制H2O/SiO2摩尔比为1.5合成出Ti-Beta分子筛. 实验结果表明, 适宜的酸碱性、 含水量以及模板剂用量显著影响分子筛的结晶度, 同时影响晶粒尺寸和晶粒尺寸的均一性. 通过对Ti-Beta分子筛原粉进行焙烧处理制得Ti-Beta分子筛催化剂, 再通过对反应溶剂、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筛选和优化, 获得最优催化反应条件, 在该条件下, 环己烯转化率可达33.5%, 环氧环己烷选择性可达99.6%. 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是一种高效的多相催化剂.  相似文献   
36.
文献[1]中有这样一道力学习题.如图1所示,在一质量为M的小车上放一质量为m1的物块,它用细绳通过固定在小车上的滑轮与质量为m2的物块相连,物块m2靠在小车的前壁上而使悬线竖直.忽略所有摩擦.(1)当用水平力F推小车使之沿水平桌面加速前进时,小车的加速度多大?(2)如果要保持m2的高度不变,力F应多大?  相似文献   
37.
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不动点类型的分析,并利用数值计算给出所研究系统的相图,从而得出质点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38.
合成了四乙烯五胺功能化纳米高分子材料(TEPA-N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有机元素分析(EA)、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重点考察了其对水中Cr(VI)与磷酸根离子共存时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溶液p H对TEPA-NP的吸附性能影响较大.对于Cr(VI)或磷酸盐单一体系,p H 2.5时TEPA-NP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热力学均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TEPA-NP对Cr(VI)的饱和吸附量为123.5 mg/g;吸附过程为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ΔH为16.06 k J/mol,ΔS为59.02 J/(mol K),308 K时ΔG为-2.10 k J/mol;吸附活化能为30.28 k J/mol.TEPA-NP对磷酸盐的饱和吸附量为149.2 mg/g;吸附过程为放热熵增的自发过程,ΔH为-1.74 k J/mol,ΔS为1.91J/(mol K),308 K时ΔG为-2.32 k J/mol;吸附活化能为18.85 k J/mol.当磷酸盐的共存浓度小于100 mg/L时,磷酸盐对TEPA-NP吸附Cr(VI)几乎没有影响;而当Cr(VI)的共存浓度大于5 mg/L时,Cr(VI)对TEPA-NP吸附磷酸盐的影响已较为明显,可使TEPA-NP吸附磷酸盐的饱和吸附量减小17.3%;结合红外和XPS表征可以推测TEPA-NP对Cr(VI)的吸附涉及静电与配位相互作用,而对磷酸盐以静电吸附为主;Cr(VI)与磷酸盐共存时,TEPA-NP优先吸附Cr(VI).Cr(VI)可以通过竞争取代吸附在TEPA-NP上的磷酸根,且随着Cr(VI)初始浓度增大,TEPA-NP上吸附的总磷脱附的比例增大;而磷酸根对Cr(VI)的竞争吸附较难实现.  相似文献   
39.
The title compound 3,3'-(2,2'-(ethane-1,2-diylbis(oxy))bis(ethane-2,1-diyl))bis(2- (4-chlorophenylamino)quinazolin-4(3H)-one) 3 (C34H30Cl2N6O4, Mr = 657.54)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t crystallizes in space group P1 with a = 9.9185(8), b = 10.6124(9), c = 15.4064(13) , α = 92.896(2), β = 103.813(2), γ = 94.635(2)°, V = 1565.5(2) 3, Z = 2, Dc = 1.395 g/cm3, μ = 0.257 mm–1, F(000) = 684, the final R = 0.0580 and wR = 0.1284 f...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